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研判]歼7歼击机高机动增程改进型J-7EII(暂称)确认

(2009-07-21 20:25:03)
标签:

中国

空军

成飞

歼-7

j-7

战斗机

歼击机

军事

http://gallery.top-aviation.net/albums/userpics/10009/IMG_0665.jpg

独家研判,歼7歼击机高机动增程改进型J-7EII(暂称)存在确认。

    在西工大航空馆的角落中拍摄到的模型,可以很容易辨识出该机具有提高机动性而改进的双后掠机翼,这是歼7E/G的特征,而这种新型机翼的完成者是西工大的沙伯南教授、李为吉教授和赵美英教授等。

而该模型与歼7E最大的不同在于机背高高隆起的背鳍,这一设计应该与MiG-21MF/bis的背鳍设计类似,内部应该布置有油箱。

    众所周知,中国曾经在罗马尼亚考察了米格-21MF歼击机,并从埃及获得了这种飞机,然后在此型的基础上发展了歼7C/D全天候歼击机。这种重型鱼窝在加大的背鳍内增设油箱显然对航程的提升是明显的,而这一设计同样可以用于增加提高了机动性的歼7E/G飞机的航程,这可以弥补歼7E/G所装备的涡喷发动机耗油量大这一缺陷。

    当然,所谓增程改进型歼7EII(暂称)很显然并不打算扩大进气口以安装雷达,同时为了保证视野,保留了歼7E的座舱盖设计,视野比较良好,当然在与巨大的背鳍相连处的过渡也稍显不自然,而不是像歼7C/D一般整个座舱深陷,与背鳍融为一体。

    此外,背鳍设计的改动会带来飞机航向稳定性降低。对于这一点,米格的解决方式是设计更大的垂直尾翼(类似于MiG-21PF和MiG-21MF等);贵航研制的歼教7则是采用加装两片巨大的腹鳍解决——这样避免了重新设计尾翼;而对于西工大的增程改进型歼7EII(暂称),我们可以看到其采用的方式是加大垂直尾翼前过渡边条面积,这样做既避免大面积修改尾翼设计,又不用像双腹鳍那样导致重量和阻力的增加。

当然,正是这座舱设计的妥协和垂直尾翼设计的改动,证明这一项目(或者想法、方案)确实存在,而不是信手为之甚至仅仅是模型外形不准这些可能。只是目前看来这个想法并没有飞出纸面。而就仅仅就外形判断,该机并不打算装备具有标准能力的雷达,设计目的应该是一种前线支援格斗的战斗机,也许类似于F-16A。

    转载请注明出处:彩虹熊

 

其他照片:

http://gallery.top-aviation.net/albums/userpics/10009/IMG_0610.jpg

http://gallery.top-aviation.net/albums/userpics/10009/IMG_0668.jpg

 

补充一张照片:

http://gallery.top-aviation.net/albums/userpics/10009/IMG_0277.jpg

西工大可谓是歼7E的娘家(婆家?乱了),这张照片是一同展出的歼7E模型,以此排除上面的模型外形制作不准这一可能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