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公回国出差,给他列了一张长长的购物单,上面都是诸如料酒,笋干,香菇,粉丝,腐竹,水煮鱼调料等等等等。其实很多东西在中国超市都能买到了,如果不计较价格贵一点,东西放得久了一点的话。但是瑞典对酒的管制很严,超市里只能卖2.1%,2.8%或3.5%的啤酒,酒精含量超过4%的(啤)酒都要到国家专卖的酒局才可以买到。酒局生意很好,周日还不开门。我家楼下不远有一家,经常看到没开门就有很多人站在门口等,一天里任何时候经过都会看到收银台前排着长龙等付款。我们的料酒在这里是买不到的,所以每次回去,都要带一瓶两瓶。
一位师奶告诉我,做红烧肉不能放水,只能放料酒慢慢烹。我因为会做的菜实在有限,而老公好客,家里又经常高朋满座,红烧肉一边炖着,不占时间空间,对我来说简单很多,所以经常做。可料酒怎么经得起这样消耗,尝试着用啤酒代替,效果也不错。有一次肉已经在锅上煸干水份了,才发现啤酒没了,情急之下还是没舍得用料酒,倒了一杯红酒到锅里,火有点过旺,只听嗞的一声,就烧干了,只有锅底的几块肉被染成红色,一狠心又倒了两杯,关小火开始慢慢焖。
朋友笑我说,你傻了吧,不舍得用料酒,红酒可比料酒贵多了。
可是想想吧,在这里红酒随便买得到,料酒却要漂洋过海几万里,从行李箱提过来。孰贵孰贱?一时间不由感叹,人离乡贱,物离乡贵!
《聊斋》里面有一个故事,太湖的鲤鱼精嫁给书生后随他去山里的老家定居,随行带了一大缸太湖水,每次做饭加一勺。后来水用尽了,鲤鱼精也就死掉了。来年书生从太湖带了水回来,才让鲤鱼精复活。
那些散落在世界各个角落的华人,大概也都有同样的情结。慢慢适应了海外的生活,回国反而有很多不习惯,但是总有一样两样东西,每次都从国内带,就象那一缸太湖的水,从根起滋润了属于炎黄子孙的生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