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学期的课程
(2009-04-16 03:11:45)
标签:
咕咚课程瑞典语全国统考学习教育 |
分类: 北欧生活 |
这个月要参加瑞典语的全国统一考试,而我学习瑞典语的时间也刚好是两年了。
在瑞典学习瑞典语,母语是瑞典语的人与母语不是瑞典语的人是要分开不同的班级学习的,但是到了最高一个级别的考试,则是所有的人用同样的卷子。也就是说,殊途同归,拿到这个成绩,相当于高中毕业,就可以凭它申请大学(以瑞典语授课)课程,接受高等教育了。
这两年,我多半还是用以前学英语的方法来学习瑞典语,读写得多,听说得少,一般与人闲聊还可以,但要谈及较深的问题,心里就没底了。对于这个考试,也很惶然,所以本来这学期选修了瑞典和英语两门课的,第一个月下来除了要应付课程,还要分别读瑞典语和英语各一大部小说,感觉很吃力,赶紧把英语课取消了,心想可以一心一意地把瑞典语统考应付过了再说。
这个学期的瑞典语课程分为四个部分,大概每个部分进行一个月左右。第一部分是阅读,教材是一本介绍约1850-1950百年间瑞典发展的,按农业,工业,经济,科技,教育,宗教,娱乐等各个不同角度分为13章,内容除了介绍相关的情况之外,还有大量的文章,为描述当时情形的文学作品,小说诗歌都有,一并介绍了相关作者和重要作品。内容非常详实。书是自己回家看的,课堂上老师把课本的内容拿出来讲,就是让同学复述一下课文的内容,文选的内容,请同学介绍一下作者的生平及作品等,让大家发表对作品的理解和看法。这样的课内容量非常大,感觉很压力,课下的阅读量已经很大,要看还要记以便复述。复述时对口语的要求非常高,复述之后老师往往会追着问一些问题,还必须要能够应对。每次课下来都感觉很疲惫不堪,但收效也是非常明显的。可惜我由于身体原因缺课很多,13章的课我只去了5章,必须参加一个笔试或者重修课程。笔试是我的强项,但我实在是喜欢这门课,而且希望在课程讨论中得到进步,所以选择了重修,如果快的话暑期班开课我就可以重修了。
第二个部分是学习了500个进阶词。这500个词收在一本教材里,25个一单元,共20单元,每单元有两组完形填空的练习。单词是自己在家查字典学习并做好练习,老师在课堂上另发一组更深的练习课上做。刚开始的时候几乎不能完成,因为把每个单词都查出来标上中文,还是看不懂句子的意思,因为句子多半是惯用法或者俗语什么的。很多时候感觉很崩溃,有几次都差点不敢去上课。但咬咬牙坚持下来之后就好很多,发现这些词超级有用,学了之后再看书看报,发现到处都是它们的身影,以前看报常常是模模糊糊只知道大概意思,现在对意思的理解明显明朗起来了。这一阶段的考试我考了MVG,就是几近满分的成绩。
第三部分就是全国统一考试了。考试到底是什么一个样子我一直无从知道,因为我所认识的人,都没有去参加过这个考试。因为这是最重要的一个考试,我一直很想尽力把它考好,大概是太紧张了,所以这个月我一直没办法集中精力在上面,想看书就很抗拒。加上搬家,很累人。
第四部分是介绍瑞典的文学史和瑞典语的学习工具书。加上考试回馈,看一场戏剧,就结束了。
另外,每部分都要看一部小说,自己课外找时间看,然后到课堂上给全班同学讲,包括作者生平介绍,小说主要内容,主要人物性格分析,冲突分析,语言分析,书名及结局的评价等内容。老师和同学都会在听过之后提问,也要一一作答。四本小说有两本是在老师提供的书目中选的,主要是瑞典历史上一些名作家的作品,很多书是一百多年前写的,古字很多,看起来很吃力。一些名作家的作品如奥古斯特·斯特林堡的戏剧,有很多写作背景,晦涩难懂,还要自己到网上去查资料(当然也都是瑞典文的)看过了才能理解。其他两本小说一本是自选的当代小说,另一本是全班人共读的《移民者们》,写19世纪瑞典人去美国的移民潮的故事,这本书要在课堂上全班人一起讨论,并且这节课就是本学期的最后一节课啦。
目前面临的是第三部分的考试阶段。一直在备考,而实际上我是一直没动。很是着急。不过瑞典的考试好就好在它一定是考你的实际水平的,突击没用。我就这样安慰着自己,并期待考试快点到来,让我考过后早点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