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钟山牌手表——家有旧物(之十)

(2011-09-02 16:06:45)
标签:

中山表

大漠风沙

杂谈

分类: 回忆思考

http://s5/middle/5f6fc8ebtabf104452c94&690【01】钟山牌手表。

 

    这块9钻钟山表是我大弟的,是他让我看看有啥毛病,表是走不住了。这大概是上世纪70年代后几年的事儿。

    那几年我办公室兼工作间的宿舍里总是有一些需要修理的东西,电风扇、台灯、乱七八糟的各类开关,书柜上罗满了大大小小的半导体收音机,但凡跟电沾点儿边的东西出了毛病,总是有人往这儿送。尽管我们那里并不是什么修理连的车间,但大伙儿对我们充满信心,总觉得我们那几间屋子里很神秘,那里是全团尖端技术的象征。在他们眼里,我们这些人是有技术的,啥都能鼓捣几下。在这些需要修理的物件里,大弟的手表独一份,我感觉他太高看我了。而且没想明白,咋家里人也这样看我?

    自打探家回来带回这块手表之后,便琢磨着怎么打开它。那时候没有不敢下手的活儿,各种钟表拆得多了,但手表,还是第一次,不过,小时候没少扒在修手表的柜台上看人家戴着抠眼放大镜修理各式各样的手表。为修理这块手表,我专门做了一把打开手表后盖的扳手,临了,用什锦锉把牙口修得严丝合缝,以免下手时留下痕迹。修表之前先用上下牙齿咬住表盘并用双手堵着耳朵听了半天,试图听出些什么。打开手表后盖后,左看右看,实在看不出有什么异常,而且,这东西并不复杂,很简单,就那么几个齿和一个摆,看上去也算精制,很是有条不紊地工作着。装上后盖,轮圆胳膊使劲甩了甩。隔不久一看,还就是停针了。反复折腾几次,就差把表芯往散里拆了,无果。我觉得是不是该擦油了?可大弟说过,这表没戴多长时间。

    就这样,这块表就放那儿了。再看见大弟的时候,我跟他一说情况,他说,那就算了吧。前后时间一晃便进入80年代了。后来,我还是惦记着这块表,总想拿到北京的钟表店修一修,可又不死心,总想再捣鼓捣鼓,一来二去,时间再一晃,手表在那时代的重要地位动摇了。于是,我彻底放弃了。过了二、三十年,当我想起这块钟山表的时候,它还在,它还是原来的那个样子。

    其实,对我来说,这块手表没有多少故事可讲,但手表在那个年代的故事太多了。差不多五、六十岁以上的人,都有过关于手表的经历和关于手表的故事。那个年代,手表在人们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120元的上海表和30元的钟山表又反映了绝大部分人的生活水平以及他们对生活态度的选择。

    大弟的这块手表放在我这儿的时候,社会上还流行戴上海表,钟山表是后来听说的,大概30多元钱一块,不足上海表的三分之一的价格。就是这个价格,我们一个月拿52元的时候,去掉伙食费,还不一定够。

    后来我才知道,钟山牌手表也不是随便就可以买到的,也得托人、托关系,其光环,从南京辐射到江苏,再远,就难够得到了。大弟能买到,是因为他回了趟老家。老家离南京远了点儿,倒是离济南近,但毕竟属江苏臣民。

    写这篇博文的时候,我把这块手表上足了发条,看看它还走不走?不上劲还走,上完劲倒不走了,小毛病,好修!我晃了晃表盘,指针又动了。我轻轻地把表放在电脑屏幕旁边。结果,它走了2个多小时便停了,再晃,接着走,看来,30年依旧。

    上网查了查,钟山表的历史了得!说是南京长江大桥就是钟山表换来的。那时候物质紧张,建桥的钢铁不足,便跑到外省调运,人家什么都要,就要钟山表。而且,居然这东西现在也成了收藏品了!钟山表有十几个产品,不一定都是9钻的。至于哪一个产品更有收藏价值和更价钱,我没有再查,没有兴趣查。放在我这里这块表是价值的,还不仅仅因为钟山表在历史上是一个特殊的符号,它还能让我想起很多过去的事情,能增加一个家庭的厚重感。

 

 

资料链接:

    1974年南京手表厂的九钻钟山表生产定型并步入成熟期。至1984年,钟山表进入鼎盛时期,年产量达到220万只。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