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卦象的基本构成单位
六爻是《易经》卦象的基本构成单位,
2. 二爻: 阳爻:九二 阴爻:六二
4. 四爻: 阳爻:九四
阴爻:六四
5. 五爻: 阳爻:九五(象征 “九五至尊”
的君位) 阴爻:六五
6. 上爻(最上方): 阳爻:
爻位象征意义 六爻不仅是符号,还对应着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和社会层级:
• 初爻:萌芽期、底层(如平民、足部)。
• 三爻:过渡期、中层(如纠纷、腰部),易遇转折。
• 四爻:接近高层(如压力、胸部),需谨慎应对。
• 五爻:鼎盛期、核心(如领袖、头部),象征成功。
•
上爻:终结期、物极必反(如衰退、头顶)。
乾卦:初九(潜龙勿用)→ 九二(见龙在田)→ 九三(终日乾乾)→ 九四(或跃在渊)→
九五(飞龙在天)→ 上九(亢龙有悔)。
• 坤卦:初六(履霜坚冰至)→ 六二(直方大)→ 六三(含章可贞)→ 六四(括囊)→
六五(黄裳元吉)→ 上六(龙战于野)。
文化延伸 • 九五至尊:源于乾卦第五爻 “九五”,象征帝王之位,体现 “中正当位”
的理想状态。

每个爻的名称由爻位和阴阳属性共同决定:阳爻用 “九” 表示,阴爻用 “六” 表示。
具体命名规则如下: 六爻名称结构
1. 初爻(最下方): 阳爻:初九
阴爻:初六
3. 三爻: 阳爻:九三
阴爻:六三
上九 阴爻:上六
命名逻辑 • 爻位特殊性:
初爻代表事物的起始阶段,故用 “初”;上爻代表终结,故用 “上”。
中间爻位(二至五)直接以数字命名。
• 例外情况:乾卦六爻全为阳爻,故名称依次为 “初九、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上九”;坤卦全为阴爻,名称为
“初六、六二、六三、六四、六五、上六”。
• 二爻:发展期、内部(如家庭、腿部),常与五爻呼应。
示例卦象 以乾卦()和坤卦()为例: •

前一篇:映湖楼赋清·权斗寅
后一篇:盖闻书契肇端启乎皇古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