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极老人星

(2025-02-10 17:00:27)

南极老人星,又称船底座 α 星,是夜空中第二亮的恒星,以下是关于它的详细介绍:

天文学特征

位置:位于南天星座之一的船底座中,赤经 624 分,赤纬 - 52422

亮度:视星等为 - 0.65,是地球上能够看到的第五亮天体,其光度为太阳光度的 1.6 万倍。

距离:距离地球约 310 光年。

体积:直径约为 9800 万千米,大约是太阳直径的 70 倍,质量约为太阳质量的 9.512 倍。

文化内涵

星宿崇拜:古人认为南方有不死之国,而寿星也是在南方出现,将其与长寿联系在一起。先秦时期就有相关记载,如《山海经》中数次记载不死之国多位于南方,《吕氏春秋》记载大禹曾去南方的不死之国寻找贤人1

象征国运: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天狼星的下面有一个大星,叫做南极老人,如果能看到南极老人则寓意天下平安,如果看不见这颗星的话,就预示着战乱将起。从这时起,古人就已经将老人星视作祥瑞,将它同国家的安危联系在一起1

道教文化:南极老人星被视为道教中的重要神祇南极仙翁,是主管世间生灵寿命的神仙,常常同福星、禄星一起出现,代表长寿、好运和富贵。道教追求长生的理念与寿星的司职相似,二者相互影响1

民间祝寿:寿星是中国民间信仰中的长寿之神,从最早的国家寿星祭典到后来的民间寿星崇拜,成为了人们祝寿时的重要象征。在民间绘画、雕塑、年画、剪纸等艺术形式中经常出现,形象多为白须老翁,手持龙头拐杖,身旁点缀着蝙蝠、鹿、鹤等寓意长寿的动植物1

相关文学记载1

唐代诗人李白曾在诗中提及寿星:衡山苍苍入紫冥,下看南极老人星

诗人赵蕃也作诗曾提及 大史占南极,秋分见寿星

辛弃疾在夫人过生日时,写下诗作:平安频外拆家书,年年堂上寿星图

晁无咎的宋词《醉蓬莱》中,也将寿星称作神灵。

形象演变1

先秦至南北朝时期,寿星被奠定了老者形象,这一时期出现的老人星被东汉政府同敬老活动相结合,因桃木能延年益寿的观念,魏晋以后鸠杖化为桃木杖。

隋唐至两宋时期,最迟在宋真宗时期,寿星 身首相半,丰髯秀耳 的形象就已经形成。

元明清时期,元代杂剧里寿星形象为着如意莲花冠、鹤氅、玎珰,手持玉圭,白头发白胡子的老者。明代小说中南极仙翁已经出现头长身短的特征。清代以后,以寿星为题材的各类艺术作品越来越多,民间绘制寿星画像的时候,都会将头画得很长。

民国至现代时期,近代以来寿星的形象变得更加具有喜庆色彩,出现极具特色的 寿星头,常被描绘为手持龙头拐杖,身旁跟着各种寓意长寿的动植物的白发长者。

image

 

 

以下是一些古代中国民间传说中关于老人星的故事:

诞生传说2

南极老人星曾想到中原体验百姓生活,他选中了三面高山紧锁的黄岭壑,便腾云驾雾进入一位年轻妇女怀中。胎儿在母亲腹中九个月时开始问 黄岭壑长高了没有,母亲如实回答黄岭壑还低于那三座高山,胎儿就一直未出世。直到八十三年后,母亲实在熬不住骗他说黄岭壑已高过那三座山,胎儿才从母亲肚腹跳出。此时母亲已满头银丝,儿子出来后看着母亲傻笑,母亲高兴地弹了一下他的额头,结果额头鼓起一个硕大肉瘤且不消去。儿子向北望去发现黄岭壑仍低于那三座山,叹息说若等它高过那三座山再出世,这儿将四季平安、人人长寿。结果转瞬之间儿子须发全白,成了垂暮老人,但却精神矍铄、鹤发童颜,当地人便称他为 老寿星

天庭受封传说2

老寿星因年岁高、见多识广,受到人们尊重,但后来变得骄傲自大、对人指手画脚,人们开始不喜欢他,还在背地里骂他。玉皇大帝得知后,派太白金星去训诫他。太白金星化作黄毛小子在黄岭壑大街上叫老寿星 寿星小儿,并问他见过黄河几次清,老寿星骄傲地回答见过三次,而黄毛小子称自己见过五次黄河清但还是小孩子,老寿星明白是天庭派人来点化自己,急忙认错。后来太白金星向玉皇大帝奏报老寿星已改正缺点,深受世人爱戴,玉皇大帝便颁下诏书封他为南极仙翁,让他居住在南岳衡山,主管人世间的健康长寿。

王母赠桃传说2

南极仙翁受封后,在天庭遇见王母娘娘,王母娘娘邀请他到瑶池游玩。在蟠桃园内,南极仙翁目不转睛地盯着蟠桃,王母娘娘知道他嘴馋,就让他亲自去选几个,南极仙翁不客气地选了几个最好最大的蟠桃,王母娘娘笑称他取走了最好的种桃。之后南极仙翁来到南岳衡山赴任,把王母娘娘送的蟠桃种下,还在四周栽满起死回生的灵芝仙草,并精心管理,最终这里蟠桃成林、灵芝遍地。

救助动物传说2

有一天,南极仙翁发现一只丹顶鹤在偷取他的灵芝仙草,丹顶鹤被发现后就地一滚变为童儿,哭诉朋友被猎人射杀,希望仙翁成全救救朋友。南极仙翁怜悯之心顿生,让童儿带他去看,童儿显出丹顶鹤原形让仙翁跨上它的背脊,飞到一个险要的大峡谷底部,地上躺着一只漂亮的梅花鹿。丹顶鹤变回童儿把灵芝仙草喂到梅花鹿嘴里,南极仙翁运用气功为梅花鹿治疗箭伤,梅花鹿很快睁开双眼活蹦乱跳,也变为童子,两个童子一起向南极仙翁请求拜他为师。

老人星在古代天文学中有什么地位?

星占学中的重要角色在古代中国星占学中,老人星被视为祥瑞之星。如果老人星能够被观测到,被认为是天下太平的征兆。例如,在西汉时期,司马迁在《史记?天官书》中记载,天狼星的下面有一个大星,叫做南极老人。当时的观念认为,看到南极老人寓意天下平安,如果看不见这颗星的话,就预示着战乱将起。这体现了老人星在古代星占体系里和国家安危息息相关的地位。

古代帝王非常重视星象变化,老人星的出现与否被看作是上天对国运的暗示。观测者会仔细记录老人星的观测情况,向朝廷报告,为帝王的决策提供所谓的 天象依据

星宿体系中的特殊定位在古代天文星宿划分中,老人星所在的位置也很关键。它属于南天星座部分,由于中国古代天文观测主要集中在北天区域,南天的一些亮星如老人星等,一旦被观测到并记录,就会被赋予特殊的意义。它的亮度很高,在古代天文观测记录中比较突出,帮助天文学家完善对星空的认识和划分。

它在恒星命名和分类方面也有一定地位。古代天文学对恒星的命名有自己的规则,老人星的名字独特且稳定,这有助于构建古代恒星命名系统的完整性。同时,其明亮程度等特征也为古代天文学家对恒星进行简单分类(如按亮度等)提供了参考范例。

天文观测技术进步的标志老人星的观测对于古代天文仪器的发展和天文观测技术的进步有推动作用。因为它位置相对靠南,在北半球中纬度地区观测有一定难度,需要更精确的观测仪器和更好的观测环境。古代天文学家为了能够准确观测老人星,不断改进天文仪器的精度,比如浑仪等仪器的设计和制造可能会考虑到如何更好地观测包括老人星在内的南天恒星。

观测老人星的记录也包含了古代天文观测精度提高的过程。古代天文文献中对于老人星位置、亮度等特征的记录越来越详细准确,反映了古代天文观测技术从粗糙到精细的演变。

现代天文学如何研究老人星?

观测设备与技术大型光学望远镜:现代天文学家使用如欧洲南方天文台的甚大望远镜(VLT)等大型光学望远镜来研究老人星。这些望远镜拥有巨大的口径,可以收集更多的光线,从而能够更清晰地分辨老人星的细节。通过高分辨率的成像技术,天文学家可以研究老人星的表面特征,比如观察其是否存在黑子、耀斑等活动现象,尽管像老人星这样的恒星黑子和耀斑活动与太阳相比可能有很大差异。

光谱仪:光谱仪是研究老人星的关键设备。通过对老人星的光谱分析,天文学家可以了解它的温度、化学成分、自转速度等诸多信息。例如,光谱中的吸收线可以揭示恒星大气中存在的元素种类及其相对含量。老人星的光谱显示它主要由氢、氦以及少量较重元素组成,这有助于研究恒星的演化阶段,因为不同演化阶段的恒星其化学组成会有所变化。

干涉测量技术:利用干涉测量技术可以获得更高的空间分辨率。通过将多个望远镜组合起来,就好像一个巨大的虚拟望远镜一样,能够对老人星进行更精细的观测。这种技术可以用于测量老人星的角直径,进而结合距离数据计算出它的实际物理尺寸,为研究恒星结构提供重要依据。研究内容方面

恒星参数测定光度和距离:通过观测老人星的视星等,并结合其绝对星等(可以通过光谱分析等方法估算),利用视星等 - 绝对星等 - 距离的关系来精确确定老人星的距离。目前已知老人星距离地球约 310 光年。同时,通过测量其光度变化(如果存在的话),可以研究恒星内部的物理过程。

温度和半径:根据光谱分析得到的能量分布情况来确定老人星的有效温度。结合光度和温度等信息,利用斯特藩 - 玻尔兹曼定律(\(L = 4\pi R^{2}\sigma T^{4}\),其中\(L\)是光度,\(R\)是半径,\(T\)是温度,\(\sigma\)是斯特藩 - 玻尔兹曼常数)可以计算出老人星的半径。它的直径约为 9800 万千米,大约是太阳直径的 70 倍。

质量和自转速度:利用恒星演化模型,结合光度、温度和半径等参数可以估算老人星的质量,其质量约为太阳质量的 9.5 - 12 倍。此外,通过光谱线的展宽等现象可以测量老人星的自转速度,这对于理解恒星的磁场产生和物质抛射等过程有重要意义。

恒星演化研究老人星是一颗相对明亮的恒星,它的质量较大,处于恒星演化的特定阶段。研究人员通过对比其观测参数与理论恒星演化模型来确定它在赫罗图中的位置,进而了解它的演化状态。它被认为是一颗已经脱离了主序星阶段的恒星,可能正在向红巨星或超巨星阶段演化,对它的研究可以为恒星演化理论提供重要的观测证据,特别是对于大质量恒星的演化路径研究。

观测老人星周围是否存在行星系统也是现代天文学研究的一个方向。如果发现行星,这将有助于研究行星在恒星演化过程中的命运,以及恒星与行星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目前尚未发现老人星周围存在行星系统,但随着观测技术的发展,未来有可能会有新的发现。

恒星大气研究

通过光谱分析研究老人星的大气成分,已经发现它主要由氢和氦组成,还含有少量的碳、氮、氧等较重元素。研究恒星大气中的元素丰度变化可以揭示恒星内部的核合成过程以及物质的混合机制。

研究老人星大气的动力学过程,例如物质的对流、辐射传输等。这些过程影响恒星的能量输出和表面特征,通过对大气动力学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恒星的能量平衡和表面活动现象。

分享

老人星的年龄有多大?

介绍一些关于老人星的神话传说

老人星未来的演化趋势是怎样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南极老人星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