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赋》“三等奖”获得者刘江岳作品

【获奖作品选登】《凉州赋》“三等奖”获得者刘江岳作品
编者按
近日,由区委宣传部主办,区文联、区文体广电旅游局、区文明实践办承办的《凉州赋》征集活动揭晓评选结果,来自区内外20名作者获奖。这些作品铺彩摛文、骈散结合、音律协调,抒写了凉州辽阔苍茫的自然风光、悠久厚重的历史文化和独具特色的民俗风情,展现了凉州人民热情淳朴、忠厚宽广、自信豁达的精神品质,表达了昂扬向上的时代精神。
“凉州文艺”微信公众号特别推出“《凉州赋》获奖作品”专辑,以飨读者。本期推出三等奖获得者刘江岳作品。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DAet4B9QvjsVZy4hpjDqOPMFnciaPCcvR3nqFYwicJMzr75x7Oyu6QgN7RUBG89dMEh6KV83KJIp21vSmxufPzvQ/640?wx_fmt=png&tp=wxpic&wxfrom=5&wx_lazy=1&wx_co=1
三等奖作品
凉州赋
刘江岳
五凉古都,河西都会[1]。通一线于广漠,嘉裕西牵;控五郡之咽喉,长安东抵。河西旷远,沙漠戈壁之纠缠;祁连蜿蜒,石嶂岩峦之攒积。寔丝绸古道之要冲,亦商贸物流之胜地。是以辐辏圆通,人文荟萃。岁月沧桑,古今嬗递[2]。依祁连而运景,凉州春回;爰雍地而考追,古邑兴蔚。
若夫川岳形胜,华夏播名。厚重历史,璀璨群星。张骞凿空[3],辟启丝稠古路;去病跃马[4],荡平匈奴王庭。是以耀武则汉武开疆,武威之名鹊起;逞文则魏文置郡,姑臧[5]之称显荣。墓筑雷台[6],马踏飞燕[7]骋宇;窟开崖壁[8],彩绘石雕叠层。兼复文庙彰名[9],享陇右学宫之冠;古寺[10]溯远,得海臧禅林之称。况复凉州词其悲怆,祁连山其峥嵘。大漠荒烟,黄沙伴忠魂徇死;夜光杯影,墨客凭诗赋荣生。于是东辞帝阙语惊天,岑嘉州[11]胜意;西望玉门春不度,王之涣[12]幽鸣。袅袅梵音,白塔寺[13]霞光焕彩;巍巍崇阁,天梯山石窟[14]恢弘。诚是载史兮铭功勒石,怀思兮摛藻[15]留声。纵武略以靖边,四夷宾服;兴文功而治世,一境晏清。
洎夫域运坤乾,岁开区宇。丕略华篇,新元疾步。春风起于萍末,叹一带一路之宏猷;绿色敷于野茫,发斯邑斯民之壮语。辄以莽原翠舒,生态本固。地舒宇净,伸绿海以沙封;画美天开,翱苍鹰而翮举。穿梭兮来去铁流,交织兮纵横网路。但见湖波鉴月,舞蹁跹以刮柳杨风;物意回春兮,叠绮绣而飞花瓣雨。于是长河与落日兼行,大漠同孤烟互诉。点染河山万里,交映柳泉;欣荣蓓蕾千村,飘香果树。葡萄酒其醲郁,夜光杯频举壮志抒;凉州词其沈浑,边塞诗捡诵真情吐。
尔乃春逢盛世,路奔康庄。家园与公园同美,物流与客运相将。材料与科技给力,农牧携工业齐芳。养殖业崇尚创新,结构调整;产业园放眼国际,科技图强。于是业态新、模式新,杨柳风时起;规模化、品牌化,孵化器助襄。文旅兴而宾客至,生态筑而低碳倡。欣古邑焕发生气,叹斯民乐业安康。于是舞狮子衢巷放绝招,佳期际会;竹马子盛妆献杂艺,社火旺昌。噫!允所谓丝绸之路必经地,历史文化荟聚场。但听羌笛一声,春醒古道;孤城万仞,雄浑西凉。
美矣哉!壮矣哉!维凉州其特立。厥古邑其火红,丝路结奔康之梦,凉州卷时代之风。挥洒理想之情,斯民踔厉;伸展河西之冀,势运周通。赓续先勋,接祁连山之气脉;更开盛业,贯凉州区之彩虹。畅千年民族之走廊,泽万世文明之懋功[16]者也!
(本赋采用骈赋进行创作,韵依词林正韵。)
【注释】
[1]五凉古都,河西都会: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前凉、后凉、南凉、北凉和隋末的大凉均在此建都,史有“五凉古都,河西都会”之称。
[2]嬗递:演变。
[3]张骞凿空:《史记·大宛列传》:“然张骞凿空,其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裴骃集解引苏林曰:“凿,开;空,通也。骞开通西域道。”
[4]去病:霍去病。
[5]姑臧:姑臧,今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为汉代武威郡首县,凉州城古称。自西汉武帝时期,“姑臧”这一地名出现,至五代十六国时期的后唐后天成年间(926-930年),“姑臧”这一地名存在了整一千年。
[6]雷台:雷台汉墓,位于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北关中路272号,约建于东汉东晚期,因出土国宝级文物马踏飞燕而闻名。
[7]马踏飞燕:雷台汉墓出土的国宝级文物,1983年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标志。
[8]窟开崖壁:指天梯山石窟,也称凉州石窟、凉州大佛窟,位于甘肃省武威市城南50公里的张义镇中路乡灯山村,创凿于东晋十六国东时期的北凉(397—439年),由北凉王沮渠蒙逊召集凉州高僧昙曜和能工巧匠开凿。北朝、隋唐、西夏、明清相继营建,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
[9]文庙彰名:指武威文庙,位于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始建于明。武威文庙保持着庙学合一、文昌宫与孔庙和而不同的“三足鼎立”整体格局,保留了从明代至民国各个时期的建筑,在斗栱和梁架结点两方面具有浓郁的河西地方特色,是研究河西传统建筑、儒家文化和文昌文化内在关系的重要实例。
[10]古寺:此处指海藏寺。寺前牌楼上“海臧禅林”四个大字,是清康熙壬申三月由振武将军孙思克而立,迄今已有300多年历史。元朝时藏传佛教萨迦派第四代祖师萨班来凉州之机,捐资扩建修缮了海藏寺(又称清化禅寺)。寺院始建年代据清乾隆年间的一块石碑记载“建寺当在宋、元之间”。
[11]岑嘉州:岑参(公元715~770年),南阳棘阳(今新野县)人,与高适并称为“高岑”,因做过嘉州都督,故后人称“岑嘉州” ]。唐代边塞诗人中最卓越的代表。
[12]王之涣:王之涣(688年—742年),字季淩,善于写诗,多被引为歌词。尤善五言诗,以描写边塞风光为胜,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二首》等。
[13]白塔寺:又名百塔寺,藏语称夏珠巴第寺,位于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城东南20公里的武南镇百塔村,为藏传佛教凉州四寺(白塔寺、莲花山寺、海藏寺、金塔寺)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4]天梯山石窟:天梯山石窟,也称凉州石窟、凉州大佛窟,位于甘肃省武威市城南50公里的张义镇中路乡灯山村,创凿于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北凉(397—439年),由北凉王沮渠蒙逊召集凉州高僧昙曜和能工巧匠开凿。北朝、隋唐、西夏、明清相继营建,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
[15]摛藻:铺陈辞藻。意为展示文才。
[16]懋功:大功。
作者简介
刘江岳,四川省雅安市荥经县人,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中华辞赋社会员,四川省诗词协会辞赋专委会副主任,雅安市诗词协会副会长、《雅韵》诗刊执行主编;作品散见《中华辞赋》《中华诗词》《星星诗词》《诗词四川》《四川诗人》《雅韵》等刊物;辞赋作品数十次在全国征文大赛中获奖。
https://mmbiz.qpic.cn/sz_mmbiz_png/cazOGL67Jck99r4RxXOTibBUZgjuWdNNjcx1ic6bhZEly9kdnevlVZzF0D2aTB348kqia8dOQu1XEHTkom8gA0dGA/640?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
编
审
投稿邮箱:gslzwy@126.com
凉州文艺微信公众号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https://mmbiz.qpic.cn/sz_mmbiz_jpg/cazOGL67Jck99r4RxXOTibBUZgjuWdNNjAFMxhmUUByBx80OP5KDibprZYQxXnawkibico6pp698SbUXo4x0MnstSA/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