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山湖赋

微山湖赋
闻山幽凤棲,水深蛟藏,拥泉清者适明三教,得水秀者可洞三才。然则我微湖一水何其灵哉,我湖山贤主何其幸哉。
夫淮水之北,泰岱之南,有大泽迤逦。滟滟兮浩淼无际,泱泱兮烟波万顷。负邾薛、肘兰陵、襟丰沛、俯彭城,上纳邾泗百流,下行江淮千里,地承齐鲁之厚重,气挟楚荆之雄强——此微山湖也。其初,混沌即开,物竞消长,而见山川吐八荒之气,草木纳日月之光,玄鸟戏乔秀之林,龙蛇潜大淖之野。继之,星月运驰,山河再造,又见洪荒裂而山林倾,天地崩而桑田出,大河决而一湖呈。此水焉,波涌菡娇荻翠,雪凌荷枯菰残。一川流碧,三岛(1)拥兰,长桥中分,运河为贯。云漫桅林樯阵,天接舳舻竟远,锦鳞潜跃,翟羽蹁跹,云蒸霞蔚,帆起长烟。挺浮(2)品类万千,水产珍玮无算,稻梁菽稷凭湖滋润,士农工商依水繁衍。唯其藏罗宏富、传统荣光,故谓日出斗金(3),又称一都两乡(4)。 斯水斯邑,人文始于结绳,礼仪肇于三王。考其尹洼遗址,可溯大汶文化。观夫两汉刻石,足证先民情状。三代设仍、邿,秦汉置国、县(5)。日月经天,代出俊彦,江河行地,礼乐秩渐。少康生于仍(6),成就夏祚中兴(7)。微子葬凤台(8),致有微山之名。姬伯主茅,仲虺迁城,楚汉争霸,子芳留封(9)……多少翘楚经天纬地,几番伟业更替兴亡!史载:姜伯淮(10)砺治五经,抗命不宦。张元节(11)不恤身命,仗义弹奸。刘景升(12)爱民养士,带甲十万。王仲宣(13)才高八斗,辞章炫斕。世传:梁祝冰清,君子无邪。康乾驻跸,古镇灵光。襄溪作赋(14),愤世疾俗。重礼承誉(15),湖山生晖……煌煌乎星汉灿烂,熠熠乎启后承前。
最忆抗日烽炽,将军临水赋诗(16),先驱披星过往(17),健儿挽弓射虎,勇士挥剑驱狼。殷殷壮士血,洒微湖大地,猎猎英雄旗,耀湖天霞光。海晏河清,矢志图强,微山湖与时俱进,大潮激荡,纳众流入怀,揽大运珠串,架闸坝飞虹,化四野谐和。果然大邦气度,海岳情怀,月辉日熠,风清物朗。 纵览一水两庙(18)、三墓四泽(19),澄怀清凉世界、冷香水国,寻迹山中鹿友、泽畔鸥盟,领略水上人家、渔庄船舍,放歌大江东去、端鼓渔曲(20),则忘却眼前纷繁、身后是非,顿生思古幽情、抚今意气。临者所察,微山湖涵泳万殊,化育阴阳,时逆则巨澜汹汹,风和则微波瀼瀼。适乎智者屈伸、君子行藏。常有留连者,或潜于荷丛,或趋之浪巅,或冥心清赏,或乐志显扬。清赏之趣以枯荣无意、生灭两忘;显扬之乐在得鱼企兔、猎鸯求凰。此虽心宽身闲、乐山乐水,然清浊之异临波可鉴。昔亶父徙岐,德在不得,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灵狗开言,楚客身诛,知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所谓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是不彰,自见不明,悉箴言也。忖之仁者之怀,当视王侯之位如尘隙,视金玉之宝乃瓦砾,视纨素之服若弊帛,视大千世界为一阿。吾人果能至此,何虑之有焉?至若登微启之丘,濯澄明之水,观悠悠闲云,体百龄俄顷,信有据峰不障之旷、处水无尘之爽,岂不快哉! 夫微湖一水,浩浩汤汤,大河之子息,古泗之巨泱,逢盛世而焕彩,历千劫而无荒。斯乃龙骧虎跃之所在,风馨俗雅之水乡。所以游目骋怀者,沐其水波清华、得其风清气爽;所以万方来朝者,湎其数典无尽、挹其仙露天浆。 美也哉,汤汤吾水;幸也哉,绵绵吾邦! 注: (1)“三岛”:指微山湖内的南阳岛、独山岛、微山岛。 (2)“挺浮”:此指挺水植物及浮叶植物、飘浮植物。 (3)“日出斗金”:谓微山湖资源丰厚,百姓依湖生存,收获丰硕。 (4)“一都两乡”:微山县誉称“中国荷都”、“北方水乡”、“铁道游击队故乡"。 (5)“三代设仍、郝,秦汉置国、县”:今微山县北部夏代置仍国,治所在今鲁桥镇仲浅村,商、西周续置任国(古“仍”、“任”通用)。春秋初期,今微山县北部置郝国,公元前560年被鲁襄公废。秦朝(前221),今微山县境内先后置五县、两国治所。两汉时期,今微山县境内置十县、一国治所。 (6)“少康生于仍”:约前22世纪40年代,夏帝大禹曾孙帝相失国后,帝相之妻缗逃至娘家仍国,不久生子名少康。 (7)“夏祚中兴”:少康在仍国长大后与夏遗臣举兵伐寒浞,夺回后羿、寒浞篡夺40余年的夏朝政权。 (8)“微子葬凤台”:微子名启,是殷“帝乙”的长子,纣王的庶兄,卒后葬于凤凰台,即今微山岛。 (9)“姬伯主茅,仲虺迁城,楚汉争霸,张良留封”:西周初,周公旦的儿子姬伯封于茅国(治所在今微山县两城西,后没于湖);商汤灭夏后,仲虺封于薛国(治所在今滕州市南45里处),后来仲融把藓国都城西迁至邳邑(今微山县驩城镇)历644年;汉高祖二年(前205年)之后,刘、项两军多次争战于湖陵县(今微山县张楼镇)、留县(今微山县夏镇西南50里);汉高祖6年(前201),谋士张良谦封于留,为留侯,死后葬于微山岛。 (10)“江伯淮”:东汉末名士(96-173),姓姜名肱,字伯淮,广戚县(今微山县夏镇)人。 (11)“张元节”;即汉末名士张俭(115-198),山阳高平(今微山县两城)人,为官清廉,惩恶扬善,曾上书弹劾宦官侯览。 (12)“刘景升”:即一代儒将刘表(114-208),山阳高平(今微山县两城)人,东汉初平元年(190)为荆州刺史。 (13)“王仲宣”:即“建安七子”之首王粲(177-217),山阳高平(今微山县两城)人,一生以文才著称。曹魏立国后,曹操拜王粲为侍中,凡兴国大计,均参与谋划。 (14)“襄溪作赋”:仲襄溪,清乾隆元年进士,今微山县仲浅村人。为人正直,敢说真话,传进京会试误考后写下了《窝窝赋》,被乾隆帝私访发现而恩赐进士。 (15)“重礼承誉”:重礼,即殷仲礼,微子后斋。传康熙南巡经微山湖时被召见,因重礼策对得体,被康熙口誉为“山中宰相”。 (16)“将军临水默诗”:1942年冬陈毅将军自淮南赴延安,途经微山湖时写下了《过微山湖》一诗。 (17)“先驱披星过往”:抗日时期,微山湖是连接华中至延安的地下秘密交通线,从1942年11月到1943年冬,在微山湖区抗日军民的护送下,先后有刘少奇、陈毅、肖华、朱瑞等1000余名我党政军干部由此过往。 (18)“一水两庙”:一水指微山湖,两庙指微山境内的仲子庙、伏羲庙。 (19)“三墓四泽”:三墓指今微山岛上的微子墓、汉张良墓、春秋目夷君墓。四泽,指南阳湖、独山湖、昭阳湖、微山湖,此四个湖泊相连,水利部门称“南四湖”。因微山湖面积最大,故统称微山湖。 (20)“端鼓渔曲”:流传于微山湖区的渔歌。歌者手持端鼓为配器,故称“端鼓腔”。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bia4PrE9WWQ2mkOoPnv6zpKZI8N7FJzGiansYIHKXKqoPAGPnFW2Jpl0aeVOryvVchWrMFwa2qeoHSuvIXfuCdsw/640?wx_fmt=jpeg&tp=wxpic&wxfrom=5&wx_lazy=1&wx_co=1
摘自
《微山湖运河文集
作者简介邹皆国,男,微山驩城镇人,生于1957年8月。微山湖运河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曾任乡镇书记,县林业局局长,县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主任等职。
前一篇:“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后一篇:泉城赋刘江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