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凡四训》,这部国学经典中的家风、家训、家规的深远意义
(2024-03-22 06:18:17)读《了凡四训》,这部国学经典中的家风、家训、家规的深远意义
读《了凡四训》,这篇家训文流传四百多年影响广泛。因它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被书香门第奉为传家之宝。
在中国从古到今,很多家族,得以传承百年。甚至于千年之久。不是靠财富。而是德行,一种立根之本的德行。
袁了凡先生写《了凡四训》就是为了儿子认识命运真相,懂得做人根本,明辨善恶是非以及改过迁善的方法。
家训不仅代表家族的生存智慧。也是各家族繁衍壮大的真实写照。
家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家庭的价值观、世界观、也反映出道德水平。
《了凡四训》凝结着了凡先生的心血和智慧,流传几百年如一颗璀璨的明珠照在历史长河中熠熠发光。
它一共分为四部分: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谦德之效。
由立命之学这篇,我们知道:命由我作,福自己求。一切福田,不离方寸。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袁了凡先生亲身经历验证命运真相,同时他告诫儿子少走弯路,懂得安身立命为根本。
由改过之法,让我们明白改过者,要发三心——耻心、畏心、勇心。
过由心造,亦由心改。如斩毒树,直断其根,不要枝枝而伐叶叶而摘,要从心上彻底改变过来。
由积善之方,我们清楚了解善有真假、短曲、阴阳、是非、偏正、半满、大小、难易,所以为善要明理。否则不仅无益,还可能造业。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了凡先生也总结行善的十种方法:爱敬存心、成人之美、劝人为善、救人危急、兴修大利、舍财作福、护持正法、敬重尊长、爱惜物命这行善十种方法。
由谦德之效,我们懂得谦受益,满招损。也如《易经》所云,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
这四部分从修心入手,深入浅出交代安身立命、改过修善很重要。而保持这种善根福报更重要。
这部家训,家规,才有了下一代好的家风。立身处世、为学修德、立业立言等等越来越被后人誉为家教典范。
比如,清代名臣曾国藩对《了凡四训》最为推崇,读后改号为涤生。原因出自于了凡的话: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
稻盛和夫早年有幸读到《了凡四训》并将它做为人生指导。他后来再他写的一本书中写道:我邂逅袁了凡先生所写的《了凡四训》,得到顿悟的感觉。原来人生是这样的。
《了凡四训》这篇家训又称戒子文,篇幅虽小。然而寓理内涵深刻,兼备儒释道三家思想。
所以大家可以读一下《了凡四训》。效法了凡先生,转无福为有福。转病夭为长寿、真正受持此书,改造自己的命运。
读经典书籍,悟人生哲理。愿我们在这里照见智慧。
前一篇:浪淘沙慢
后一篇:玉米通常是可以和鸡蛋一起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