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七送火神爷的由来

在正月初七这一天,人们都会祭拜火神,火神爷也是中国的神。他具有着无边的法力,同时也让民间传说赋予了许多的神秘色彩。据传说火神也出现的时候,人们都会燃烧纸钱,点燃明灯,去迎接他,他就会到人们的家中,去保佑这户人家这一年的发展。
https://img.d1xz.net/d/2021/09/6152f3ccb5b09.jpg_art
正月初七送火神爷的由来 火神的寿辰
正确初七送火神的由来
相传在史书中有记载,在远古时期的时候,人们钻木取火,给人类的世界带来了希望的光明,并使人类进入了熟食阶段,让人们能够合理使用火种。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人们尊称他为"火神"。这也就是为什么人们都要在正月初七这一天燃烧灯光和蜡烛,点燃烟花等等去迎接火神。
正月初七是火神庙火神爷的寿辰
火神爷在民间被称是火德真君,是百姓们十分爱戴的神仙。不仅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火神,同时它是人们信奉的诸神中资格最老的神祗之一,因此人们都十分敬畏和尊重。在正月初七这一天人们也都会带着对新的一年的美好憧憬而纷纷祭拜火神。
正月初七火神的来历背景
在中国百姓的的历史观中,“火德”指的是令万物重生的能力。北京第一座火神庙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唐代贞观年间,这座寺庙是李世民东征高丽驻兵北京时修建的。李世民当时东征高丽,者是他生平最大的成绩,也是他最英勇善战的时期,李世民看着战争使得民不聊生,生灵涂炭、一起打江山的士兵们损失惨重,马革裹尸。他的心中十分悲痛,于是走到北京时就在痛定思痛的时候,修建了一座火德真君庙,去表达心中的痛苦和对去世的那些人来世的美好祝愿,期许这些阵亡的士兵能够浴火重生,在今后能够被火神照顾,来世幸福健康。
火德真君
所属类别 :
火德真君是中国民间信仰之一。其实就是一个三头六臂的化身
,有着六只胳膊,每只胳膊分别拿着弓,箭,宝剑两把,火葫芦一个等法器,浑身金盔金甲,看着凶神恶煞,话说掌管着民间的火,常常拜奉他人们家里不会出现火灾或者其他的灾难,其实火德神君是古代一位将军的化身。在北京市建有火德真君庙。
中文名称;火德真君
形象;三头六臂,浑身金盔金甲;;
性质;中国民间信仰
武器;弓,箭,宝剑,火葫芦象征"火"
地位;诸神中资格最老的神只
《灵宝毕法》朝元炼气第八引《金锆》曰:"一气初判,大道有形而列两仪。两仪定位,大道有名而分五帝。五帝异地,各守一方。五方异气,各守一子。青帝之子,甲乙受之,天真木德之九气。赤帝之子,丙丁受之,天真火德之三气。白帝之子,庚辛受之,天真金德之七气。黑帝之子,壬癸受之,天真水德
火德真君
之五气。黄帝之子,戊己受之,天真土德之一气。自一气生真一,真一因土出,故万物生成在土,五行生成在一,真元之道,皆一气而生也。"
天真火德之三气"赤帝之子,丙丁受之,天真火德之三气。"便是。
他当年忠君报国,但是当朝皇帝听信宦官谗言将他用火困在深林里,他为了救自己的母亲而被火烧身亡,至于三头六臂的说法是两只胳膊是他自己的,两只是他父亲的,两只是他母亲的,三头的说法是,一张脸是他自己,一张脸是他父亲的,一张脸是他母亲的。
其实人们所知道的清明节就是古代皇帝们为了纪念这位忠君报国孝敬父母的火神(原名介子推)流行下来的民族重要节日。
地位
"火德真君",或直称"火神"。它是中国民间信仰信奉的诸神中资格最老的神只之一。相传,在远古时期,燧人氏钻木取火,给人类带来了光明,并使人类进入了熟食阶段。为了纪念他,人们尊称他为"火神"。在原始社会里,原始人群每年在他们认为象征着"火"的夏季里祭祀火神,答谢火神对人类的赐福和恩德。在秦代以前,祭火神就已成为国家祀典的"七祀"之一。后来,此俗主要流行于中国民间,有的隆重、有的随便,有的在夏天,但大多数地区则在春节后的正月里。
各地活动
花供会,又叫"火神节"。即正月初七"给火神爷做生",他们把这一天定为"火神的生日"。即时,桃源集家家户户烧香摆供,祈求火神赐福。那时候,穷苦人家拿不出鸡、鱼、肉等较好的礼品,只好用白面捏蒸成鸡、鸭、鱼、猪头等仿生面塑代之。后来又发展成用白萝卜刻成香瓜圣果、亭台楼宇等艺术品。种类也由原来单纯的鸡、鱼、肉发展为水果、蔬菜、花草及戏剧人物、瑞禽珍兽等等,其形象逼真,生动传神,五彩缤纷,故谓之"花供"。渐渐地,在每年的春节伊始,制作供品成了桃源集人一年一度中国民间艺术大比武的活动。但不知从何时起,做花供由一家一户逐渐演变为全村统筹办理,一年一办;从1990年起改为一年一小办,三年一大办。全村老老少少共有六千多口人,上至八十岁的老翁,下至十几岁的孩童,几乎人人都会几招花供手艺,故而桃源集享有"花供村"的美誉
。
前一篇:广汴都赋南宋·李长民
后一篇:火神庙大门经典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