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风采和丰采

(2023-08-12 06:51:05)

一、出处不同

1、风采:语出《汉书·霍光传》,“初辅幼主,政自己出,天下想闻其风采。”fngci,意为风度、神采。多指美好的仪表举止。语出《汉书·霍光传》:"初辅幼主,政自己出,天下想闻其风采。"

解释1. 风度、神采。多指美好的举止态度。

《汉书·霍光传》:"初辅幼主,政自己出,天下想闻其风采。"

《新唐书·萧遘传》:"﹝ 遘 ﹞风采峭整,天子器之。"

元 萨都剌 《过鲁港驿和酸斋<题壁>》:" 吴 姬《水调》新腔改,马上郎君好风采。"

明 钱谦益《尚宝司少卿袁可立授奉直大夫》:"奉英簜以周旋,人咸想望其风采;历殿陛而进止,朕尤属目于老成。"

冰心《超人·离家的一年》:"他觉得她服装很潇洒,风采也能动人。"

2. 泛指景象和事物的面貌格调。

《续资治通鉴·元世祖至元十九年》:"﹝御史台﹞今虚名仅存而纲纪不振,更加抑之,则风采苶然,无复可望矣。"

魏巍《东方》第四部第一章:"这里的火车头却完全是另外的风采。"

3. 表情;颜色。

《汉书·王莽传上》:" 莽 色厉而言方,欲有所为,微见风采,党与承其指意而显奏之。"

章炳麟《革命道德说》:"郡邑守令仰望风采,陟罚臧否,在其一言。"

秦牧《艺海拾贝·<哲人·小孩>》:"看着他的闪闪发亮的眼睛和全神贯注的风采,竟使我不期然幻想起这类人物儿童时代苹果似的脸庞。"

4. 声威名望。

宋 叶适《舒彦升墓志铭》:" 彦升 病酷吏恣威虐而世以为有风采。"

明 李东阳《明故监察御史张君墓志铭》:"及按 福建,树风采,严号令。"

《明史·冯应京传》:"绳贪墨,摧奸豪,风采大著。"

5.风俗。

《文选·左思<魏都赋>》:"壹八方而混同,极风采之异观。"李善注:"《淮南子》曰:'采俗者,所以一羣生之短修,明九夷之风采。' 高诱注:'风,俗;采,事也。'"

6. 谓广泛搜集传闻。

宋 苏轼《上神宗皇帝书》:"风采所系,不问尊卑,言及乘舆,则天子改容;事关廊庙,则宰相待罪。"

7. 文采。

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书记》:"详总书体,本在尽言。言以散郁陶,托风采,故宜条畅以任气,优柔以怿怀。"

唐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王知慎》:"﹝ 王知慎 ﹞师於 阎 ,写貌及之,笔力爽利,风采不凡。"


2、丰采是指风采;举止态度。语出《明史·张居正传》,“以天下为己任,中外想望丰采。”

解释

(1)风采。

(2)举止态度。

(3)风度,神采。

(4)用为对人的敬称。

(5)指容光焕发。

(6)谓丰标,标致。

出处

《明史·张居正传》:"以天下为己任,中外想望丰采。"

《东周列国志》第四回:"二宰久知太叔为国母爱子,有嗣位之望,今日见他丰采昂昂,人才出众,不敢违抗,且自应承。"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胭脂》:"见一少年过,白服裙帽,丰采甚都。"

陈毅《哭叶军长希夷同志》词:"沉默寡言,深沉不露,令我忆君之丰采。"

《长江之歌》:"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丰采。"

元·汤式《一枝花·赠人》曲:"借尺地寸阶,进一言半策,那时节吐气扬眉拜丰采。"

明·无名氏《玉环记·李晟招贤》:"丰采久睽违,老怀抑郁追思,一杯蔬酒,聊慰远来佳意。"

清·陈周《宿张汉瓿斋中》诗:"痴名未稳状头易,丰采如瞻天半霞。"

《醒世恒言·张廷秀逃生救父》:"廷秀穿了一身华丽衣服,比前愈加丰采。"

二、表达意思不同

1、风采:意为风度、神采。多指美好的仪表举止。

2、丰采:指举止态度美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