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句的类型
(2022-12-04 22:17:35)分类: 草堂辞赋 |
上节课讲了这四个内容:
一、 马蹄律
二、 隔句的概念及其分类
三、 隔句的特点
四、 漫句及其用法
一、发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是以/灵符/必集,休祜/可包。
足以/光昭/千古,照临/下土。
这里的“而或”、“然则”、“是以”、“足以”就是提引词。
3)“起寓”,开启下文,总结上文,直抒胸臆,起寓发头、尾。如:“悲夫!艳逸无穷,欢娱有极”,这里的“悲夫”属于发送大类中的“起寓”,是开始发感之意。
二、送
三、提引词的用法:
4、换段、换内容、换韵一般都要用提引词,以提醒读者的注意。
5、在同一赋中,提引词一般不能重复使用。
而骈律赋或骈文,虽立足于骈句,但其所讲究的“物、理、情”,不以自我意象的营造为主要手段,因此脉络清晰,条理得当,这其中,“提引”词起着不可小视的作用。
我们来看赵孟頫的《修竹赋》
大起:观乎,惟乎,原夫,若夫,窃惟(窃,自谦词。惟:这里作本意,即思或想),窃闻,闻夫, 惟昔,昔者,盖夫,自昔,惟。旧塾解语:宜文之始用。
承上:是故,至如,至乃,至其,于是,是则,斯则,此乃,诚乃。旧塾解语:顺上述而成下文。
承易:洎于,逮于,至于,既而,亦既,俄而,洎,逮,及,自,属。旧塾解语:承上述而分易之可用。
承果:乃知,方知,方验,将知,固知,斯乃,斯诚,此固,此实,诚知,是知,何知,所知,是故,遂使,遂令,故能,故使,所谓,可谓。旧塾解语:承前因而论之可用。
转言:况乃,矧夫,矧唯,何况,岂若,未若,岂有,岂至。旧塾解语:因上述而相异者用。
转同:岂独,岂唯,岂止,宁独,宁止,何独,何止,岂直。旧塾解语:与上述相并者用。
转设:假令,假使,假复,假有,纵令,纵使,纵有,就令,就使,就如,虽令,虽使,虽复,设令,设使,设有,设复,向使。旧塾解语:因上述而相推可得者用。
转非:岂令,岂使,何容,岂至,岂其,何有,岂可,宁可,未容,未应,不容,讵令,讵可,讵使,而乃,岂在,安在,岂类,讵以,岂如,未如。旧塾解语:故上述而以为非之者可用。
转深:虽然,然而,但以,正以,直以,只为。旧塾解语:因上述而引为深者用。
重轮:若乃,尔乃,尔其,尔则,夫其,若其,然其。旧塾解语:另为述之可用。
转议:倘若,倘使,如其,如使,若其,若也,若使,脱若,脱使,脱复,必其,必若,或若,或可,或当。旧塾解语:不趋前议可用。
转允:唯应,唯当,唯可,只应,只可,亦当,乍可,必能,必应,必当,必使,会当。旧塾解语:因前述尔允之者用。
转当:方当,方使,方冀,方令,庶(或许,也许)使,庶当,庶以,冀当,冀使,将使,夫使,令夫,所冀,方欲,更欲,便当,行欲,足令,足便。旧塾解语:因前述而应之者用。
转驳:岂谓,岂知,岂其,谁知,谁言,何期,何谓,安知,宁谓,宁知,不谓,不悟,不期,岂悟,岂虑。旧塾解语:因前述而驳之者用。
承允:加以,加复,况复,兼复,又以,又复,重以,且复,仍复,尚且,犹复,犹欲,而尚,尚或,尚能,尚欲,犹仍,且尚。旧塾解语:为前述而复允之用。
归议:莫不,无不,咸欲,咸将,并欲,皆欲,尽欲,皆并,咸使。旧塾解语:总前述而复允之用。
引再论:自非,若非,若不,如不,苟非,何以,何能,何可,岂能,讵(岂,怎)能,讵使,讵可,畴能,奚可,奚能。旧塾解语:因上述而再引者用。
承故:方虑,方恐,所恐,将恐,或恐,或虑,只恐,唯虑。旧塾解语:因上述而将若者用。
承为:敢欲,辄欲,轻欲,轻用,轻以,敢以,辄以,每欲,常欲,恒愿,恒望。旧塾解语:因上述而欲若者用。
引分:每至,每有,每见,每曾,时复,数复,每时,或。旧塾解语:前并述而分议用。
承谓之:则必,则皆,则当,何尝不,未有,不则,可谓,所谓,诚是,信是,允所谓,乃云,此犹,何异,奚异,亦犹,犹夫,则犹,则是,诚愿,诚当可,唯愿,若令,若当,若使,必使。旧塾解语:当谓之者用。
承顺:自可,自然,自应,自当,此则,斯则,然则。旧塾解语:承前述而谓之者用。
如上文所列的《修竹赋》
猗猗(y,柔美)修竹,不卉不蔓,非草非木。操挺特以高世,姿潇洒以拔俗。叶深翠羽,干森碧玉。孤生太山之阿,千亩渭川之曲。来清飙(bio
观夫(盖夫)临曲槛,俯清池。色浸云漠,影动涟漪。苍云夏集,绿雾朝霏。萧萧雨沐,袅袅风披。露鹤长啸,秋蝉独嘶。金石间作,笙竽杂吹。
2、新造法。
这个练习方法,就是自己将一段赋拿过来,读上几遍后,去掉其中的提引发语,然后自己去加。加好后,再对照原文,看看自己的理解是不是很接近。只要没有什么大的出入,没有造成语义理解上的伤害,就没有关系。
纵观以上两法,无非是以各种练习的手段去熟悉,去掌握提引发语的用法。方法简单,难在坚持。
今天的学习内容有:
一、 发
二、 送
二、提引词的特点
四、提引词的用法
五、提引词的训练
一、请用自己的话,简单明了回答下面的问题(尽可能不要复制讲义)
1、什么是发语,送语?发送起什么作用?
2、什么叫提引词,提引词有什么特点?
3、请在下面的赋中找出3个提引词,并说明它们在起承转合方面起的是什么作用。
白鹦鹉赋
若夫名依西域,族本南海。同朱喙(huì,鸟兽的嘴)之清音,变绿衣于素彩。惟兹鸟之可贵,谅其美之斯在。夫其入玩于人,见珍奇质。狎兰房之伎(jì) 女,去桂林之云日。易乔枝以罗袖,代危巢以琼室。慕侣方远,依人永毕。
托言语而虽通,顾形影而非匹。经过珠网,出入金铺。单鸣无应,双影长孤。偶白鹇(xián闲)于池侧,对皓鹤于庭隅。愁混色而难辨,愿知名而自呼。明心有识,怀恩无极;芳树绝想,雕梁抚翼。时衔花而不言,每投人以方息。慧性孤禀,雅容 非饰。含火德之明辉,被金方之正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