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赋的押韵:

(2022-11-18 19:43:54)

赋的押韵:

辞和赋都是有韵的,辞赋的押韵和诗歌的押韵一样,因此,分析古代韵文或诗歌的用韵,必须有明确的

时代概念,应知不同时代的语音系统是不同的,不能以今律古。

      古代辞赋中,押韵的地方与现代相同的如《离骚》: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an)。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an)?

   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ou)。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ou)。

 

   辞、赋的押韵规则,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其一:最常见的是奇句不押韵,偶句押韵。

如江淹的《别赋》(韵脚处用表示,下同):

   乃有/剑客惭恩,少年报士,韩国赵厕,吴宫燕市,割慈忍爱,离邦去里。沥泣共诀,抆血相视。

驱征马而不顾,见行尘之时起。方衔感于一剑,非买价于泉里。金石震而色变,骨肉悲而心死。

   其二:奇句也有用韵的,那是全篇的首句,或换韵的开头。如:

   君不行兮夷犹(首句),蹇谁留兮中洲?

   (《楚辞.九歌.湘君》)

   故别虽一绪,事乃万族: 至若龙马银鞍,朱轩绣轴,帐饮东都,送客金谷。琴羽张兮箫鼓陈

(换韵),燕赵歌兮伤美人;珠与玉兮艳暮秋,罗与绮兮娇上春。

 

   其三:当句末是语气词时,往往是语气词的前一个字押韵。

   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ai)也?岂其有他故兮,莫好修之害(ai)也!

   (《离骚》)

   虽渊云之墨妙,严乐之笔精〔yng〕,金闺之诸彦,兰台之群英〔yng〕,赋有凌云之称,辩有雕龙

之声,谁能摹暂离之状,写永诀之情(yng)者乎!

   (江淹《别赋》)

 

   其四:汉赋和唐宋古文家所作的赋,押韵比较自由,有句句韵,隔句韵,也有隔二、三句才押韵的。

 

   其五:以散文与骈文兼行的赋文,散句(点线表示)不押韵,骈句则押韵。如苏轼的《赤壁赋》: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

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

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个人观点:1、赋是韵文。押韵是赋文的基本常识和要求,如果赋文不押韵,那还叫赋吗!不管别人

写赋押不押韵,反正自己写赋就得押韵。2、掌握好押韵的基本规则。讲究押韵,一联一韵(用在对句)

;中途换韵,起句就换;首句起韵,押否自便;可平可仄,以平为主。3、古代科举时,限定韵字,在

今天已不复存在。殊不知,韵字是有高昂与低沉之分的,那样的话,势必影响到思想感情的表达。

 

辞赋的句式:

(一)辞的句式:

   《楚辞》的句式与《诗经》的句式不同,《诗经》以四字为主;《楚辞》一般以六字为主,或加上

“兮”字成为七字句,两句合为一联。

 

如:

   1、前句用“兮”字,后句不用“兮”的: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离骚》)

   去故乡而就远兮,遵江夏以流亡。

   出国门而轸怀兮,甲之朝吾以行。

   2、句句带“兮”字,且将“兮”字夹入句中的:

   出不入兮往不反, 平原忽兮路超远。 

   带长剑兮挟秦弓, 身首离兮心不惩。

   (《九歌·国殇》)

   登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

   鸟何萃兮苹中,罾何为兮木上。

   (《九歌·湘夫人》)

   3、不用“兮”字的四字句、五字句甚至多字句同样存在。如:

   日月安属?列星安陈? 出自汤谷,次于蒙氾。自明及晦,所行几里? 夜光何德,死则又育?

   (《天问》)

   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卜居》)

   尽管如此,运用六字句加“兮”字的句子依然是《楚辞》的句式特点之一。

 

(二)赋的句式

 

   赋的句式不拘字数,但大多是以四字句、六字句为主,不排除四、六之外的一字到多字的句子。

 

   1、以四字句和六字句为主的骈赋。这种句式占主导地位,属于骈赋。如江淹的《别赋》:

   或乃边郡未和,负羽从军。辽水无极,雁山参云。闺中风暖,陌上草薰。日出天而耀景,露下地而腾

文,镜朱尘之照烂,袭青气之烟煴。攀桃李兮不忍别,送爱子兮沾罗裙。

   又如庾信的《哀江南赋》:

   日暮途远,人间何世?将军一去,大树飘零;壮士不还,寒风萧瑟。荆璧睨柱,受连城而见欺;载书

横阶,捧珠盘而不定。钟仪君子,入就南冠之囚;季孙行人,留守西河之馆。申包胥之顿地,碎之以首;

蔡威公之泪尽,加之以血。钓台移柳,非玉关之可望;华亭鹤唳,岂河桥之可闻?

   2、以一字至多字句的散赋。这种句式总量不是太多,属于骈散结合的赋文。

如枚乘的《七发》:

   太子曰:“诺。病己,请事此言。” 

   客曰:“今太子之病,可无药石针刺灸疗而已,可以要言妙道说而去之,不欲闻之乎?”

   这种情况主要出现在骈散结合的赋文中,散文是不讲究字数的多少的。

   3、赋文常用连接词语(虚词:介词、连词等)。赋的句子不仅不拘字数,而且常用一些连接词语。

   用“而”连接的:

   乃解悬而通籍,遂崇文而会武。

   (江淹《别赋》)

   轻九鼎而欲问,闻三川而遂窥。

   (江淹《别赋》)

   用“之”连接的:

   谈劫烬之飞灰,辨常星之夜落。

   (江淹《别赋》)

   赋有凌云之称,辩有雕龙之声。

   (江淹《别赋》)

   才人之忆代郡,公主之去清河。

   (庾信《哀江南赋》)

   用“之”连接的:

   谈劫烬之飞灰,辨常星之夜落。

   (江淹《别赋》)

   赋有凌云之称,辩有雕龙之声。

   (江淹《别赋》)

   才人之忆代郡,公主之去清河。

   (庾信《哀江南赋》)

   用“则”连接的:

   大则有鲸有鲵,小则为枭为獍。

   (江淹《别赋》)

   小人则将及水火,君子则方成猿鹤。

   (江淹《别赋》)

   用“于”连接的:

   民枕倚于墙壁,路交横于豺虎。

   (庾信《哀江南赋》)

   训子见于纯深,事君彰于义烈。

   (庾信《哀江南赋》)

   句首的连接词语,如江淹的《别赋》::

   况/秦吴兮绝国,复/燕宋兮千里。

   是以/行子肠断,百感凄恻。

   故/别虽一绪,事乃万族。

   段首的连接词语,如江淹的《别赋》:

   至若/龙马银鞍,朱轩绣轴,帐饮东都,送客金谷…….

   乃有/剑客惭恩,少年报士,韩国赵厕,吴宫燕市,割慈忍爱,离邦去里……

   或乃/边郡未和,负羽从军。辽水无极,雁山参云……

   至如/一赴绝国,讵相见期。视乔木兮故里,决北梁兮永辞……

   又若/君居淄右,妾家河阳。同琼佩之晨照,共金炉之夕香,君结绶兮千里,惜瑶草之徒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学赋赋
后一篇:《盆池赋》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