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三友辞赋逊

http://zgcfw.com.cn/data/attachment/forum/202208/20/202528amgyo738l0b37er7.jpg
序 一
陕西延安 齐应凯
盖闻同声同气,则必相应相求。雁序飞鸣,乃情钟于浩
宇;鹏风急速,乃志在于扶摇。来自楚萍,顿闻嘉响。久连
镳并轸之三友,拟镂版梓行以一书。余本散材,感蒙青顾。
既受邀于所善,复见委于真诚,敢不三沐三薰,一朝一夕,
观其盛制,忆及顷年。遂以恳言,犹行骈体,对麟书而概述,
就夙谊以潭思。同浸润于赋文,悉知甘苦;共选编乎经笥,
洞晓易难。是以与有荣焉,自惟慎矣。
古云道遥知骥,世伪仰贤。余等久在赋之沙龙,结为文
之挚友。是知老者李武,安享桑榆;中者顶天,为师庠序。
而志刚正壮,其商道才兴。所异者年庚,而交于缟纻;所同
者习赋,俱汇于鳌洲。是以尚直谅而多闻,名琼编以三友;
崇清流之正轨,参大赛于四时。远慕前修,聿怀令望。虔诚
而谦逊,法长弥短于屏;查考而撢稽,溯古研今于网。况乎
博闻早具,雅量夙成。悃愊无华,端严有体。谨遵乎先圣,
惟取乎上贤。以致达于妙门,而能臻于奥旨。所谋彰乎赋道,
所作本乎才情。于是日就月将,醉经吐凤。敷闻于遐迩,懋
列于侪伦。曾公之“三乐”已全,董遇之“三余”不弃。受
露而离离其象也,从风而蔚蔚其形焉。
但见七章,并涵一册。首歌乡梓,尤显赤城。斯水斯山,
入辞入赋。悠长之史,莫不颂以华章;隽逸之人,莫不诠其
壮事。梦绕魂牵之胜迹,恰可骄夸;富民强邑之鸿猷,尤宜
盛赞。拳拳之意,耿耿之情,诉诸字里行间,播传宇中天下。
而于他乡走笔,岂可藻采随心。必是稽考搜罗,详究细判,
其本根枝叶,其悲喜盛衰,俱见之于铺陈,而抒之以翰墨。
孜孜述幽深之见,蹇蹇怀炽热之心。至于铭注先贤,缅怀芳
迹,乃为延其坠绪,续其遗声。感其品操,每践庶黎之愿;
颂其才智,常思家国之忧。意在继往开来、承前启后而已。
至于格物,洵在言情。写木写花,岂止描乎形色;融情融理,
1萍乡三友辞赋选
自然道以本真。阁榭楼台,景观风物,虽处某方某地,有何
昭示昭垂?尽呈辞藻之间,俱在篇章之内。而其临屏幕,处
鸡窗,遇良朋,书雅事,遣怀述志,记事唱酬,诚然一片情
怀,倏尔百重思绪。浇胸中之块垒,借赋体之酒杯。披阅全
书,纵观诸作,或铭于碑石,或列于缣缃,入场或占鳌头,
参赛或排金榜,可谓文亩之耕丰获,赋坛之列荣光焉。
三人之行,必有师也;三人之作,合称范焉。既展骥于
昔时,曾绣丝于擅者。而今凝锦,于以秀班。固知淳化难归,
浇风易渐。但求聚沙成塔,合木成林。欲挽颓波,不舍弃于
溪水;无亏圣代,遂激奋于椎轮。各展才情,咸呈品貌。视
其章法,以古为尊。首重破题,兼及起势。铺陈则虚实交替,
叙议则情理得兼。体式则骈律皆为,以骈为主。声律则词随
韵出,韵自心生。对仗则力求其工,句式则鲜灵于变。重气
脉之流畅,尚词风之雅赡。清丽是崇,形神得备。凭提引而
贯通上下,靠谋篇而层次分明。堂奥既窥,峰巅将至。避艰
深之晦涩,强诵读之功能。已迈雅正之途,早知清流之谛。
然则不可谓无瑕俱美,有述皆华。盖因错采镂金,丽辞雅义,
名倾陆海,清洒潘江,掷地之金声,凌云之辞赋,乃先贤之
高度、巨擘之顶峰,我等唯仰慕之,钦崇也。非几十载不能
至,有十余代或可攀。尺雾障天、寸云遮日,艰难浮世、强
劲俗风之所然焉。
姑且刍言,并非笃论。复兴之际,崇尚之中,托迹书林,
奋身文亩。储思于矩镬,缔构以辞章。庶可得和璧隋珠,确
乎唯披诚踵武。至若长门之价、左赋之荣,不啻乃心之所思,
尤为吾辈之所冀也。
壬寅年暑月谨序。
齐应凯,男,陕西吴起县人。1960 年腊月生,1982 年毕业于延安大学政教系,
本科学历,哲学学士,经济师,作家,知名辞赋家。2001 至 2018 年间先后任延安
市**研究室副主任、主任、党组书记。系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楹联学
会理事、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辞赋家协会常务理事。数十次荣获辞赋全国征
文大奖,有多篇辞赋刻碑。已出版《雅言集》《祭文大观》《家山印迹》《俪叶集》。
2萍乡三友辞赋选
序 二
江苏徐州 张政
闻夫太上要言,造物以一元复始;两仪和妙,周行以三
才为功。若乃盛德有邻,挽斯文于不坠;矢心靡二,契金兰
以断金。能阐赋法之微,兼传等身之述,斯乃萍乡三友者,
昼夜所用心焉。今合集待梓,嘤鸣其声,行不悖于心,理则
存乎数,予乃益信而深慨矣。
乃三友者,鳌州赋社之硕彦,文艺彬彬之雅士也。予生
也晚,窃慕词章,忝列交谊,读其文而识其人,交有道而学
有得。屡喟天下之良师益友若此者,数不遘逢焉。故稔悉末
事,深鉴苦心,不敢有所隐而弗彰也。
我社长李公武,阆仙旧邻,廉颇未老,骋华思于桑榆,
膺十佳于台省。曩之枌榆小试,北国先声夺人;递推甲乙二
编,词苑铭碑在口。丁君顶天,妙才骏逸。楮墨芸香,得者
宝逾珙璧;朱蜡摹刻,佳处细分毫厘。周君志刚,英挺特达。
渊雅浩博,宗门之光未辱;恭谨温和,儒商本色愈显。天下
为文者固不乏矣,而奎文聚于百里,馨兰茂于一室,楚萍遂
彰楚秀,鳌头毕竟鳌洲,于斯盛矣!既而三才化成,蔚乎相
彰,志同而气合,鳞泳而羽翔。乃播赋义,能发声光于幽陋;
乃骋丽藻,不求华盖于当时。是可喜也,良足观也。
仰推化三之数,惟怳惟忽,天下之理,于斯尽焉。匪独
如此,覆而反之,道立三才之上,合冲两极之间,究赋术之
本始,合天人而为一,其理匪悖,厥行惟艰,非以至德居之,
至道化之,至行导之,至心启之,而欲克获乃功,何啻缘木
以求鱼,南辕而北辙乎?
况闻衡首庐尾之地,通衢湘赣,吭扼两楚,山逞武功之
劲直,水发萍醴之文秀,粤自分疆锡胙以来,文风绵绵,相
续不绝。若乃赋之为道,仅其区区一端而已,然亦可以喻其
大焉。末造之季,兹义寥绝,虽今广陵重振,其任重而途远
也。豁目禹甸,靡不皆然;置诸楚萍,等无有异。虽曰物极
3萍乡三友辞赋选
必衰,周而复始,乃大数之必验;然则泾渭清浊,锱铢轻重,
亦所在而不免。是以变化气质,适于中和,更在同道诸君子
学问之功也。
惟兹三友,怀美志,抱瑰材,执友以素交,赏音而达礼。
踵修禊事,功歌河山之美,迭开文会,益弘大化之功。争奇
斗艳,非夙志之所存;化雨和风,良实行之弥贵。兼能持己
常严,与人常切。遂见桃李不言,鳌社兴而浮夸自敛;影响
如随,奇文出而洛纸腾贵。顿扫浮靡之风,重见琬琰之美,
斯功斯德也,化三辅一之理欤?
及闻麟编将镂,近水先观,盥手蔷薇,含华扬蕤。其言
约而义丰,其辞匀而意远。摇曳屈宋之姿,无愧于古;照临
江河行地,岂悖于今?然则以予之所知也,更有丽藻在腹,
华翰盈箧,吾所未及见也。乃斯集斯编者,全豹仅其一斑,
神龙难睹首尾。扣三友之意,必不在兹。若夫诱人以文,必
有所重于前;望其以进,庶可以激于后。读斯编,览斯文,
勿随俯仰,日向高明,衍三才以分太极,纬八象而复一始,
此笃实君子之良苦用心也。乃其不轻自恕,开导多方,知与
不知,俟之他人;行与不行,自在己也,乌足憾哉?
予本不文,蹉跎弥下,阐扬徽光,素乏心力。登奥堂而
无门,仰圭璋犹有地。见贤思齐,式仰日月之经天;挥毫助
兴,以咏高山而仰止。用是贺忱,聊写敬意。
时著雍摄提格之岁溽暑上浣彭城张政拜识
张政,江苏徐州人。徐州市诗词协会会员,徐州市徐国历史研究会会员,云
龙书院地方文史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关注传统文化,潜心文史研究,多次在云
龙书院主讲地方文史,参与点校《寻邬文献丛刊》《嘉靖兴宁县志》《沛县旧志五
种》《赠别诗草》,参编《寻乌革命老区发展史》《潘明徵家族史》《冯屯村志》等
书。多次获全国辞赋征文比赛等级奖,另有作品散见《中华辞赋》《文思》等刊物。
序 一
陕西延安 齐应凯
盖闻同声同气,则必相应相求。雁序飞鸣,乃情钟于浩
宇;鹏风急速,乃志在于扶摇。来自楚萍,顿闻嘉响。久连
镳并轸之三友,拟镂版梓行以一书。余本散材,感蒙青顾。
既受邀于所善,复见委于真诚,敢不三沐三薰,一朝一夕,
观其盛制,忆及顷年。遂以恳言,犹行骈体,对麟书而概述,
就夙谊以潭思。同浸润于赋文,悉知甘苦;共选编乎经笥,
洞晓易难。是以与有荣焉,自惟慎矣。
古云道遥知骥,世伪仰贤。余等久在赋之沙龙,结为文
之挚友。是知老者李武,安享桑榆;中者顶天,为师庠序。
而志刚正壮,其商道才兴。所异者年庚,而交于缟纻;所同
者习赋,俱汇于鳌洲。是以尚直谅而多闻,名琼编以三友;
崇清流之正轨,参大赛于四时。远慕前修,聿怀令望。虔诚
而谦逊,法长弥短于屏;查考而撢稽,溯古研今于网。况乎
博闻早具,雅量夙成。悃愊无华,端严有体。谨遵乎先圣,
惟取乎上贤。以致达于妙门,而能臻于奥旨。所谋彰乎赋道,
所作本乎才情。于是日就月将,醉经吐凤。敷闻于遐迩,懋
列于侪伦。曾公之“三乐”已全,董遇之“三余”不弃。受
露而离离其象也,从风而蔚蔚其形焉。
但见七章,并涵一册。首歌乡梓,尤显赤城。斯水斯山,
入辞入赋。悠长之史,莫不颂以华章;隽逸之人,莫不诠其
壮事。梦绕魂牵之胜迹,恰可骄夸;富民强邑之鸿猷,尤宜
盛赞。拳拳之意,耿耿之情,诉诸字里行间,播传宇中天下。
而于他乡走笔,岂可藻采随心。必是稽考搜罗,详究细判,
其本根枝叶,其悲喜盛衰,俱见之于铺陈,而抒之以翰墨。
孜孜述幽深之见,蹇蹇怀炽热之心。至于铭注先贤,缅怀芳
迹,乃为延其坠绪,续其遗声。感其品操,每践庶黎之愿;
颂其才智,常思家国之忧。意在继往开来、承前启后而已。
至于格物,洵在言情。写木写花,岂止描乎形色;融情融理,
1萍乡三友辞赋选
自然道以本真。阁榭楼台,景观风物,虽处某方某地,有何
昭示昭垂?尽呈辞藻之间,俱在篇章之内。而其临屏幕,处
鸡窗,遇良朋,书雅事,遣怀述志,记事唱酬,诚然一片情
怀,倏尔百重思绪。浇胸中之块垒,借赋体之酒杯。披阅全
书,纵观诸作,或铭于碑石,或列于缣缃,入场或占鳌头,
参赛或排金榜,可谓文亩之耕丰获,赋坛之列荣光焉。
三人之行,必有师也;三人之作,合称范焉。既展骥于
昔时,曾绣丝于擅者。而今凝锦,于以秀班。固知淳化难归,
浇风易渐。但求聚沙成塔,合木成林。欲挽颓波,不舍弃于
溪水;无亏圣代,遂激奋于椎轮。各展才情,咸呈品貌。视
其章法,以古为尊。首重破题,兼及起势。铺陈则虚实交替,
叙议则情理得兼。体式则骈律皆为,以骈为主。声律则词随
韵出,韵自心生。对仗则力求其工,句式则鲜灵于变。重气
脉之流畅,尚词风之雅赡。清丽是崇,形神得备。凭提引而
贯通上下,靠谋篇而层次分明。堂奥既窥,峰巅将至。避艰
深之晦涩,强诵读之功能。已迈雅正之途,早知清流之谛。
然则不可谓无瑕俱美,有述皆华。盖因错采镂金,丽辞雅义,
名倾陆海,清洒潘江,掷地之金声,凌云之辞赋,乃先贤之
高度、巨擘之顶峰,我等唯仰慕之,钦崇也。非几十载不能
至,有十余代或可攀。尺雾障天、寸云遮日,艰难浮世、强
劲俗风之所然焉。
姑且刍言,并非笃论。复兴之际,崇尚之中,托迹书林,
奋身文亩。储思于矩镬,缔构以辞章。庶可得和璧隋珠,确
乎唯披诚踵武。至若长门之价、左赋之荣,不啻乃心之所思,
尤为吾辈之所冀也。
壬寅年暑月谨序。
齐应凯,男,陕西吴起县人。1960 年腊月生,1982 年毕业于延安大学政教系,
本科学历,哲学学士,经济师,作家,知名辞赋家。2001 至 2018 年间先后任延安
市**研究室副主任、主任、党组书记。系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楹联学
会理事、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辞赋家协会常务理事。数十次荣获辞赋全国征
文大奖,有多篇辞赋刻碑。已出版《雅言集》《祭文大观》《家山印迹》《俪叶集》。
2萍乡三友辞赋选
序 二
江苏徐州 张政
闻夫太上要言,造物以一元复始;两仪和妙,周行以三
才为功。若乃盛德有邻,挽斯文于不坠;矢心靡二,契金兰
以断金。能阐赋法之微,兼传等身之述,斯乃萍乡三友者,
昼夜所用心焉。今合集待梓,嘤鸣其声,行不悖于心,理则
存乎数,予乃益信而深慨矣。
乃三友者,鳌州赋社之硕彦,文艺彬彬之雅士也。予生
也晚,窃慕词章,忝列交谊,读其文而识其人,交有道而学
有得。屡喟天下之良师益友若此者,数不遘逢焉。故稔悉末
事,深鉴苦心,不敢有所隐而弗彰也。
我社长李公武,阆仙旧邻,廉颇未老,骋华思于桑榆,
膺十佳于台省。曩之枌榆小试,北国先声夺人;递推甲乙二
编,词苑铭碑在口。丁君顶天,妙才骏逸。楮墨芸香,得者
宝逾珙璧;朱蜡摹刻,佳处细分毫厘。周君志刚,英挺特达。
渊雅浩博,宗门之光未辱;恭谨温和,儒商本色愈显。天下
为文者固不乏矣,而奎文聚于百里,馨兰茂于一室,楚萍遂
彰楚秀,鳌头毕竟鳌洲,于斯盛矣!既而三才化成,蔚乎相
彰,志同而气合,鳞泳而羽翔。乃播赋义,能发声光于幽陋;
乃骋丽藻,不求华盖于当时。是可喜也,良足观也。
仰推化三之数,惟怳惟忽,天下之理,于斯尽焉。匪独
如此,覆而反之,道立三才之上,合冲两极之间,究赋术之
本始,合天人而为一,其理匪悖,厥行惟艰,非以至德居之,
至道化之,至行导之,至心启之,而欲克获乃功,何啻缘木
以求鱼,南辕而北辙乎?
况闻衡首庐尾之地,通衢湘赣,吭扼两楚,山逞武功之
劲直,水发萍醴之文秀,粤自分疆锡胙以来,文风绵绵,相
续不绝。若乃赋之为道,仅其区区一端而已,然亦可以喻其
大焉。末造之季,兹义寥绝,虽今广陵重振,其任重而途远
也。豁目禹甸,靡不皆然;置诸楚萍,等无有异。虽曰物极
3萍乡三友辞赋选
必衰,周而复始,乃大数之必验;然则泾渭清浊,锱铢轻重,
亦所在而不免。是以变化气质,适于中和,更在同道诸君子
学问之功也。
惟兹三友,怀美志,抱瑰材,执友以素交,赏音而达礼。
踵修禊事,功歌河山之美,迭开文会,益弘大化之功。争奇
斗艳,非夙志之所存;化雨和风,良实行之弥贵。兼能持己
常严,与人常切。遂见桃李不言,鳌社兴而浮夸自敛;影响
如随,奇文出而洛纸腾贵。顿扫浮靡之风,重见琬琰之美,
斯功斯德也,化三辅一之理欤?
及闻麟编将镂,近水先观,盥手蔷薇,含华扬蕤。其言
约而义丰,其辞匀而意远。摇曳屈宋之姿,无愧于古;照临
江河行地,岂悖于今?然则以予之所知也,更有丽藻在腹,
华翰盈箧,吾所未及见也。乃斯集斯编者,全豹仅其一斑,
神龙难睹首尾。扣三友之意,必不在兹。若夫诱人以文,必
有所重于前;望其以进,庶可以激于后。读斯编,览斯文,
勿随俯仰,日向高明,衍三才以分太极,纬八象而复一始,
此笃实君子之良苦用心也。乃其不轻自恕,开导多方,知与
不知,俟之他人;行与不行,自在己也,乌足憾哉?
予本不文,蹉跎弥下,阐扬徽光,素乏心力。登奥堂而
无门,仰圭璋犹有地。见贤思齐,式仰日月之经天;挥毫助
兴,以咏高山而仰止。用是贺忱,聊写敬意。
时著雍摄提格之岁溽暑上浣彭城张政拜识
张政,江苏徐州人。徐州市诗词协会会员,徐州市徐国历史研究会会员,云
龙书院地方文史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关注传统文化,潜心文史研究,多次在云
龙书院主讲地方文史,参与点校《寻邬文献丛刊》《嘉靖兴宁县志》《沛县旧志五
种》《赠别诗草》,参编《寻乌革命老区发展史》《潘明徵家族史》《冯屯村志》等
书。多次获全国辞赋征文比赛等级奖,另有作品散见《中华辞赋》《文思》等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