圭峰塔赋
(2022-08-09 13:59:29)047圭峰塔赋
黄稳山
(以东南巨镇海国文明为韵)
滨海泉州,峰尾名镇。留塔影于圭峰,聆涛声之潮讯。形直耸以孤标,势将飞而长振。匪金匪玉,归四海而会八方;不亢不卑,历千秋则如一瞬。于此丝绸之路,光明之城。配紫极之崇高,仙源于海;信湄洲以宏丽,铁汉之兵。厥功既永,斯境殊荣。无怪乎赓歌于四时风正,鼓舞于千里月明矣。
自元朝肇始,几挟烽烟;嘉庆重修,再增闳巨1。移石以成,聚沙为础。百工献艺以别裁,八方集资之义举。白云出岫而侧移,金乌凌空而凝伫。葫芦置顶,有道广大乾坤;变幻方圆,遑论轮回寒暑。尝闻仁风自北;善化天南。日初临于有意,河半落而无耽。四角抵天,拥烟霞而上出:重檐俟宇,仰星汉而曾参。翻涌水云,惊晨出之渔妇;翻飞沙鹭,逐暮归之儿男。
况其前达无垠,下临不测。泉港一湾,楼船万国。连平陆于千寻,渺长天于一色。烟波出入,似火龙之饮川;塔阁巍峨,疑海鹏之点翼。
于焉沙鸥结伴,游客成群。薄烟霏霏,只见层流飘荡;初日杲杲,更映绿树氤氲。况思天地何大,古今逸闻。望海上之蓬莱,求仙汉武;致人间于乐土,闻道明君。菩萨浮雕,堪悟乃神乃圣;黎元供奉,唯求允武允文。更有南征之女神绩着,奉祀以义烈功勋也2。
是以谒圭峰,观苍海。杰构既崇,流风宛在。科山鹤隐之风流,螺水龙吟之俊采3。书香世代,举进士于八行4;圣泽古今,纳忠言而无殆。壮哉斯塔,守此初衷。顾瞻盛世,祈盼大同。湛虚明其若镜,坦宏量则如空。诚知人间至道,天下为公。以斯为梦,吾道亦东矣!
1、元肇始、清重修。圭峰塔始建于元代,明崇祯年间(公元1628—1644年)倒塌,重建于清嘉庆三年(公元1798年),是圭峰海洋文明的象征。
2、义烈。相传明嘉靖十七年(公元一五三八年),滇南寇乱,兵部尚书毛伯温奉命征讨,因两位女神托梦授计,使王师节节胜利大功告成。后毛伯温根据梦中情景,向村民打听,得知两位女神乃湄洲林默娘和峰尾刘益娘,班师回朝时,他向嘉靖帝启奏:'南征之功,绩着女神。'龙颜大喜,御笔一挥,钦赐刘益娘为'义烈娘娘'。义烈庙今有匾联曰:'系出峰城娴内则,神偕湄岛护群生。'指的便是此事。
3、科山、螺水。卢瞻,字潜圣。北宋惠北城山乡德音里八都峰尾卢厝(今泉港区峰尾镇诚平村)人。宋代名臣,泉州太守蔡襄的表弟。卢瞻后人元代进士卢琦,也曾在科山上读书。他缅怀先人,曾题五绝一首于科山上:卢子读书处,山高草木深。如何螺水里,永夜作龙吟。
4、八行。宋哲宗元佑六年(1091年)卢瞻以'八行'举进士,'八行'即'孝、睦、悌、姻、仕、恤、中、和',为宋代取仕的一个科目。同年,宋哲宗皇帝召见'八行'进士,卢瞻也应召面圣。
(黄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