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同体对

(2022-08-05 16:39:31)
同体对
前面提到了同体对,什么是同体对呢:同义词相对。是不是凡同义词都可叫同体对?那与合掌还有什么区别?同体对指的是虚字同义词相对,而且有所限制。
修饰成分的同义。
在修辞格中,有“同对”(同体对)一格。空海和尚在《文镜秘府论》“二十九种对”中介绍“同对”时说,“同对者,大谷、广陵,薄云、轻雾;此‘大’于‘广’,‘薄’于‘轻’,其类是同,故谓之同对”。如:王维《田园乐七首(其五)》“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孤”与“独”对举,两词同义。构成同对。同义对举,是汉语修辞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对偶格中,有同体对,是指同义虚词的对举。可以避免同词的重复,强调叙述的对象。还可在感情、色彩、指称范围等方面,起到同义词语相互补充的作用。特别是在渲染气氛、前后照应、使之首尾相连、相映成趣等方面,有着明显的作用。因此,一定要把“同对”和“合掌”区分开来。
同类但同中见异的谓语。
日月光先到,山河势尽来。(唐/张祜《甘露寺》)诗见《唐摭言卷二》:“白乐天典杭州,江东进士多奔杭取解。时张佑自负诗名,以首冠为己任。既而徐凝后至。会郡中有宴,乐天讽二子矛盾。佑曰:“仆为解元,宜矣。”凝曰:“君有何嘉句”佑曰:“甘露寺诗有‘日月光先到,山河势尽来。’又金山寺诗有‘树影中流见,钟声两岸闻。’”凝曰:“善则善矣,奈无野人句云‘千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佑愕然不对。于是一座尽倾。凝夺之矣。”句中的“到”、“来”,都有来到之意。但站在甘露寺前望去出句的“到”是日月的光辉从上而下;对句的“来”是山河的景色由远而近。“到”、“来”的含义是不同的。我们不能说,它们同义,就是合掌。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唐/王绩《野望》)颈联。“返”“归”,都有归之义。出句中的“返”是自近而返,对句中的“归”是马从由远而驰骋而归。
晓日临窗久,春风引梦长。(唐/梁锽《美人春卧》)颔联。“久”“长”都有长久之义。出句中的“久”,是强调时间之长久。对句中的“长”是强调梦境的深远。由此可见,语义同体对,是同中见异,须要细微辨别词义。
以上由于陈述对象不同,句意不同。虽用同义动词,可当同体对看待。
谓语为主要成分,不宜同义,虽说古代动词形容词属于虚字,也应尽量避免。但汉语中有合则义同,分则有别的近义词,它们做谓语时就不能一概视为同义。
有同义词不一定是合掌,没有同义词,也不一定就不是合掌:
门前种下梧桐树,台上吹来碧玉箫。上下联没有同义的词,但出句和对句在同一个典内,种梧桐也是引凤,吹箫也是引凤,“事异意同”,所以合掌。
又比如并肩对(两组联内容上无关系的为并肩对)天生带有合掌的基因,高手可以化于无痕,低手忙活半天终于对出来,已经谢天谢地了,哪还有闲暇顾及其它!
合掌的实质就是意思重复。据此我们可以得出两个凡是:凡是出句与对句可以合为一句者即为合掌。凡是出句与对句可以部分互换者为部分合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百合乌药汤
后一篇:兵神韩信赋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