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唐朝尹枢《珠还合浦赋》《华山仙掌赋》

(2021-03-30 17:58:15)
唐朝尹枢《珠还合浦赋》《华山仙掌赋》 
 
尹枢   时年七年进士第一,时年已七十馀。

     珠还合浦赋(以「不贪为宝,神物自还」为韵)

骊龙之珠,无胫而至;骇浪浮彩,长川再媚。()回夜光之错落,反明月之瑰异;非经汉女之怀,宁泣鲛人之泪?状征既往,莫究奚。偶良吏兮斯来,遇贪夫兮则闭。想夫旋返之仪,圆明可期。辉如电转,粲若星驰。光浦溆,窜蛟螭,映沙砾,晃涟漪。在暗而投,诚则悲路人未鉴;沉泉而隐,亦常表帝者无。欣出处兮据德,幸浮沉兮中规。
是以特表殊姿,潜怀有道;中含逸彩,上系元造;丑当时之饕餮,应为政之美好;真列郡之尤祥,实重泉之至
于是焕清濑,辉浅湾,奔璀璨,走斓斑。岂能与石前却,随流往;泛连波之下,盈一水之间而已哉?
兹川兮始明,老蚌兮勿剖。瓴甋兮罢笑,琼瑰兮莫偶。抱圆质而胥既,扬众彩而未久。方载沉而载浮,且曷浣而曷
玉非宝,泉戒,实为国之司南;诚感神,德繄物,在为政之不咈。
愚是以颂其宝而悦其人,美斯政而感斯珍。想沿洄于旧渚,念涵泳于通津,则知美政不远,嘉猷入故中潜皎晶,下沉奫沦,转则无纇,磨而不磷。诚丹泉之莫拟,谅赤水之非珍。苟或疑此为虚诞,愿征之于水滨。

  骊龙之珠,无胫而至。骇浪浮彩,长川再媚。回夜光之错落,反明月之瑰异。非经汉女之怀,宁泣鲛人之泪。状征既往,莫究奚自。偶良吏兮斯来,遇贪夫兮则?。想夫旋返之仪,圆明可期。辉如电转,粲若星驰。光浦溆,窜蛟螭。映沙砾,晃涟漪。在暗而投,诚则悲路人未鉴;沈泉而隐,亦常表帝者无为。欣出处兮据德,幸浮沈兮中规。
是以特表殊姿,潜怀有道。中含逸彩,上系元造。丑当时之饕餮,应为政之美好。真列郡之尤祥,实重泉之至宝。
於是焕清濑,辉浅湾。奔璀璨,走斓斑。岂能与石前却,随流往还。泛连波之下,盈一水之间而已哉。
兹川兮始明,老蚌兮勿剖。瓴兮罢笑,琼瑰兮莫偶。抱圆质而胥既,扬众彩而未久。方载沈而载浮,且曷浣而曷不。
玉非宝,泉戒贪。实为国之司南。诚感神,德ム物。在为政之
愚是以颂其宝而悦其人,美斯政而感斯珍。想沿洄於旧渚,念涵泳於通津。则知美政不远,嘉猷入神。故中潜皎晶,下沈沦。转则无磨而不磷。诚丹泉之莫拟,谅赤水之非珍。苟或疑此为虚诞,愿徵之於水滨。

     华山仙掌赋(以「化作有端,遥存丽壮」为韵)

      览削成之峰,见灵掌之状。拓迹崇岫,据奇叠嶂,迢亭上竦赫奕东向;高踪可觌,犹存二华之间;纤指遥临,远肌重霄之上。尔其依峭壁,据崇峦,排物外,抚云端。羽客遐指,都人竦观。据开辟之殊致,若腾陵而上千。惟昔巨灵,启斯太华。拓崇崇而乔岳西靡,决浩浩而洪流东下。故能遵八川,安万化,干厚土,存中夏。姜螈歆于帝武,迹可相伦;伯禹导于龙门,功亦齐霸。厥道可遵,厥状斯存,仰摧天汉,遥临国门。莲萼高生,如将搴撷;桂枝傍倚,状欲攀援。试冥搜于元造,谅遗迹于坤元。若乃傍攀冥蒙,上指寥落,右倚岑岭,左临绝壑,纷诡状之无朕,谅神功之有作。星坛未没,必俟于捧持;石鼓常鸣,庸非其拊搏。揖之永久,斯为不朽。嗟列岳之所无,小终南之何有。喻天地惟资于一物,拯沉弱岂藉于烦手?常抗迹于介丘,乃遗芳于崇阜。依乎肮寥,揭彼峭魄;耸驴驴于千仞,擢纤纤于九霄;折若华于暮景,捧丽日于晴朝;既瞻眺之无故,望提携之匪遥。共仰神姿,徒还壮丽;如排雾芬,似拂昏瞳;遐窥巨迹,犹存体物之辞;回瞰崇朝,暂写凌云之势。
珠还合浦赋出状元


    提起合浦珍珠,人们就会想起“珠还合浦”的成语故事,总会联想出一连串奇闻轶事。诸如“割股藏珠”啦,“梅岭飞珠”啦。读过“三言两拍”的还会从中找出关于合浦珍珠的精彩描述。的确,合浦珍珠在历史的长河中演绎的传奇真是太多太精彩了,帝王将相、文人骚客、商贾贩夫与合浦珍珠结缘的记载不绝于历代史籍,为后人津津乐道。但有一个与“珠还合浦”有关的状元传奇,却卒为人知,这个传奇故事发生在唐朝中期。 

    状元是科举制度的产物,也是科举的最高荣誉,更是人才的尖端。中国的科举制度产生于隋朝,到了唐朝得到进一步的继承、发展和完善,成为此后朝廷录取人才的主要途径。当然,科举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特色的现象之一。状元是进士中第一名,而状元又分文状元与武状元。据史料统计,中国历代文状元有约七百余名,有姓名可考者594名(不包括太平天国时期的八名状元),仅唐朝就有一百四十多名。
    由于状元是在进士之中挑选出来的,因此必须先考取进士才有资格去竞争状元。进士考试的内容形式和题目都不是固定的。今年一样,明年又是另一样,有时甚至是由皇帝的随兴而定。因此,古代的科举考试不像今天高考、考研般科举考试、考研般有“参考提纲”,全部得死记硬背,博闻强记。考题的形式可能是诗词歌赋,也可能是政论问策。唐朝唐德宗贞元七年(791年)的试题就是《珠还合浦赋》,获得这科状元的是闻州人(今四川阆中县)尹枢,他参加本科考试时已经七十余岁了,而尹枢获得本科状元,却是颇带传奇色彩。
    贞元七年是辛未年,因此史称之为贞元辛未科。参加本科考试的考生有五百多人,而本科取进士仅三十人。用现在的话说,是二十人去竞争一个录取进士名额,竞争之激烈程度可想而之。
    尹枢所作的《珠还合浦赋》以四、六句式为主,全文仅70句,约450字,确实是短小精干,文采飞扬如在描写合浦珠去复还时:“想夫旋返之仪,圆明可期,辉如电转,灿若星驰。光浦溆,窜蛟螭,映沙砾,晃涟漪”。“焕清濑,辉浅湾,奔璀灿,走谰斑”,极尽渲染,神来之笔。一气呵成。文采流畅、富丽、遣词用韵均属上乘。但是,真正让尹枢获得状元桂冠的,不仅仅是他的文采才华,而是他的胆识和气质。
    原来,主持本次科举的官员是礼部侍郎杜黄裳。杜黄裳是每项次主持贡举,他志在公平取士、因此没有事先和其他官员一起评定考生的名次,着意要考察考生们的应变反应能力。并在第三场考试结束参拜之际,当然出榜公布。他故意说“主上误听薄劣,俾为社稷,求栋梁。诸学士皆一时英俊,奈无人相救”。当时在场的五百多名考生一时间都被“奈无人相救”这句话惊呆了,不知出了什么事,只好相互观望。这时,只有尹枢一人挺身而出,上前询问原因。原来,只是虚惊一场,仅仅没有写好相当于喜极的“榜贴”。于是尹枢就自告奋勇书写榜贴,杜黄裳欣然同意尹枢所请。尹枢握笔在手,每写一个贴札就高唱一个考生的名字,在整个过程中,都保持着声音洪亮,“列庭闻之”。
    一个七十余岁的老人,沿有如此精力,使大家赞叹不已。尹枢把榜贴写好后,却把第一名空缺出来。当他跪呈榜贴给杜黄裳过目时,杜黄裳请他把第一名状元名字填上去,尹枢回答说:“状元非老夫不可”。说着就把自己的名字填了上去。尹枢此举更令众人惊奇。果然,尹枢真的被唐德宗李适点为状元,一时传为佳话,尹枢也被称为“自放状头”状元、唐贞元七年辛未科以《珠还合浦赋》为殿试题,不但得出了一个“自放状头”的古稀状元,还出了四个宰相,他们是令狐楚、窦、皇甫铸、潇   。这篇《珠还合浦赋》也真算得上是最有价值的试卷了。
 珠还合浦赋
尹  
骊龙之珠,无胫而至;骇浪浮彩,长川再媚。()回夜光之错落,反明月之瑰异;非经汉女之怀,宁泣鲛人之泪?状征既往,莫究奚。偶良吏兮斯来,遇贪夫兮则闭。想夫旋返之仪,圆明可期。辉如电转,粲若星驰。光浦溆,窜蛟螭,映沙砾,晃涟漪。在暗而投,诚则悲路人未鉴;沉泉而隐,亦常表帝者无。欣出处兮据德,幸浮沉兮中规。
是以特表殊姿,潜怀有道;中含逸彩,上系元造;丑当时之饕餮,应为政之美好;真列郡之尤祥,实重泉之至
于是焕清濑,辉浅湾,奔璀璨,走斓斑。岂能与石前却,随流往;泛连波之下,盈一水之间而已哉?
兹川兮始明,老蚌兮勿剖。瓴甋兮罢笑,琼瑰兮莫偶。抱圆质而胥既,扬众彩而未久。方载沉而载浮,且曷浣而曷
玉非宝,泉戒,实为国之司南;诚感神,德繄物,在为政之不咈。
愚是以颂其宝而悦其人,美斯政而感斯珍。想沿洄于旧渚,念涵泳于通津,则知美政不远,嘉猷入故中潜皎晶,下沉奫沦,转则无纇,磨而不磷。诚丹泉之莫拟,谅赤水之非珍。苟或疑此为虚诞,愿征之于水滨。

       尹枢,贞元七年进士第一,时年已七十余,《珠还合浦赋》收录于《钦定全唐文》卷六百一十九。

珠还合浦赋(还珠亭赋)
令狐楚
物之多兮珠为珍,通其货而济乎人。才披沙以晶耀,俄错彩以璘玢。避无厌之心,去之他境。归克俭之政,还乎旧津。由是观德,孰云无
相彼南州,昔无廉吏。富期润屋,贪以败类。孤汉主析圭之恩,夺苍梧易米之利。滥源既启,真质斯闭。从于旧而不瑕,谅天视兮有。孟君来止,惠政潜施。
欲不欲之欲,为无为之。不召其珠,珠无胫而至;不移其俗,俗如影之随。尔其状也,上掩星彩,遥迷月规。
粲粲离离,与波逶迤。乍入潭心,时依浦口。惊泉客之初泣,疑冯夷之始剖。依于仁里,天亦何言;富彼贪夫,神之所
沙下兮泥间,韬光而自闲。映石华之皎皎,杂鱼目之鳏鳏。岂比黄帝之使罔象,元珠乃得;蔺生之诡秦主,荆玉斯
由是发润洲苹,增辉岸草。水容益媚,泽气弥好。川实效珍,地宁爱。隐见谅符乎龙跃,亏全非系乎蚌老。岂惟彰太守之深仁,所以表天子之至道。
观夫杲耀外澈,英华内含。饰君之履兮岂不可,照君之车兮岂不堪。犹未遭于采拾,尚见滞于江潭。虽旧史之录,与前贤之谈。终思入掬以腾价,愿得书绅而厉
于惟明时,不贵异。徒饰表者招累,而握珍者难屈。是珍也,居下流而委弃,历终岁而湮郁。望高鉴兮暗投,幸馀波之洗拂。

       令狐楚,字壳士,敦煌人,自言十八学士德棻之裔,贞元七年进士,元和十四年累迁中书侍郎同平章事。穆宗朝罢为宣歙观察使。敬宗、文宗朝历宣武、天平、河东节度使,大和七年入为吏部尚书,转太常卿,进左仆射,封彭阳郡公,开成元年拜山南西道节度使。卒年七十二,赠司空,谥曰文。子绹贵,累赠至太尉。《珠还合浦赋》收录于《钦定全唐文》卷五百三十九。


珠还合浦赋
林  
伊至宝兮,无胫能至;彼明诚兮,有感斯致。()昔我往矣,恶贪浊之不恒;今我来兮,表廉平之尤异。
去既有忌,来亦有自信,格物之在修身,修身而后。遂且夫合浦远郡,溟涨之湾,灵生于彼,宝孕其间。郡振贪人,虽怀土而须去;郡会廉士,虽隔海而须。其去也,山无色兮,气雾冥冥,海无光兮,空水浩浩,寻之不知其所宅,望之徒抱其至
其来也,川有媚兮,祥风习习,地有润兮,生物振振,召之不测其所至,睹之但美其至
是以哲人察其去来之休咎,监此得失之先后,乃曰:与其渎货以败名,曷若澡身而无垢。尔以瑰奇是玩,我以朴素自守,众所好兮尔所弃,尔所好兮众所否。()故得卓尔殊流,居然难偶,珠不得不还于旧所,名不得不垂于永久。
向使至仁之道不浃,溢目之宝是耽。则彼珠潜秘穴,徒澄潭,安得表尔之实德,旌尔之不。此皆廉谨之德潜流,报应之符弗咈,诚足效于人瑞,岂无来乎至物已焉哉?
彼不宝其宝,不奇其奇,廉让兮崇谦,撝宝自至兮奇自随,又何必恣所欲兮穷所,使失灵贶不集,物情至离者乎。
       
         林藻,字纬乾,莆田人,贞元七年进士,官岭南节度副使,《珠还合浦赋》收录于《莆阙下林氏族谱》和《莆南渚林氏族谱》。


珠还合浦赋
陆复礼
珠行藏兮,与道为邻。政善恶兮,感物生。私以务贪,必去土而匿耀;光之崇俭,则还浦而归淳。
我政无累,匪求而至。宛若中流,昭然明媚。对三光而分色,契一德而潜致。盈虚无关,不随月魄以哉生;往返有孚,殊异奔星之出使。徒见其表迹,罔知其奚。睹映水之新规,谓沉泉之初弃。
为人利也,且一贯以称珍;与众共之,虽十斛而不匮。然知此珠之感,惟政是随。当政至而则至,偶俗离而则离。人而无道兮不去何以,人而有德兮不复何
止旧浦而可采,同暗投而在斯。质若累累,疑点缀于霄汉;色仍皎皎,终炫耀乎涟漪。且夫彼邦政悖,我则为不居之;彼邦政闲,我则能应道而。岂专巨蚌是剖,实惟无胫而走。将不贪以共存,非甚爱之能守。浦之不吝,任变化以往还;珠之员来,辩政理之奸
诚可以孚,明可以久。处沙泥而有光,知进退而不苟。利用薄博,何必取之于龙颔;报德宏多,奚由得之于蛇口。
其来也所以辅正,其去也所以戒。警循良之夕惕,俾傲很以知惭。勿以珠为蕴蓄,勿以珠为珍好。且还浦而难期,且离邦而难。将守之而勿失,在闲邪以存道。
     
       陆复礼,贞元七年宏词第一人,《珠还合浦赋》收录于《钦定全唐文》卷五百四十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