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赋李觏

作者简介:李觏,北宋建昌军南城(今江西省抚州市南城县)人,住县城北街瑾睦坊。北宋儒家学者,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李觏一生以教学为主,40岁那年由范仲淹荐为太学助教,后为直讲,所以后人称他为"李直讲",李觏家于盱江边,创办了盱江书院,故又称"李盱江",学者称盱江先生。
李觏家世寒微,自称"南城小民"。自幼聪颖好学。5岁知声律、习字书,10岁通诗文,20岁以后文章渐享盛名,但科举一再受挫,仕途渺茫。从此退居家中,奉养老母,潜心著述。于庆历三年(1043)创办"盱江书院"。同年受郡守之请办学,开课授徒,慕名求学者常有数百人。"为盱江一时儒宗",人称"盱江先生"。曾巩和任过御史要职的邓润甫等,都是他的高徒。王安石与他也有交往,其《答王景山书》一文中就提到过自己曾采纳过李觏的意见,而邓润甫更是积极参与了王安石变法。范仲淹于皇佑元年(1049)上书,称李觏"讲论六经,辩博明达,释然见圣人之旨;著书立言,有孟轲、扬雄之风"。后经范仲淹、余靖等人多次举荐,乃授为太学助教,历任太学说书、海门(今江苏海门)主簿、太学直讲等职。嘉佑四年(1059)权同管勾太学,以迁葬祖母,请假回乡,八月病逝于家,享年51岁,葬于凤凰山麓。
李觏不仅是一位思想家,还是一位著作家。一生著述宏富,生前自编《退居类稿》12卷,《皇佑续稿》8卷。其门生邓润甫为其辑有《后集》6卷。现存有《直讲李先生文集》(又称《盱江先生全集》)37卷。1981年,中华书局整理、校点出版了《李觏集》,全集共37万字。
李觏是滕王李元婴的后裔,可是有的人却乱认祖宗到南唐皇室名下去了,要知道南唐是被赵宋所灭,如果是南唐皇室后裔躲都来不及还敢到处开坛讲学,并被赵宋所重视?赵宋会让一个自己灭掉的政权后人在自己治下有那么大影响力?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况且还是在北宋初期。李觏的祖上真实世系是:一世祖唐高祖李渊-二世祖滕王李元婴-三世祖万五公-四世祖千一宫使-五世祖一壹宫使讳珍-六世祖恭-七世祖六府君-八世祖十四府君-九世祖守藩-十世祖仲长-十一世祖遇-十二世祖三公讳彦宽-十三世祖有馀即李觏之父,李觏是滕王后裔世系明确,而同时代官至枢密副使的族人李山甫是李觏的堂侄,李山甫高祖父逵公与李觏曾祖父遇公是亲兄弟,李觏的六世祖李恭早在唐朝中期就与堂弟李威从宜黄至南城开基繁衍,二人为南城李氏始祖,为当地望族,那时资溪、新城(黎川)都属于南城县管辖,而今留在本地的恭公后裔多分布于资溪、黎川一带,外迁族人遍布各地,这就是"天潢世胃"李觏的家世大略。
自幼聪颖
李觏自幼聪明好学六七岁始"习字书",十二岁就能写文章。十四岁父亲去世,母亲"垦阅农事,夜治女功"(《先夫人墓志》),得免冻馁之苦。服丧三年,十七岁始出外游学。二十岁以后,文章渐享盛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