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鸡赋
(2020-03-05 18:36:55)木鸡赋
(以“致此无敌,故能先鸣”为韵)
唐·浩虚舟
惟昔有人,心至术精,得鸡之情。情可驯而无小无大,术既尽而不飞不鸣。对劲敌以自持,坚如挺植;登广场而莫顾,混若削成。
注释
惟:语词。
可驯,可以调教。
自持:自我控制,不惧不怯。
广场:宏大场面。
初其教以自然,诱之不惧;希渐染而能化,将枯槁而是喻。质殊朴斫,用明不竞之由;状匪雕锼,盖取无情之故。然则饮啄必异,嬉游每殊。伫栖心而自若,期顾敌而如无。
注释
教以自然:顺其自然地调教。
渐染:渐渐感染上战斗之习。
不动声色。是喻:作比喻。
斫[zhuó]:用刀斧劈削。朴斫:斫雕(此指训练)为朴之省,《史记·酷吏传序》:“汉兴,破觚而为圜,斫雕而为朴。”索隐引晋灼云:“斫理凋蔽之俗,使返质朴。”质殊朴斫:其质朴实无华。
用明:用以表明。
饮啄:鸡的饮和食。
伫:久立、企盼。
期:希望、期待。
日就月将,功尽而稍同颠枿。不震不悚,性成而渐若朽株;已而芥羽讵设,雕笼莫闭。卓然之质全变,兀若之姿已致。首圆胫直,轮桷之状俱呈;觜利距铦,枳枸之鋩并利。
【注释】
就:成就。
功尽:训练达到火候。
不震不悚:不震颤,不惊悚,即不为外物外事所恐惧。
朽株:腐朽之树木。意为无声无臭,看起来没有一点生气。
已而:稍后,不久。
讵[jù巨]设:不设。
卓然:卓尔不群,雄豪挺拔。全变:完全改变。
兀[wù]若:摇摆不定。
首圆:头首光润圆滑。
轮桷[jué角]:圆形与方形材质。卢照邻《病梨树赋》:“尔生何为,零丁若斯,无轮桷之可用,无栋梁之可施。”句意头角峥嵘!
觜[zu]:嘴之别体,此旨鸟类之喙。
是以纵逸情绝,端良气全。臆离披而踵附,眸眩曜而节穿。惊被文而锦翼蔚矣,迷搴木而花冠烂然。虚憍者怀不才之虞,安能自恃?贾勇者有攻坚之惧,莫敢争先。
注释
纵逸:放纵逸荡。晋张华《博陵王宫侠曲》之一:“身在法令外,纵逸常不禁。”
端良气全:端正纯良之气质完全具备。
臆:胸臆、心意。
眸眩矅[xuànyào]:眼眸精光四射。
句意为想到要击打对手脚即跟进,目光眩曜能洞穿敌之骨节。
被:覆盖,包裹。
蔚:盛大、有文采。
搴[qin]:指雄据木桩上。
虚憍[jio]:同虚骄,无才无能而妄自尊大者。
贾勇:凭借勇力。语本《左传·成公二年》:“齐高固入晋师,桀石以投人,禽之,而乘其车,繫桑本焉。以徇齐垒,曰:‘欲勇者,贾余餘勇。’”杜预注:“贾,卖也。言己勇有餘,欲卖之。”后以“贾勇”为鼓足勇气。
故能进异激昂,处同虚寂。郢工误起乎心匠,郈氏徒惊乎目击。淡然无挠,子綦之质方俦;确尔不回,周勃之强未敌。
注释
进异激昂:进攻不表现慷慨激昂之神态。
郢工:楚郢都之工师。《庄子·徐无鬼》:“郢人垩漫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
郈氏:鲁国喜斗鸡的贵族。
子綦[qí其]:《庄子·齐物论》:“南郭子綦隐几而坐,仰天而嘘,盈焉似丧其耦。颜成子游立侍乎前,曰:‘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今之隐机者,非昔之隐机者也。’子綦曰:‘偃,不亦善乎,而问之也!今者吾丧我,汝知之乎?’”
确尔不回:义无反顾,一往无前。
其喻斯在,其由可征。驯致已忘乎力制,积习渐通乎性能。是则语南国者未足与议,斗东郊者无德而称。
【注释】
可征:可以征信。
是则:如此则。
昭业卒杀身失位。
士有特立自持,端然不倚。块其形而与木无二,灰其心而顾鸡若是。彼静胜之深诚,冀一鸣而在此。
【注释】
特立:不同凡响的意志。
块其形:木然无知貌。《庄子·应帝王》:“于事无与亲,彫琢复朴,块然独以其形立。”成玄英疏:“块然,无情之貌也。”
静胜:以静制动,以默致胜。
简说:
作者浩虚舟,中唐人,中宏词科。曾任隰州刺史。
木鸡一词,出《庄子·外篇·达生》:“纪渻[shn]子为王(《列子·黄帝篇》作周宣王)养斗鸡,十日而问曰:‘鸡已乎?’曰:‘未也。方虚憍而恃气。’十日又问。曰:‘未也。犹应向景。’十日又问。曰:‘未也。犹疾视而盛气。’十日又问。曰:‘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以喻“静以制动,逸以待劳”之致胜之道。
浩虚舟于唐穆宗李桓长庆二年(822)以《木鸡赋》应试,中进士第。赋题有“以‘致此无敌,故能先鸣’为韵”之设,为限韵律赋,后遂以八韵为格。洪迈《容斋续笔》卷十三《试赋用韵》条载:“自大(太)和(827~835)以后,始以八韵为常。”书中引及浩虚舟《木鸡赋》为例。所谓《赋格》、《赋谱》等程式相继出现。至宋太平兴国三年,始诏进士律赋平仄次第用韵,考官所出,官韵必用四平韵四仄韵。律赋之格越益严整。八股文滥觞于此耶?浩此赋亦四平四仄韵。
此文虽赋木鸡,对于人之训练与教育,亦可资借鉴。如“初其教以自然,诱之不惧;希渐染而能化,将枯槁而是喻。”顺物性之自然,先诱使其乐于接受训练,如孔子之教子路。以致其渐受习染,进入化境,其技能如与生俱来,成为天性。
此文亦倡导“进异激昂,处同虚寂。”不事张扬,韬光养晦,以静制动,以逸待劳之策略。所谓静如处子,动如脱兔,有道家无为而无不为之深意。文章不长,精彩之句不少,如“臆离披而踵附,眸眩曜而节穿”所谓目射精光,心到行到,技击家语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