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诗歌的章法结构

(2019-08-14 16:24:39)

诗歌的章法结构,可 以归结为“起”、 “承”、“转”、 “合”。

律诗的起承转合
比如,该仄字的时候,为了表达出平声字的效果,就会采用阴平。
我们都知道,绝句有四句,律句,有八句。
下面,就以律句为例,来交流起承转合。律句,共八句
起:就是起句,12句为起句,
承:就是承句,34句为承句,也就是颌联
转:就是转句,56句为转句,也就是颈联
合:就是合句,78句为合句,
起句如果有对仗,也称“首联”;合句如果有对仗,也称尾联
律。诗的章法

1、律诗的体裁构成单位
  
律诗的体裁构成单位由语言文字构成。主要分五律、七律两种(排律另论),均为八句(五律五字、七律七字)四联。根据各联的位置,诗的前两句称为首联,第三、四句称为颔联(或承接   联),第五、六句称为颈联(或转折联),第七、八句称为尾联。

2、律诗的形制构成单位
  
律诗的形制构成单位由格律规定。主要有押韵、粘对、对仗、句法等四种。

   押韵:每首四韵,偶数句押。若首句起韵者,则全首第一句与偶数句押韵,三、五、七奇数句不押韵;若首句不起韵,则全首偶数句押韵,奇数句不押韵。律诗以押平韵为正格,以押仄韵为变格。

粘对:粘对的基本规律是:本联两句平仄互对、上联偶数句与下联奇数句平

仄相粘。具体粘对办法是:
  
首联一、二句平仄相对(即不相同);首联第二句与颔联第三句平仄相粘(即相同。若因相粘出现三平尾、三仄尾问题时另作调整);颔联第三句与第四句

平仄相对;颔联第四句与颈联第五句平仄相粘;颈联第五句与第六句平仄相

对;颈联第六句与尾联第七句平仄相粘;尾联第七句与第八句平仄相对。
  
因相粘出现的三平尾、三仄尾问题,调整的基本办法(还有特殊处理办法如拗救等)是:
  
五言:一三不论,二四分明。
  
七言: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对仗:对仗的基本规律是:诗的首联(一、二两句)、尾联(七、八两句)不对仗;诗的颔联(三、四两句)、颈联(五、六两句)必须对仗,但偷春体(首联对仗、颔联可以不对仗、但颈联一定要对仗)除外。

  句法:句法的基本要求是:不对仗的首联(一、二两句)和尾联(七、八两句)四句,每句句法不重复;对仗的颔联(三、四两句)和颈联(五、六两句)四句,各联两句句法要相同,但两联之间句法不得相同,即中间四句只允许两种句法出现。偷春体除外。
  
依照古典诗词特性及比照现代汉语词汇构造方法,诗词中的主要句法类型(结构)主要有以下几种:
  
联合式句法、主谓式句法、动宾式句法、连动式句法、偏正式句法、正补式句法、重叠式句法、粘连式句法、双声叠韵式句法,以及倒装式句法、无主句式句法、省略式句法、陈述式句法、诘问式句法、祈使式句法、感叹式句法,还有双关式句法、比喻式句法、象征式句法、假借式句法、化用式句法、通感式句法等等。

  二、律诗的章法构成

  律诗的章法(绝句亦如此),主要由起、承、转、合四大础梁作为情感表达的纵横捭阖的手段。而起承转合这四项任务,一般由律诗的四联分别来承担。这就是律诗的首联又叫起首联、颔联又叫承接联、颈联又叫转折联、尾联又叫结尾(关合)联的内在规律所在。

  一首诗,就是一篇浓缩的大文章。写作目的的明晰、主题的选择、体裁的取舍、题材的摄取、句法的选择、手法的运用,以及思路的完整、情感的酝酿、

脉络的清晰,还有自身的感觉、读者的接受等等,都由章法来统属。如果见什

么写什么、想什么说什么,固然可以取得灵光一现、意想不到的效果,甚至出

现吉光片羽式的孤立佳句,但终难避免文理混乱、情感焦躁的整体局面,令人

不忍卒读;如果这样,要想使自己与读者从短短几十百把个字中,得到对客观

意象的独特体认、对司空见惯事物的别样见解、对社会人生的共通感受、对历

史人文的亘古幽思,那是难以想象的,也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起、承、

转、合这四大关钮,对作诗而言其作用是很大、很关键的。

  一起:所谓起,就是在诗题或以写景、或以叙事、或以抒情为主旨的规定情景

(意境)下,依据特定的时空场景、特定的感观视角、特定的对话意象,选用

特定的句式,将某种特定的情绪、物象勾勒出来,借以营造出一个统领全篇、

笼罩八合的,非此莫彼、欲罢不能的,推己及人、物我两忘的艺术氛围来,作

为以下各联、各句或写景、或叙事、或抒情的不二圭臬。
   
特别说明,律诗的起式,主要有顺起、逆起两种。

  二承:就是承接开头的艺术氛围,通过场景的推移或转换、视角的开合或调整、意象的阔达或微缩、句式的微调或更新,把物我、今古、远近、天地勾连

起来,筑成情景交融的堤坝,一任其或大或小、或高或低、或明或暗地自然地

倾泻下去。

  三转:就是一任交融的情景或大或小、或高或低、或明或暗地自然地倾泻下去

时,将其如摩天则天高云淡、触地则电光火石、迎山则左奔右突、抵水则千回

百转、沾花则荣枯四变、遇人则宠辱两忘般的某种特定的情绪、物象记录下

来。所谓应如斯而非此、顾左右而言他,突如其来,别开生面。

四合:就是在惊诧于摩天则天高云淡、触地则电光火石、迎山则左奔右突、抵水则千回百转、沾花则荣枯四变、遇人则宠辱两忘的此情此景而言皆由衷、意犹未尽之时,戛然而止,结束全篇。
   
在承转两联中,每联出句与对句之间,应力避内容相近或相同,否则就犯了合掌的忌讳。颔联有如豁口酒瓶,应尽量承接住首联的全部意蕴或犹抱琵琶半遮面式的别调余味;颈联则如一只可任意拿捏、随需要挤注的做蛋糕用的布包或塑管,挤出的每滴奶油不似奶油又无不是奶油。做到了这点,后面的结句才会有依遵、有发展、有高潮。
    七律、五律,都是按起承转合这四个部分来做的。

首先,起承转合,这四个字,无论从字型还是字意上讲,都是完全不一样的
因此,他们的作用,也完全是不一样的。
这是第一点:起承转合,四者,同样重要。
现在我们交流起承转合的第二点:独立性。
    所谓独立性,是指四个部分里,随便哪个部分,与其他三个部分,是不同的。

独立性,就是区别于其他三个部分的排它性、唯一性。
比如,仰泳的时候,只能仰泳,使用别的姿势,就是错误。
律诗中,起句就只能是起句,按照起句的要求去做。
可以对仗,也可以不对仗,这个根据内容,具体由自己把握。
通常首句入韵(压韵),以不对仗为佳。
首句不压韵,则以对仗为佳。
交流起承转合的第三点:连贯性。
青山横北廓,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我们根据李白的此首作品,来具体说连贯性。
颌联的“此地”,就是连接起句的景。
把承句与起句,进行连接,不使其断裂。
转句的“浮云”,对应承句的“孤蓬”。“浮云”接“万里”
合句以“挥手”接转句的“故人”,也是同样的道理。
这就好象刚才我们讲的混合泳。
     四个动作,相互是连接的、连贯的,既是独立的,又具有连续性。

不是游完了仰泳,爬上岸,再跳下去游,而是在池中,连续的动作。
把这几个字联想成一幅画 果然起承转合 很是优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五律·云门
后一篇:十二时辰解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