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政新法与往年书信
(2009-09-18 21:09:11)
标签:
jeef环球雅思写作雅思杨涛书信诗歌评论央企国家杂谈 |
分类: Jeef文章 |
夫戍萧关妾在吴,西风吹妾妾忧夫。
一行书寄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
古意 . 王驾---
试想一位戎装满身的将士在大漠茫茫中拿到一封妻小的书信;
试想在人生寂寥之时, 好友的寒暄如一剂良药直击戚戚之内心;
试想在异国别境, 一位旅人在瑟瑟寒风中, 书写几语, 寂寥那不羁的感情;
试想两个热恋之人, 按照约定每星期都为彼此送上精心且饱含深情的油墨香薰.
是的, 不言而喻的正是书信的伟大魅力和功能, 而现如今的社会飞快向前狂奔, 让我们错过了很多本该美好的天真. 不想抱怨, 因为我们不可能再找回当时的生存环境, 于是邮局的功能变得捉襟见肘, 岌岌可危. 国家的大刀阔斧的改革让邮局又重新开到了活下去的曙光.
正当大中城市当中的同城和异地业务如火如荼之际, 国家出台了令人啼笑皆非的邮政法, 从而寄希望于保护投递人的合法权利, 让我想其儿时长者讲述的聊斋志异的故事: 一个富翁想要开一个酒楼, 但是没有任何经验, 于是就令人寻找可以经营酒楼的能者, 结果自然是生意兴隆了. 日久年长之后, 富翁开始打酒楼的主意了, 但是没有办法将酒楼原有的老板踢开, 于是他便雇人到餐馆吃饭, 最后装食物中毒, 死在酒楼里面, 人们自然不会再光顾那个之前生意兴隆之所. 不久富人自己开始再对面经营另一座酒楼, 人们闻风而至. 但是这个新开张的酒楼却怪事连连. 最终发现是原来死在对面的冤魂作祟. 请法师做鬼的故事. 小时候听时觉得恐怖. 现在想想好像有很多事情其实都是如此之举. 比如各地风起云涌的的士司机罢工的问题, 其实问题很明显的就是, 本来就已经不堪重荷的穷人为了自己活着的权利而放弃一切尊严. 而本已肥头大耳的权贵们正在打着自己的如意算盘一遍一遍. 敲骨吸髓是他们寄生的本领. 堂而皇之的为了更加合理和法制. 但是问题在于监管机构是否可以凌驾于员工之上,而成为员工的太上皇呢? 出租司机没有任何尊严暂且不提, 更严重的是他们没有基本的生活保障. 完全是在用生命谱写着漫长的旅程. 无独有偶, 邮政日益被个人精确的服务打击之时, 便出现了现在的邮政法, 从而遏制了我们"不良"邮政现状, 真可谓了力挽狂澜了. 大有所到之处无不翘首企盼之势. 明眼人都不难看出, 又有多少小企业主和打工者又会因为此举而沦为社会底层混迹者. 我们无法细数国家到底控制了多少民生资源, 我们也没有办法阻止这样行为的抬头. 我们只能接受, 但是难道除了接受我们就真的无能为力了. 国庆临近, 很多红色的电视剧都出现在街头巷尾. 能看到与之前的相比, 对于国民党的描述更加客观, 更加公正, 原因想来有二: 一是与时俱进, 我们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包括党派的问题; 二是我们最近的政治需要, 毕竟台湾同胞除了免税和帐篷之外, 还需要一种认同感, 尽管是对少部分人的. 我最终想说的就是, 党国之所以落败是因为其内部的腐坏和傲慢的脱离人民的群体. 为什么我们不能从中吸取一些正面的可以借鉴的讯息? 中字头企业的异军突起为我们标榜的GDP提供了有效和直接的支撑, 但问题是对于民生有多少好处呢? 我们不能总活在数字和统计之上吧. 与此同时, 有关中字头企业的问题也越来越多, 欺行霸市的如果是地痞我们可以理解, 但要是作威作福的是企业的领导者, 我们真的不知道该何去何从了. 知道今天我们身边有关中字头企业的神话还是比比皆是. 中石油低价购进北京炙手可热的地皮, 中字头一家企业的附属房地产公司, 如捏臭虫一样的全盘收拾了包括潘石屹在内的众多国内个人地产商. 的确, 凭一己之力想要强出头只能是自讨没趣了. 所以再一次证明我们国家的强大. 我不想讽刺, 我真的很热爱这个国家, 真的很热爱. 我希望他越来越好的热情比起自己还要强烈百倍. 我一直为此做着自己不懈的努力. 我想知道为什么能够明了的人如此廖若星辰. 为什么都是那些道貌岸然的江湖术士再舞台中央发出惨淡但是却满堂彩的吼声. 我们在消耗的除了资源, 能源, 自身还有就是最为宝贵的信任. 人无信, 不立. 不立而又何以为人呢? 如果想要解决邮寄当中出现的种种问题, 那么应该是扬汤止沸, 决不是饮鸩止渴吧.
说了邮政法, 再说书信的问题
相信现在很多人都和我有一样的感触了, 记得自己大学时代, 遇到一位学长, 那厮每周总是为远方的恋人寄去一封思念. 而同时汲取一封收获. 问他多次, 他只莫不作声, 最后才说明了其中真意: 如果你不了解为什么用最传统的方式写思念给一个人, 那么很不幸, 是因为你还未曾遇到值得你这么去做的人. 想来确实是这样呀. 我们一生追寻竟是这样的一个人. 却每每错步, 每每伤神, 每每沮丧.
以下是我以前写过的信件, 现在读来还是声声泪下, 未尽衷肠
冬夜的雪是无情的, 特别是对于一个在异乡漂泊的我. 寒冷的感觉渐渐被失落吞没. 一个人打开窗, 静静的迎接那场不期而遇的陌生. 一个缝隙, 就仅仅的一个缝隙就足够成群结队的雪花纷纷落入. 晶莹我没有看到, 寒意却深深的注解在我温暖的胸膛. 突然想起远方的母亲, 不知到天凉之时是否依然默默的承受着生活的重压和孤独的内心. 不知道总是记挂北京天气的你是否会在这样一场大雪之夜添加衣物, 为己御寒, 也为这个遥望飞雪的异乡游子. 人世间我最在乎的人只有那个永远粲然微笑的, 而默默流泪的母亲. 希望有那么一天, 我可以在这样的一个夜晚可以承载你的伤痛, 用我那不太宽阔的肩膀.
在摄影一天之后, 突然疲惫的自我无法抑制对于家的留恋, 当我即将进入电梯的一瞬间, 突然发现在楼道当中静静的躺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 记忆的闸门便倾泻而出了, 还是孩子的时候, 我很顽劣, 总是要去这去那的, 本不富裕的家庭中唯一能够承载就是那辆让我心驰神往的永久自行车, 父亲总是骑着他载着我走在每一步人生的路上. 夕阳黄昏或是黎明清晨, 我已模糊了. 我想知道的事情总是在父亲那里得到印证. 我知道的太少, 而他永远是那样的伟大. 我只能仰望, 仿佛是面对苍穹. 渐渐的父亲载不动我了, 他慢慢的出现了白色的头发, 慢慢的弯腰, 慢慢的说话, 让我觉得岁月的残酷和冰冷. 最终我离开了他们的视线, 我出现在自己人生真正的舞台中央. 环顾四周, 陌生而新奇, 渐渐的忽略了他们的存在, 直到我看到在昏黄夕阳中, 由明暗线条梳理的一辆可能永远退役的自行车. 眼睛禁不住模糊了, 恍惚中, 看到父亲用力的蹬着车, 我幸福的坐在后面, 自己并未曾长大.
这样写只是为了告诉大家, 我们的文化和文字是最细腻的表达, 想要被爱, 首先要信任, 尊重和拥抱他人. 书信是不二的选择. 这次不是胡言乱语, 是有感而发了.
Jeef于雾中家乡
P.S.
底事书生用一官,强随时样著衣冠。
千年蠹简人情冷,百折羊肠世路难。
未必功名欺老在,且凭书信报平安。
秋风我亦淮东去,留取江山对眼看。
送袁和叔赴淮阴尉---
后一篇:搞怪的齐辙---东西方文化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