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太阳是一棵树
太阳是一棵树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736
  • 关注人气:3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语文作业设计文献解读

(2022-03-17 16:51:54)
标签:

转载

1.       王辉.对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再思考[J].小学语文教学,2011,(8

向生活开放,让作业成为丰富生活的向导

向思维开放,让作业成为训练思维的体操

向个性开放,让作业成为发展特长的手段

2.       潘祝新.例谈小学语文个性化课外作业的设计[J].教师.

分层设计尊重差异性

拓展形式,增强趣味性

注重开放,体现人文性

关注生活,注重自主性

3.       董守銮.浅谈对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与评价改革的思考[J].科学大众,2011,(10

作业的设计:激发学习兴趣,变机械重复为快乐实践;重视学习主体性,变硬性统一为自由自主。

作业的评价:评价内容;评价方式

4.       高振斌.浅谈农村小学语文课外作业的设计[J].教育革新,2008,(6

作业设计要讲究趣味性;尊重差异性;注重实践性;体现自主性;富有创造性

5.       陆盗清.浅谈对小学语文课外作业的设计 [J].科学大众,2011,(4

兴趣引领,营造多彩课堂;放眼课外,打造快乐舞台;尊重差异,创设和谐氛围;注重实践,连接生活平台

6.       吴慧芳.浅谈小学语文如何优化作业设计[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1,(3

作业不是独立的而是要合作;作业不可单一,要多元化;作业的生活化

7.       王立洲.浅谈小学语文作业的设计[J].新课程研究,2011,(1

课堂作业安排要及时、有效;课外作业安排的多样化

8.       阎莉霞.浅谈小学语文作业设计[J].学周刊,2011,(7

设计生活化作业,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作业设计形式要多样化;作业要根据学生的能力差别分层次布置;作业设计要注意创新性

9.       龙江.浅谈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有效性[J].学周刊,2011,(11

作业设计要体现趣味性,让学生喜欢做语文作业;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作业要体现层次性;作业设计要体现多样性

10.   夏全美.浅谈新时期小学语文课外作业的设计[J].梅山科技,2005,(1

语文课外作业设计的几种形式:与课本联系,注重知识积累;与其它学科联系,开阔学生视野;与课外活动联系,注重实践;与日常生活联系,扩展学习空间

11.   吕海虹.浅议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有效性[J].青少年日记,2011,(8

作业设计要体现趣味性,让学生喜欢做语文作业;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作业要体现层次性;作业设计要体现多样性

12.   李思楠.全面优化小学语文作业设计[J].文教资料,2011,(5

以生为本的作业设计理念;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的基本原则:趣味性、主体性、有效性、开放性;当前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中的主要问题:作业设置的单向性,作业内容的单调性,作业答案的绝对性,作业形式的单一性,作业评价的片面性;当前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教材方面,教师方面;小学语文作业构思:表现性型作业、专题搜集型作业、趣味想象型作业、分类选择型作业。

13.   王元辉 陈宁. 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业设计[J].学园,2012,(1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业设计和训练,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有经验的小学语文教师,往往在授课中,能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设计作业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解答。这样的作业设计,一要紧扣课文,巩固知识;二要新颖醒目,不落俗套;三要生动活泼,兴趣盎然;四要激发思维,开拓创新。

14.   孙红兵.谈谈小学语文作业的设计策略[J].教育科学,2011,(7

作业是巩固知识、形成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途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上的人们对教育不断关注,更多的人觉得学生的家庭作业太多,机械的抄写对学生的身心有着极大的影响。而此时的语文教师不但要关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更要关注语文家庭作业设计的有效性。传统的语文家庭作业对学生和老师而言就如同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学生怕做,不光因为大量的作业占去了他们有限的课余时间,更因为语文作业的索然无趣。而“布置作业难,批改作业烦”也是语文教师一块心病。如何让家庭作业成为继课堂教学以外促进学生语文素养有效发展的第二天地呢?笔者将结合自己多年的语文教学经验,站在新课程的立场对小学语文家庭作业的布置策略做具体阐述。

15.   沈薇.探寻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改革之路[J].教育研究,2012,(1

小学语文作业的布置走向了机械背诵课文、抄记生词的误区不可自拔。而新课程标准不仅为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也重塑了语文作业设计的基本理念,开始关注其人文内涵以及实践运用。以新课标思想为指导,从作业设计和作业评价两大方面初步探究语文作业设计改革的路子。

16.   黄健健.小学语文的有效作业设计[J].语文教育,2012,(1

作业过程是一个由习题的选择、布置的形式、作业的批改、反馈的策略等,构成的有机的系统。要想提高作业的有效性,必须改变我们的教育观、教学观和作业观,去研究、推敲每一个环节,真正思考把学生当成正在形成的人去研究与思考,尽可能地优化每一个环节。这既符合每个学生的身心发展,又可以实现人人参与,各有所得各有所获。

17.   江兰清.小学语文的作业设计[J].小学科学·教师,2012,(1

与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一样, 作业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既巩固了学生所学的课堂知识,又向老师反馈学生掌握知识程度的信息,因此作业设计至为重要。 本文就从探讨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原则开始,谈谈个人设计小学语文作业的几点策略。

18.   王雷.提供条件 促成参与 [J].教学研究,2011,(5

为了尽快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我意识到,只有尽快地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才是最快也最省力的方法,那到底该怎么办呢?我决定从给学生提供充足的参与时间、空间和安全需要三个方面下手,以达到调动积极性的目的,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

19.   张晓芹.小学语文课堂作业设计的实践与思考[J].语文教学通讯,2011,(9

语文作业“课外化”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个不良倾向。该倾向的出现与教师未能正确理解新课程理念关系密切。事实上,作业练习应该是教学内容的一部分,是教学实施的一种形式,是教学的有效巩固、高妙引领和强劲支持。该文通过对小学语文作业的详尽分析,对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让“作业”和“教学”和谐共舞进行有益的探索,提出作业设计应紧扣教学目标,走向生本,其呈现时机要与教学过程相融合等观点。

20.   顾爱龙.小学语文课外作业的设计与思考[J].教学设计,2011,(12

让学生快快乐乐的学语文是新课程语文教学追求的境界。课外作业作为小学语文的重要环节,它与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一起构成了完整的语文教学体系。能够科学合理地设计好课外作业是提高学生语文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传统的语文作业重知识积累,轻能力的发展,表现形式单一,缺少选择性。而学生普遍认为语文作业是无须动脑筋和集中精力思考,类似于记忆抄写的作业可以放到自己思维状态不佳的时候。反映了语文作业的有效性低和功能的异化趋势。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注重开发语文作业资源的广度和智力活动的强度。

21.   周亚梅. 小学语文课外作业设计有效性探微[J].新课程导学,2011,(12

课外作业,顾名思义,是课堂练习之外的练习,它进一步巩固课堂教学内容,深化课堂学习内容,促进学生知识深化与内化,是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延伸。《语文新课程标准》中也明确地对语文课外作业的设计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而笔者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中发现,当前课外作业的布置内容封闭僵化,非背即抄,作业形式机械单调、千篇一律,总体上呈现为抄写作业远多于实践作业,“一刀切”作业多于自主性作业。教师将更多的目光停留在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训练上面,很少教师能关注到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等层面的练习。课外作业成为了孩子沉重的负担。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外作业设计中凸显其应有的价值,成为学生巩固知识、培养创新精神的阶梯,笔者认为教师应该在语文课外作业中的设计关注课外作业的趣味性、实践性、差异性和创造性,从而凸显语文课外作业的有效性。

22.   宋华萍. 小学语文作业的设计及评价[J].科学空间,2011,(6

作业是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它对学生巩固 、深化所学知识有很大的帮助,也有助于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因此,对作业形式的设计进行深入而细致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23.   陈丽花.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初探[J].教改创新,2011,(4

语文作业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然而受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目前小学生语文作业仍然存在既多又滥、机械重复、枯燥乏味、无思维价值的练习等问题。本文从小学语文作业的现状入手,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和轻负担高质量的精神,提出优化作业设计的几点思考和对策。

24.   陈智勇.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实践探索[J].泸州职业技术学园学报,2011,(2

小学语文作业是小学语文学习内容的延伸、巩固和运用,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途径。以往的语文作业设计往往局限在再现式的范畴内,学生的作业多机械抄记,简单重复,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限制了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提高,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要改变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风,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25.   陈海波.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新探[J].课堂参考,2011,(10

作业是反馈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一直以来,小学语文作业搬用现成作业的多,教师亲自设计的少,机械性的背、抄。容易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厌倦心理。再加上学生写作业通常只是应付式作答。因此遗忘快,难以获得理想的学习效果。在尊重学生个性为前提,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为目的,努力设计个性化、体验性、自选性、操作性作业,激发学生写作业的兴趣,取得了一定的教学实效。

26.   宋士清.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有效性研究[J].考试周刊,2011,(80

传统的语文作业被视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作业内容日趋封闭僵化,形式单一,作业成了教师强加给学生的沉重负担。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一个人没有食欲,勉强把食物吞到胃里,就会引起恶心呕吐,造成消化不良;如果在饥饿的驱使下把食物吃下去,胃就会很好地接受它,并很快地消化它。”同样的道理,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不能让作业成为学生的负担,而要让学生对作业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乐于完成。教师设计语文作业时,不仅要体现作业的一般作用与功能,而且要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改革语文作业的形式与内容,让语文作业从“写”的单一形式中走出来,让作业富有趣味性,具有吸引力,从而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得到提高,在愉快中完成作业。

27.   徐慧.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之我见[J].新作文,2011,(11

小学语文作业的布置大多是写几遍生字,做几道习题等,总脱离不开课本上的内容,重复、机械、呆板。这种形式的作业会扼杀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厌学,不认真完成作业。因此,改革作业方式,提高作业质量就成为当前课改中不可忽视的一项内容。新型小学语文作业强调学生是作业的主体,旨在发挥学生做作业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使学生在能动的创造性作业活动中,获得生动、活泼、完满的发展。让学生在作业中感受学习成果的甜蜜,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在完成作业中得到锻炼、发展、升华。

28.   石秘坤.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的设计与实践分析[J].中小学电教,2011,(9

对于教师来说,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教师能够客观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评估自己的教学成果,所以说作业在整个教学和学习过程中都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现阶段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学在课后作业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地制约了课后作业自身作用的发挥, 学生对于作业提不起兴趣, 教师也自然得不到可靠的教学反馈。语文作业是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延伸, 其优化设计与实践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并且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对语文作业进行个性化的设计, 能够让学生充分地体验到语文的乐趣, 弥补自身存在的问题, 真正做到快乐学习, 让学生在灵活有趣的作业练习中掌握更多的知识, 开拓眼界, 丰富课余生活。

29.   郑志刚.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再思考[J].辽宁教育,2011,(12

伴随着课程改革的热潮,广大教师越发注重了课堂教学的创意,而作为教学环节之一的作业设计却往往被人们所忽视。长期以来,语文作业的形式并未得到很大的改观,依然是依靠课文后的几道思考题或者是教辅资料中的标准化试题来巩固学生的学习。这些囿于书本、拘于读写、限于室内的作业大大禁锢了学生的活动空间,限制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制约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影响了学生语文整体素质的提高,与新时期的课程改革格格不入。因此,推进课程改革,实施语文素质教育,必须对传统的语文作业加以变革。

30.   余正明.也谈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有效性[J].考试周刊,2012,(6

在小学语文作业多元化设计的过程中,教师要着力更新思想观念,不断创新设计作业的新模式,精心布置每一次的语文作业。本文提出有效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要注重体现作业的趣味性、注重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注重体现作业的多样性。

31.   冯文华. 优化作业设计 提高教学质量[J].江苏教育研究,2011,(18

语文作业的内容应是丰富多彩的,形式应是多种多样的。 教师要树立起全新的语文作业设计理念, 使学生的个性在这里得到张扬,使学生的人格在这里得到尊重,使学生的情感在这里得到体验,使学生的生命在这里得到发展。

32.   张育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优化作业设计[J].现代阅读,2011,(12

作业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它与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一起构成了完整小学语文教学体系,是对课堂教学的巩固和运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但在现实教学中,机械、重复的识记练习还大量存在,反复的听、读、写、练,虽然能够识记大量语文课文知识,但难以提高语文学习能力和语文实践能力,更难以孕育实践意识和创新精神。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