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太阳能资源及分类(图)
2010-04-27
地球上太阳能资源的分布与各地的纬度、海拔高度、地理状况和气候条件有关。资源丰度一般以全年总辐射量(单位为千卡/厘米2·年或千瓦/厘米2·年)和全年日照总时数表示。就全球而言,美国西南部、非洲、澳大利亚、中国西藏、中东等地区的全年总辐射量或日照总时数最大,为世界太阳能资源最丰富地区。
我国属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国家之一,全国总面积2/3以上地区年日照时数大于2000小时。
我国太阳能资源分布图
我国西藏、青海、新疆、甘肃、宁夏、内蒙古高原的总辐射量和日照时数均为全国最高,属世界太阳能资源丰富地区之一;四川盆地、两湖地区、秦巴山地是太阳能资源低值区;我国东部、南部、及东北为资源中等区。各地区资源分类见下表。
在我国,西藏西部太阳能资源最丰富,最高达2333
KWh/㎡ (日辐射量6.4KWh/㎡ ),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撒哈拉大沙漠。
根据各地接受太阳总辐射量的多少,可将全国划分为五类地区。
一类地区
为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6680-8400
MJ/㎡,相当于日辐射量5.1-6.4KWh/㎡。这些地区包括宁夏北部、甘肃北部、新疆东部、青海西部和西藏西部等地。尤以西藏西部最为丰富,最高达2333
KWh/㎡(日辐射量6.4KWh/㎡),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撒哈拉大沙漠。
二类地区
为我国太阳能资源较丰富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为5850-6680
MJ/m2,相当于日辐射量4.5-5.1KWh/㎡。这些地区包括河北西北部、山西北部、内蒙古南部、宁夏南部、甘肃中部、青海东部、西藏东南部和新疆南部等地。
三类地区
为我国太阳能资源中等类型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为5000-5850
MJ/m2,相当于日辐射量3.8-4.5KWh/㎡。主要包括山东、河南、河北东南部、山西南部、新疆北部、吉林、辽宁、云南、陕西北部、甘肃东南部、广东南部、福建南部、苏北、皖北、台湾西南部等地。
四类地区
是我国太阳能资源较差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4200-5000
MJ/㎡,相当于日辐射量3.2-3.8KWh/㎡。这些地区包括湖南、湖北、广西、江西、浙江、福建北部、广东北部、陕西南部、江苏北部、安徽南部以及黑龙江、台湾东北部等地。
五类地区
主要包括四川、贵州两省,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少的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3350-4200
MJ/㎡,相当于日辐射量只有2.5-3.2KWh/㎡。
太阳能辐射数据可以从县级气象台站取得,也可以从国家气象局取得。从气象局取得的数据是水平面的辐射数据,包括:水平面总辐射,水平面直接辐射和水平面散射辐射。
从全国来看,我国是太阳能资源相当丰富的国家,绝大多数地区年平均日辐射量在4 kWh/㎡以上,西藏最高达7 kWh/㎡。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