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心无挂碍

(2012-10-06 11:57:50)
标签:

杂谈

宗教

中秋

人生

中秋和国庆连在一起放长假, 多了几天闲暇,中间要去欧洲出差, 于是没有开车外出添堵, 留在沪上访朋会友, 读书修心。


先跟一个我很敬重的老前辈吃了顿饭。 他比我大近二十岁,前两年退休后举家移民去了加拿大,定居温哥华。 退休前,他曾是日本公司的社长, 在同一家公司干了三十几年, 一辈子没有换过一次工作。 听过来人谈他的一切,不论是关于职业生涯的反思、婚姻情感的感悟,还是投资的得失和信教的经历都令我倍感兴趣, 受益匪浅。我试图从他身上找到自己未来的影子。


中秋节当晚, 应朋友邀约参加了一个海归教会的聚会。 下午到汤臣高尔夫花园的草坪上烧烤,直到月上树梢头的傍晚。 除了我们一家,其他去的几乎都是信教的家庭。 烧烤完毕,又随大家见证教友受洗的活动。 跟他们在一起,彼此间客客气气,祥和友善,只是没有感到特别地融入。


自认是一个理性和感性交织的人, 但骨子里理性的成分似乎还是远远多于感性, 一贯信奉的是可以实证的逻辑思维,很难接受不由分说的心理暗示。 当听到教友们声泪俱下地分享神迹,宣称从今往后只信“主”, 要把自己的一切问题交给它来安排时, 我的理性的一面又占了上风, 内心深处接受不了那些牵强附会的观点, 甚至有点反感洗脑式的说教。 在回家的车上, 连跟我们一起参加活动的女儿都问: 这些人怎么能把自己的所有问题交给别人,哪怕它是无所不能的“主”, 而自己不负起应有的责任呢? 人生恐怕没有如此讨巧的活法。

 

对于信仰,我是一直举棋不定的。 哪怕在心灵极度空虚的时刻, 我都无法打开内心这扇门。从小到大,学会了独立思考,相信凡事只能依靠自己,然而,宗教中蕴含的某些哲学思想和般若智慧,是可以指点迷津滋润心灵的。近年的阅读与探索,越来越把我引向一条叩问自心的修行之道。如其盲目相信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神”,不如相信明心见性的自身。

 

凡夫俗子, 有太多无法消除的俗世欲望,时不时在心头泛起阵阵涟漪,如果真的心如死水了,放弃生而为人的乐趣未免遗憾。 修心,就是要驾驭欲望的涟漪, 不让它兴风作浪便可,满足地过平静逍遥的日子。或许这算执迷不悟,“了生死,成大觉,出三界”毕竟不是六道众生可为的事情。 即使不能开悟,精神照样可以升华,哪怕看不清诸法空相,至少追求心无挂碍。


休息几天,抽了一天和朋友一家去了奉贤海湾森林公园散心。 稍离城市, 仍有净土。 剩余时间,在家喝茶读书,听王菲和陈坤唱诵的《心经》,韵味别有不同。累了, 去足浴店按摩, 身心俱轻。

 

教会活动。

心无挂碍


受洗重生。

心无挂碍


足浴店里的一幅海报。
心无挂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一路向西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