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碎片

标签:
杂谈职场 |
兔年果然名不虚传,三蹦两跳很快就到了年底。年底前忙得不可开交,日历上的行程填的满满当当。
上个周末飞到台湾,跟台北和高雄的同事及家眷们一起到日月潭吃了“尾牙宴”。到达台北的那日赶上阴雨天,去日月潭的路上在清水休息吃饭,路过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桃米村稍作停留,那里有日本人捐赠的纸教堂,在一片瘦瘦高高的槟榔树林旁,如今成了村民招徕游客的景点, 吸引了不少周末出游的年轻人。
全部用纸质材料搭建的纸教堂。
大地震纪念陶瓷作品。
傍晚的日月潭上浓雾笼罩,气温比上海的还低,住在面向潭边的大涞阁,无法看清对面的高山。第二天清晨六点,酒店安排的步道健行因下雨而被取消,于是我独自一人沿着潭边,小心翼翼地踏着湿漉漉的栈道溜达。清晨的雾气小了很多,潭面清晰可见,对面的山上仍有云雾缭绕。日月潭没有西湖的波光潋滟,也没有灵隐山的山色空蒙,只有一片寂静和湿润。不知就里忽然闻听到几声响亮的对话,栈道上洒落着几瓣夜雨打下的花朵,远处潭面上几颗头颅若浮若沉,原来是早泳的人们在说话。真佩服他们的勇气,在如此充满寒意的清晨还畅游在深不见底的日月潭中央。
傍晚雾罩不见山,清晨雾散半露容。
吃过早饭,跟前来接我的代理商出发到南投打球。球场依山而建,俯视南投市区,据说天气晴朗的时候景色十分壮观。不冷不热的天气打球非常舒服,既无日晒,又无汗出。晚上赶到台北,沿途堵车,两个小时的车程多走了一个小时才到。台北的细雨还在无声地下个不停,到在一家叫“橘色”的火锅店吃海鲜火锅,味道不错,最受推崇的是火锅后一道精熬的蟹黄米粥。
南投南峰球场。
从台湾回到上海,抓紧时间回家换了一套行装,马上赶到崇明岛开会。几个土生土长的上海同事至今从未到过崇明岛,我也是头一次登上这个全国第三大岛。崇明岛的面积几乎是新加坡的两倍,过去的农村,如今名副其实的上海后花园。从市区过来,穿隧道,过大桥,上岛不过一小时左右的时间。岛上的雾气很重,空气里弥漫着一股焚烧秸秆的烟味。在岛上两天,吃了三顿著名的当地羊肉,味道鲜美毫无膻味,临走前特意到菜市场买了一条羊腿带回家炖汤去。离开崇明前还去了东林森林公园, 这个时节没有多少游人,我们一行人租了自行车,像敌后武工队一样在公园四处狂踩,直到微汗津津坐在百竹园茶室喝茶聊天。
上海长江大桥。
东林森林公园百竹园茶室。
菜市场羊肉摊。
赶场似地一场接一场。崇明之后去了常州,跟研究院的人见面,参观了他们刚刚建好的现代化的新工厂,有国企撑腰,手笔就是不一般,工厂无论是规模还是设施都堪称一流。第二天早上院长开车带我到扬州打球,球场就在润扬大桥下的江心岛上,以前来过这个叫瓜州的湿地公园。在料峭的阳光下,缩手缩脚地打完了今年最后一场球。
扬州太阳岛球场。
回上海的途中,专门去了苏州工业园区,和以前的老同事们聚餐,大家从四面八方赶过来,难得有这样一个机会重逢。因为晚上要开车赶回去,没有陪大家喝酒,让他们大失所望。虽然不像其他人一样酒酣耳热,心里照旧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