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原版心随风动
原版心随风动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5,893
  • 关注人气:10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家住徐家汇

(2010-04-18 12:46:02)
标签:

上海

徐家汇

徐光启

历史

旅游

家住徐家汇

 

自从搬到上海来后就一直住在徐家汇,至今已经三年多了,来了就不想走,慢慢习惯并喜欢上了这个地方。

 

对这个城市的了解也是以徐家汇为圆心,一层层地向外延伸展开的。上海的市区面积并不大,开车如果不堵车的话从这里半小时几乎可以到达城市的每一个主要角落,然而但对我来说,只有步行可达的大街小巷才是真正给我带来城市感觉的地方, 超出这个范围的话就无异于到了外地。

 

徐家汇的形成跟明代晚期文渊阁大学士、著名科学家徐光启不无渊源,徐氏曾在此建农庄别业,从事农业实验并著书立说,逝世后即安葬于此,其后裔在此繁衍生息,初名“徐家厍”,后渐成集镇。那时这里只是两条河浜交合的乡野,“徐家汇”者肇家浜-法华泾河道汇集地是也。现在这两条河道不知所踪,倒是多了填河而建的主干道肇嘉浜路和法华镇路。

 
徐家汇的光启公园是为纪念徐光启而建的,公园里有几个高大的土包是他的衣冠冢,公园虽然不大,但长满了各种高大的林木,堪称城市的一片绿肺。每天早晨,我刚刚醒来躺在床上未起的时候,耳边就传来公园里晨练的阵阵喊声。周末到公园散步,经常看到下棋、跳舞、打拳的老人们,甚至还有抱着拖把在水泥地面上写大字的退休人员,用水写出来的字大如斗,遒劲飘逸,绝不输给某些书法大家。

 

徐光启纪念馆里,充满霉味的历史资料记叙了徐光启的科学成就和他与意大利人利玛窦之间超越时代的交流。给我印象颇深的是一张一百多年前的地图,图上标明的大部分地名今天仍在沿用,但一时间还是很难把城市的前世今生联系起来。

 家住徐家汇

住在徐家汇,最喜欢它的方便,出门几百米就是地铁换乘枢纽和人尽皆知的繁华商圈,茶余饭后到奢侈品商店云集的港汇广场遛遛弯、散散步,或者到人气很旺的百脑汇看看最新的数码产品,有健身和休闲一举两得之妙;晚上站在肇嘉浜路的天桥上欣赏川流不息的车辆和灯红酒绿的夜景,周末到徐家汇公园或者光启公园避开街头的噪音,呼吸难得的新鲜空气。有时,站在自家的阳台上发呆,眺望漕溪路旁的徐家汇天主教堂的两个尖顶,光启公园中的十字架,漕溪路边闪烁的电子大屏幕,嘈杂的声浪从四面八方扑面而来,带来城市脉动的气息。 

 

家住徐家汇

 

除了玩的地方,在徐家汇吃饭的去处也不少。泡吧可以到号称酒吧一条街的衡山路,吃饭既可以去美罗城地下的“大食代”,遍尝经济实惠的各地美食,又可以去众多低调的私家餐馆,享受高档雅致的服务。

 

一条沪闵高架路,从徐家汇中心延伸出去,跟内、中、外环高架路相交,把车流引出市内, 这条路交通高峰期间车满为患,其余时分却很通畅,从上海出发去江浙交通十分便利,正常情况下开车到苏州只要70-80分钟。

 

如果要提一条对徐家汇不满意的地方,那就是每年春节期间此起彼伏的烟花和鞭炮,把本想过个消停节日的人搅得心绪不宁,特别是正月初五晚上响彻通宵的一阵更比一阵响的迎财神的鞭炮,尽展人们拉拢财神爷的殷勤。我想财神那晚一定忙坏了,我自己也被闹得一夜难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