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谢氏研究》百期感怀

(2024-11-23 16:49:15)
标签:

文化

分类: 谢氏研究

《谢氏研究》百期感怀

谢燕颉

谢氏研究,实质上是谢氏文化研究。

所谓文化,从广义上讲,是指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讲,则是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意识形态。

古代人们对文化的认识,似有偏颇。如《周易》云:“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大意是,观察天道的运行规律,以认知时节的变化;注重人事的伦理道德,以教化推广于天下。

近现代人们对文化的认识,仍然让人觉得,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的必要。因为有人认为,一个人只要读了点书,就有了文化;能写点文章,就有了文化。殊不知文化并不是一个名词,而是一个“名动词”。

所谓名动词,以其本身兼具动词和名词的性质而得名。或者说,名动词“一身而二任”,即文化是“名词和动词的混血儿”。“文”是名词,而“化”是动词。

如何去深入认识和理解文化的真正涵义呢?值得探讨。人吃了食物,吸收了其营养,并将营养转化为自身的组成部分——另一种有机体,这叫做“消化”。人读了书,吸收了其精华,且融入人的灵魂,这叫做“文化”。

文化,可表达一个人的文化程度。但它不仅仅停留在于其知识层面的丰富程度,更重在的是,文化应植根于人的内心的文化本质的修养。

有没有文化,一个人如此,一个团体也如此。有文化的家族,即所谓的士族。谢氏家族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士族之一,与王氏并称“华丽世家“。

谢氏家族,不仅文化底蕴非常深厚,而且深入了灵魂、精神和骨髓,并且已经自觉化了。

谢氏家族文化,具有无须提醒的自觉。谢安非常重视对子侄教育,认为身教重于言教。谢石率先向朝廷提议开办学校,并致力于国民教育。其他谢家子弟,诸如谢混、谢弘微等人无不崇尚文化修为。

所以,魏晋六朝时期,谢氏家族只见光明磊落,人才辈出。从未出现过父子反目、妇姑勃谿、兄弟阋墙、姐妹反目、同室操戈、骨肉相残的现象。

谢氏家族文化,向来倡导具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从而体现了约束乃自由之母。诸如公序良俗、法律法规,乃至宗教教义,均成为一种自觉约束。

谢氏家族文化,一贯表现在为别人着想的善良,人文精神焕然。处处表现出,绝不随便伤害别人。

谢氏家族文化,一贯表现在能独善其身。要人办事,不是“叫”,而是“请”。

谢氏家族文化,一贯表现在能尊重弱者,放过老小。谢安认为“若不容置此辈,何以为京都?”这句名言充分体现了“宰相肚里好行船”。

谢氏家族文化,一贯表现在,即使是在无人问津的峡谷,也要保持其干净,也能隐人过失,扬人善良。

孝道,乃人之本性,也是文化的结果。谢玄、谢超宗、谢经、谢贞等人,都是当时出了名的孝子。

文化又是多元的,如谢灵运受黄老、释佛、孔儒众多学说的熏陶,从而铸就成为“才高八斗”的空前绝后学者。

回过头来看,中国文化也长期存在自耗和自卷现象,然而谢氏家族却沾染甚少,值得庆幸,但不可掉以轻心。

为了发扬光大谢氏文化的辉煌,我们要继续努力,办好《谢氏研究》杂志,为中华灿烂文明作出贡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