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六朝谢氏书法家

(2012-10-21 16:52:27)
标签:

谢安

谢庄

谢灵运

王羲之

《大观帖》

杂谈

分类: 谢氏研究

六朝谢氏书法家

谢燕颉

魏晋六朝涌现了诸多书法名家,其中最著名的当然是一代书圣右军将军王羲之,他的行草书法作品《兰亭集序》已成为绝世珍宝,被后世书法家誉为“行书第一”。

王羲之的行草“飘如游云,矫如惊龙”,“天机流布,挺然秀出”,又如唐·张彦远《法书要录》卷二:“袁昂《古今书评》:王右军书如谢家子弟,纵复不端正者,爽爽有一种风气。”谢氏子弟,如玉树临风。

在茂盛的森林中,周围都是大树,谢尚、谢奕、谢安、谢万、谢静、谢道韫、谢方明、谢灵运、谢晦、谢综、谢脁、谢庄、谢嘏等陈郡阳夏谢氏子弟亦皆善书法,他们与秦李斯、汉蔡邕、晋王羲之、王献之、唐欧阳询、褚遂良、孙过庭、张旭等一样,可见诸于汉唐时期书法文献汇编《法书要录》。

《法书要录》汇辑了自后汉赵壹的《非草书》至唐代张怀瓘的《书断》的历代书法家著述论说,诸如王羲之《论书》、《题笔阵图后》、韦述《叙书录》、卢元卿《法书录》、虞龢《论书表》、庚元威《论书》、庚肩吾《书品》、李嗣真《后书品》、窦泉《述书赋》、羊欣《采古来能书人名》、王僧虔《论书》、卫铄《笔阵图》、李嗣真《书品後》、虞世南《书旨述》、褚遂良《榻木乐毅论记》、张怀瓘《书断》等。全书共十卷,卷一首为《非草书》,卷十为《右军书记》,唐朝张彦远编撰。张彦远,字爱宾,河东(今山西永济)人,官至大理卿。

该书卷六中由简校刑部员外郎窦臮撰、检校国子司业窦蒙注定《述书赋》说:“古者造书契,代结绳,初假达情,浸乎竞美。自时厥后,迭代沿革,朴散务繁,原流遂广,渐备楷法,区别妍蚩。……。”这里说的是书法的起源和发展,下面列举了汉唐的书法大家。

“今记前后所亲见者,并今朝自武德以来迄于乾元之始,翰墨之妙可入品流者,咸亦书之。周一人:史籀;秦一人:李斯;汉二人:蔡邕、……;魏五人:……司马师、司马昭、……;吴二人:……;晋六十三人:……谢藻、……谢尚、谢奕、谢安、……王羲之、王献之、……;宋二十五人:……谢灵运、谢方明、……;齐十五人:……;梁二十一人:……;陈二十一人:……谢瑕、……;北齐一人:……;隋五人……;唐四十五人:……欧阳询、……褚遂良、……孙过庭、张旭、……等应亲见者所言。”

文中称谢尚、谢奕、谢安“三谢之盛,八王之奇”,其中“八王”即王导、王廙、王濛、王循、王裕、王羲之、王献之、王怡。

“复见三谢两张,连辉并俊”,所谓“两张”,即张芝和张旭,他们的书法如星聚云联,辉煌俊美。

卷三又载:“妙品九十八人。古文四人……。大篆四人……。小篆五人……。八分九人:张昶、……王羲之。隶书二十五人:张芝、钟会、蔡邕、……谢安、……谢灵运、……褚遂良、虞世南、释智永、欧阳询。行书十六人:……谢安、……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草书二十二人:……张昶、钟繇、……谢安、……谢灵运、……欧阳询、虞世南、释智永。草书二十五人:王导、……谢脁、……孙过庭、……。”可见谢安兼善隶书、行书和草书,谢灵运兼善隶书和草书,谢脁善于草书。

(一)谢尚、谢奕、谢安、谢万

谢安的堂兄卫将军谢尚“深得昔人行笔之意”,据《述书赋》载:“谢氏三昆,尚草特峻。犹注飞涧之瀑溜,投全牛之虚刃。”说他的草书气势险峻,如飞流直下注入深涧的瀑布,似力贯全牛的无形之剑。昆,昆仲,兄弟是也。

谢安的长兄镇西将军谢奕的书法是另一种风格,“达士逸迹,乃推无奕。毫翰云为,任兴所适。”说他性情飘逸,行笔如云,随心所欲。

太傅谢安的书法则达到完美的境界,“能事雅量,末归安石。至夫蕴虚静,善草正。方圆自穷,礼法拘性。犹恒德之仁智,应物之龟镜。”是说他不仅有能力,有雅量。书法也蕴含虚心静谧,包容万物,礼貌随和,保持不变的品德、仁义和智慧,堪为千龄“龟镜”,以“著惩劝于简牍,垂褒贬于人伦,为万古之范围。”

卷四载:“唐张怀瓘《书议》:昔仲尼修书,始自尧舜。尧舜王天下,焕乎有文章。文章发挥,书道尚矣。夏殷之世,能者挺生。秦汉之间,诸体间出。……。其道有贵而称圣,其迹有秘而莫传。理不可尽之于词,妙不可穷之于笔。非夫通玄达微,何可至于此乎?乃不朽之盛事,故叙而论之。夫草木各务生气,不自埋没,况禽兽乎?况人伦乎?猛兽、鸷鸟,神彩各异。书道法此,其古文、篆、籀,时罕行用者,皆阙而不议。议者真正稿草之间,或麟凤一毛,龟龙片甲,亦无所不录。”叙述了书法的产生、发展和本质所在,下面列举了书法最著名的十九人。

“其有名迹俱显者一十九人,列之于后:崔瑗、张芝、张昶、钟繇、……卫夫人、索靖、谢安、……王羲之、王献之然则千百年间,得其妙者,不越此数十人。”谢安与王羲之一样,系有史以来书法深得其中奥妙者之一。

卷三载:“唐徐浩《古迹记》:自伏羲画八卦,史籀造籀文,李斯作篆书,程邈起隶法,王次仲为八分体,汉章帝始为章草名,厥后流传,工能间出。史籀《石鼓文》、崔子玉篆《吕望》、《张衡碑》、李斯《峄山》、《会稽山碑》、蔡邕鸿都《三体石经》、八分《西岳》、《光和》、《殷华》、《冯敦》等数碑,拜伯喈章草,并为旷绝。及张芝章草,钟繇正楷,时莫其先。卫瓘、索靖章草,王羲之真、行、章草,桓玄草,谢安、王献之、羊欣、王僧虔、孔琳之、薄绍之真、行、草,永禅师、萧子云真、草,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果师、述师真、行、草。”

在这里叙述了有史以来最早的书体碑帖,可见谢安的真、行、草,与王羲之真、行、章草一样亦为旷世之作。

卷一下卷目:“魏宋六十人:……王羲之、卫夫人、……王献之、……谢安、……。”谢安与二王均为魏宋书法家六十人之一。卷三载:“中中品十二人:谢安、……释智永、刘珉、房玄龄、……”,谢安则为“中中品十二人”之一。

“谢公纵任自在,有螭盘虎踞之势。”说的是谢安的书法作品纵横自如,有龙盘虎踞之势。螭,无角蛟龙。

卷六说谢安“人皆比之王导,谓文雅过之。学草、正于右军,右军云:‘卿是解书者,然知解书者尤难。’安石尤善行书,亦犹卫洗马,风流名士,海内所瞻。王僧虔云:‘谢安得入能书品录也。’安石隶、行、草入妙。”《神品》载:“南齐王僧虔《论书》:谢安亦入能流,殊亦自重,……”

谢安比王导还要文雅,他向王羲之学习草书和楷书,王羲之说他能理解书法奥妙,这样要认识你就更加困难。谢安尤其善于行书,好比太子洗耳恭听马卫玠,因为是风流名士为海内所敬仰。谢安“传有《每念》、《六月》、《告渊朗》等帖,收入《淳化阁帖》、《大观帖》、《宝晋斋法帖》等丛帖中。”

唐•孙过庭《书谱》中言“谢安素善尺椟,……”,米芾亦称赞谢安“山林妙寄,岩廊英举,不繇不羲自发淡古。”谢安寄意山林,举止不俗,高远如岩廊,不完全仿效“繇羲帖”,有创新精神,自成一体,淡然如古。

卷四:“……谢安、庾翼等,或奇材见拔,或绝世难求,并庶几右军草书之价。──以上四十三人第三等。”谢安等人或是奇材中选拔的,或是绝世难求者,差不多可与王羲之等价而估。

谢安的四弟谢万亦为“晋书家。其书得自家学,清润遒劲,风度不凡。于行书尤长。存有《七月帖》在《淳化阁帖》、《大观帖》等丛帖中。”他是“家学”培养的书法家,作品既清润而又有劲力,风度不同凡响,行书尤其见长。

(二)谢静、谢道韫

谢奕之子太常卿谢静善于“写经”,也能进入佳境,居有钟繇笔墨之美,跨越古代流行当世,故南齐王僧虔《论书》说:“谢静、谢敷,并善写经,亦入能境。居钟毫之美,迈古流今,是以征南还有所得。”

谢奕之女谢道韫,为一代女才,不仅擅长作诗,也善于书法。卷三载:“中下品七人……谢道韫、……谢灵运,……。谢道韫是王凝之之妻,雍容和雅,芬馥可玩。”说她字如其人,雍容华贵、魅力无穷,深得公公王羲之器重,《神品》载:“凝之妻谢道韫有才华,亦善书,甚为舅所重。”舅媪,公公婆婆是也。

(三)谢方明、谢灵运、谢晦、谢综

丹阳尹谢方明善于书法,据《述书赋》载:“方明宽和,隐媚且润。如幽闲女德,礼教士胤”。他也字如其人,宽厚和蔼,不见妩媚但很圆润,有女性娴静,绅士风度。他的儿子就是诗坛誉为“大小谢”的“小谢”司徒法曹参军谢惠连。

“大谢”即康乐公侍中临川内史谢灵运,他是谢奕的曾孙,“宋书家。书宗二王,俱得其妙,草书尤为人称。辽宁博物馆所藏《古诗四帖》亦有指为谢灵运所书者。”他师承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并得到真传,因此草书尤其为人称道。

据《述书赋》载:“若夫小王风范,骨秀灵运。快利不拘,威仪或摈。犹飞湍激矢,电注雷震。”若有王献之的风范,骨架秀丽如谢灵运,痛快淋漓不受拘束,威仪或许摈弃,犹如飞奔的江河和发出的箭矢,电闪和雷鸣。

对于二王的“八分书”,谢灵运继承得最为杰出,卷六载:“……其八分即二王之右也。子敬殁后,羊(欣)、薄(绍之)嗣之。宋、齐之间,此体弥尚,谢灵运尤为秀杰。”

卷六《神品》载:“谢灵运,……,模宪小王,真、草俱美。石蕴千年之色,松低百尺之柯。虽不逮师,歙风吐云,簸荡川岳,其亦庶几。……。隶、草入妙。”

谢灵运严格临摹王献之,因此真、草都很完美,如坚石能保持千年的本色,但松树总是低于百尺高乔木柯树。

卷三载:“康乐往往惊遒,……。宋炳放逸屈摄,颇效康、许。量其直置孤梗,是灵运之流。”谢灵运的字非曲直 有惊人的强劲之力。

按卷四“张嘉、庾亮、郗超、……谢灵运、……齐高帝、萧子云等,互有得失,时见高深,绝长续短,智永力劲,可敌右军草书三分之一”的说法,谢灵运这些人至少可敌王羲之的三分之一。

卷二载:“……魏徵(玄成)、……谢灵运、……──右二十人下之上论曰:此二十人;并擅毫翰,动成楷则。”魏徵、谢灵运等二十人均擅长运笔,动辄成为后世楷模、法则。

谢安的次兄谢据,谢据的曾孙卫将军建平郡公谢晦既是诗人也是书法家,卷二载:“……谢晦、……法高道人──右二十三人下之下论曰:此二十三人,皆五味一和,五色一彩,视其雕文,非特刻鹄;人人下笔,宁止追响。遗迹见珍,余芳可折。诚以驱驰并驾,不逮前锋;而中权后殿,各尽其美。”

谢晦等虽属“下之下”品,但他们甜酸苦辣涩五味调和,青赤黄白黑五彩缤纷,并未特别雕琢,他们行笔宁可中止讲究使转,遗留下来的墨迹,所遗芳菲似乎可以撷取。诚然并驾齐驱,也不能超越前人,然而权且殿后也已各尽其美。

谢晦的从兄弟太子中舍人谢综也善于书法,南齐王僧虔《论书》说:“谢综书,其舅云:‘紧洁生起,实为得赏。’至不重羊欣,欣亦惮之。书法有力,恨少媚好。”

谢综的舅父范晔对他的评价是,紧凑清洁,实在值得欣赏。以至不太尊重当时有名书法家羊欣,使得羊欣也有点惧怕。谢综书法有笔力,很无媚态。卷六、《神品》载:“谢综亦善书,不重敬元,亦惮之云:‘力少媚好。’”羊欣,字敬元。

(四)谢脁、谢庄、谢嘏

谢综的侄子尚书吏部郎谢脁,是永明体诗坛领袖,也书家也见长,卷二:“……谢脁(玄晖)、刘绘、……。──右十八人中之下论曰:……。谢脁、刘绘,文宗书范,近来少前。” 虽为“下之上”品,却是文坛宗长书苑师范,一时还真无人可以超越。

卷三:“下上品十三人:陆机、袁崧、李夫人、谢脁、……。陆平原、李夫人犹带古风,谢吏部、庾尚书创得今韵。”他们同为“中之下”品,却共同创造了当前的书韵。

《神品》载:“谢脁,字玄晖,陈郡人,官至吏部郎中。风华黼藻,当时独步。草书甚有声,草殊流美。薄暮川上,余霞照人。春晚林中,飞花满目。诗曰:‘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之谓矣。”高贵风采,惟其独到,草书甚有声望,草法特殊溢美之词一时难于言表,薄暮江河之上,晚霞光彩照人,晚春时节林中,飞花充满视野。

谢脁“工草隶,……。宋庆历中,金陵有农人以方石镇肉,视之若有镌刻,取石洗濯,乃《海陵墓志》,谢脁撰并书,字閫如钟繇。书迹未见。”所撰写的“海陵墓志”,其字体如名家钟繇。

谢安的重孙中书令谢庄“工行书。字画遒劲,势若飞动。传有《昨还帖》,见《淳化阁帖》、《大观帖》等丛帖中。有《瑞雪咏帖》亦为庄书。”说他的书画均甚有笔力,气势澎湃。

谢庄的曾孙侍中中书令谢嘏也是书法家,据《述书赋》载:“含茂悠悠,荐臻同德。迫时季而陵替,俱道丧于翰墨。徒麋鹿为后先,非胜负可差忒。谢嘏,字含茂,陈郡人,陈中书令。今见具姓名草书三纸。”

谢嘏素来悠然自得,要举荐已达到同一水平,可惜迫于时局而被大山掩盖,如同一群行走的麋鹿有先有后,不能说胜负相差很大。

除了谢道韫,还有不少女书法家,如孔琳之妻谢氏。据《神品》载:“孔琳之,字彦琳,会稽山阴人。……。善草、行,师于小王,稍露筋骨。飞流悬势,则吕梁之水焉。时称曰:‘羊真孔草。’又以纵快比于桓玄。……。行、草入妙。妻谢氏,亦善书。”

(五)谢藻、谢敷、谢奉、谢善勋

另外,会稽谢氏也不乏书法名家,如谢藻、谢敷、谢奉、谢善勋等。“比叔文而彼荣。(叔文,即谢藻。)”卷六载:“谢藻,字叔文,会稽人,晋中书侍郎。今见具姓名正书启两段,合为一纸,五行。其半先在官,半在外,及得之,勘合如一。得新故异也。”

卷一载:“会稽隐士谢敷、胡人康昕,并攻隶草。”卷二载:“湘东王遣沮阳令韦仲定为九十一种,次功曹谢善勋增其九法,合成百体。”“谢奉起庙,悉用棐材,右军取棐书之满床,奉收得一大箦。子敬后往,谢为说右军书甚佳,而密巳削作数十棐板,请子敬书之,亦甚合。奉并珍录。奉后孙履分半与桓玄,用履为扬州主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