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1月15日,“陇东学院(原庆阳师专)校友联谊会”在兰州隆重举行,来自兰州本地及省内外其他地区的近百名校友参加。是日下午,兰州丽日高悬,是入冬后难得的好天气,黄河畔省委党校的会议室内其乐融融,校友们欢聚一堂,畅所欲言。

主持人热情洋溢地宣布联谊会座谈开始。

原庆阳师专党委书记徐仲碧满怀深情地寄语诸学子。

原庆阳师专副校长李仲立欣然参会。他用浓重的四川方言说:“感谢筹备组,给大家提供了一个欢聚的机会。”作完即兴发言后,李教授正襟危坐。

本次联谊会参会者中最年长的83岁高龄的陈明道先生情不自禁地站起来发言。

激情四溢,陈先生风采不减当年。

悉心聆听。

笑逐颜开。

原庆阳师专中文系教授、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著名诗人彭金山用诗一般的语言致完欢迎辞后,像个小学生一样认真听讲。彭先生是个热心人,他也是本次联谊会的发起人之一。我们一行校友到来时,他站在会议室门口迎接大家,让弟子们感动万分。

右边身着皮草夹克的这位是联谊会的会长,鉴于好多人都熟知他,在下就免提他的尊姓大名了。他曾经是我们一帮在媒体谋生的哥们儿的主管单位、主管部门的主管领导。座谈会间隙他对我说:“你在报社工作了十几年,咋不和我联系?”冤枉啊!不是在下不跟这位仁兄联系,主要是此前我根本不认识这位仁兄;否则,我会上赶着叨扰这位仁兄若干次的。

八二届历史系的校友马步升仁兄(右三),毕业后在庆阳师专多个部门任过职。如今,他已是名扬四海的大作家,有“甘肃小说八骏”之一的光环加身。此刻,他列挂出惯用的金牌“泡死”——故作沉思状。说不定,下一部在文坛引起轰动的长篇小说就在此开始构思。右一支颐的这位仁兄从重庆来兰州出差,听到校友联谊会的消息,自然按耐不住激情,赶紧抽身前来。

郑国泽校友(左一)欠身托下颚,温文尔雅的,他哪像个国企的一把手啊!

“万红丛中一点绿!”——后排右二这位仁兄被一帮美眉簇拥着,窃喜都来不及啊!我等超级傻瓜咋就没他这般精准的眼光呢?!都是地球人,差别咋就这么大呢?!

靠近点!!!再别假惺惺地故作矜持状了!!!有如此可餐秀色坐身边,美还来不及呢!您倒好,紧张得就跟过堂似的。

瞧人家美眉多大放,看把您给紧张成啥了!您如果不想跟美眉同坐,后排左一的席浩林校友可正在摩拳擦掌地觊觎呢!再者说,人家浩林刚刚荣升联谊会的秘书长,论责权利人家都比您有优势。您呐,别再扭捏了,且笑纳吧!
校友们合影留念时,张卯龙同学向我提了个大胆的建议:由他提供足够的资金,作为转让费,请浩林秘书长把令人垂涎的位子“禅让”与我。聚餐时,我给浩林敬酒,郑重其事地向他提出非分之想,浩林笑着对我说:“我肯定‘禅让’与你!”

我给这位小侄女拍照时,她羞涩地低头不语。估计第一次跟妈妈(右一)参加这样隆重的同学聚会,且都是一帮叔伯、婶子辈儿的老家伙,吓着小姑娘了!小姑娘的妈妈是我的学妹,跟我同在一幢楼上的某兄弟媒体供职,但我们此前从未谋面。兰州太大了呀!

光顾了专心致志地听别人讲话,桌上的水果成了摆设。

背对着大家的这位玄衣美眉是兰州某媒体的记者,芳名张蓉,她忙着给先生们拍照,我始终没机会拍到她的正面。

我跟卯龙、常校长刻意选了比较靠后的位置就座,卯龙说:“我们是‘原庆阳师专中文科’毕业的,让人家‘陇东学院文学院’的校友上座!”我说:“当年毕业于庆阳师范专科学校的校友,谁要跟我说自己是‘陇东学院’毕业的,我跟谁急!”

瞧瞧!我们哥俩多遵守“课堂纪律”!

跟我同样肖龙的卯龙的大名中间硬塞进一只“兔子”,那就请他且扮演一遭兔儿爷吧!

一旁的常校长忍俊不禁地回头看卯龙的滑稽相,卯龙反倒列出一副满不在乎状。
(图:八四届校友 康义刚
文:八三届校友 师克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