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惬意的火车

(2009-09-27 18:56:09)
标签:

列车员

儿子

老外

车厢

方便面

成都

分类: 散文/游记

——T8890次列车乘坐记

http://www.cnr.cn/lvyou/lyxx/200902/W020090227574638350463.jpg

 

我们一家三口汗流浃背、狼狈不堪地奔跑到T8890次列车11号车厢门前时,离开车时间只有3分钟了!坐在属于我们的17、18、19号“新空调二等座”上时,离开车时间仅剩1分钟!!!此前,无论多么紧张地赶火车,我们从来没有像今天一样争分夺秒。假如我们在乘坐105路公交车来重庆火车北站或买票、进站的任何一个环节上拖延几分钟,都赶不上这趟火车。列车徐徐启动后,凉爽的空调一扫我们心头的烦躁,情绪渐定的儿子不失时机地笑着对我说:“老爹,来得早不如来得好,来得好不如来得巧,我们这才叫恰如其分!”

用餐巾纸擦去满头大汗后,随着列车速度越来越快,我们才发现自己的座位跟列车运行的方向是相反的。车厢内的座位分为相向的两部分,列车运行时,必然有一半旅客背对着运行方向。我们向车厢后半部分望去,只见空空的座位上没有一位乘客,我们就放心地坐在与列车运行方向相同的座位上。

甫一入座,车厢内整洁的环境和列车员高素质的服务就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我们坐的二等座宽敞舒适,高靠背的座椅带扶手和一个可以活动的小茶几(连在前面座位的靠背上)、茶几上有一个固定水杯的圆形的坑。列车员都是身材高挑、年轻漂亮的姑娘,她们服务态度热情大方,语言规范亲切,还能听说简单的英语。

由于我们从重庆离开时赶得急,没来及吃午饭;尤其是我儿子,睡懒觉连早饭都没吃。这会坐在车上饥肠辘辘,11号车厢善解人意的列车员赶紧对我说:“一会,列车上有专人推小车过来卖方便面、火腿肠、榨菜等食品和饮料。如果您等不及,我这有方便面和开水,您可以先泡着吃。”说着,她就带着我儿子去泡方便面。刚泡好方便面,另一位列车员就推着满载食品和饮料的小车过来了。推小车的列车员完全不像其他列车上的列车员那样极力兜售自己的食品和饮料,只是亲切而平和地询问旅客们需不需要食品和饮料。此前,我在很多列车上遭遇过列车员向旅客硬推销东西的情景,大有强加于人的态势。

列车员不断穿梭于旅客之间为旅客续添开水,倒开水的动作很仔细,绝不会让开水洒在旅客身上或地上。这是规范化服务的明显体现,尽管小小的一个倒开水的动作,但它反映出这趟列车的列车员训练有素,职业技能过硬,服务水准一流。

车上的列车员难免有正常的工作交流,但她们很注意把握分寸,低声细语或者干脆附耳交流,尽量不影响旅客休息。

这些列车员还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很善于跟旅客交流并及时解决旅客的疑难。

列车运行大约二十分钟后,从前面的8号车厢来了一位大约年过花甲的外国朋友,坐在了我们斜对面。他来时没带包,只端了一碗没泡的方便面。大概是想泡方便面吃,一时又找不到开水,他用手比划着给列车员讲。由于他的语速较快,列车员没太听明白,便求助我儿子当翻译。我根本没想到,平时英语老考不及格的我儿子竟然毫不犹豫地上前跟老外聊上了!

记得我儿子的一位在国外呆过好多年的英语老师不止一次地说我儿子:“你的英语口语很棒,如果解决了词汇量,用英语跟老外交流没一点问题!”可我儿子偏偏不爱记英语单词,每次在我监督下背英语单词,就像上老虎凳一样痛苦。呲牙咧嘴的他苦不堪言,仿佛恐高症患者站在了高空钢丝绳上,举步维艰。

今天倒好,他居然不怕丢人显眼,一声磁磁的“How do you do”的开场白过后,他就热火朝天地跟这位外国老头黏糊上了!紧接着,他用标准的普通话告诉列车员:11号车厢的开水暂时没了,外国老头想泡方便面吃,可一时半会找不到开水在哪。我儿子为列车员解了围,她眉开眼笑地同我儿子一起带着老外去10号车厢接水去了。

端着泡好的方便面返回11号车厢后,外国老头干脆跟我儿子坐在一起兴致勃勃地攀谈起来。刚吃了几口方便面,外国老头又和我儿子同时起身离开座位向10号车厢的方向走去。列车员上前询问,原来老外的一本书落在了他原来坐的8号车厢。看来这本书对他很重要,他焦急得像丢了魂似的,急急忙忙地带着我儿子和列车员去8号车厢找书去了。十几分钟后,老外捧着一本花花绿绿的厚书跟我儿子重新坐定。他们边吃方便面,边用英语交谈。那种亲切的样子,就像在他乡遇到了故知。他们用英语交谈了一会后,我儿子一会说汉语、一会说英语,老外一会说英语、一会说汉语。刚开始,我以为我儿子的蹩脚英语已应付不了了,改用英汉夹杂的语言勉强跟老外交流。我心想:幸亏人家老外还懂点汉语,否则我儿子今就把人丢大了!这小子,嘴上没毛办事不牢,出门在外不注意国际影响,险些把咱中国小爷们的脸丢在了外国老爷们的面前!就这,那位漂亮的女列车员还跟着凑热闹,站在我儿子跟老外身后座位的过道里,俯身津津有味地倾听一老一少、一中一外两位爷们的“男声汉英二重唱”。

我的英语自从高中毕业时就全还给了英语老师,原来残存的几句英语的问候语和日常用语,也早撇在了爪哇国。可怜我这位当年英语成绩全年级第一的佼佼者,此刻竟没有勇气对这位国际友人说一句糯糯的“好堵油堵”。

反正,这会我儿子跟老外说的,除了汉语,英语我是一句都听不懂。偶尔回头看一眼他们,只见他们手舞足蹈地对着老外的那本花花绿绿的书哇啦哇啦地朗声说着,气氛热烈而融洽。我不能回头多看他们,一是对人家老外不礼貌,二是怕扫了我儿子空前高涨的操练英语的“雅兴”。由这两位一见如故的老少爷们傻笑疯说去吧,我且故作矜持地闭目养神。

闭了一会眼,我迷迷糊糊地睡着了。正做美梦呢,我溘然被儿子字正腔圆的几声高呼惊醒了:“我不信任你!我不信任你!!我不信任你!!!”我以为儿子跟老外发生了龃龉,赶紧回头准备调停,谁料儿子又爆出几声更让我惊诧的高呼:“我不喜欢你!我不喜欢你!!我不喜欢你!!!”瞠目结舌的我手足无措地一时想不出好辙劝说情绪高涨的儿子,孰料老外紧接着也含糊不清地高呼出:“我不信任你!我不信任你!!我不信任你!!!我不喜欢你!我不喜欢你!!我不喜欢你!!!”眼看一场“国际大战”就要爆发,我立马起身准备给这一老一少泻火。列车员看我着急上火的样子“扑哧”一笑:“叔叔,您别着急,您儿子给外国朋友教汉语呢!”半信半疑我一细看,我儿子和老外正捧着老外那本花花绿绿的书,指着书上英汉对照的词汇正摇头晃脑地朗读呢!

原来,老外从8号车厢取来的那本花花绿绿的书,是一本美国出版的英汉对照读本。老头很喜欢汉语,平时利用一切业余时间学习汉语。今天在火车上遇到我儿子这位很热情的免费的汉语“老师”,自然不会放过这大好机会。给老头教汉语,正好弥补了我儿子英语词汇量太少的缺陷。既练习了自己的英语口语,又发扬了互帮互学的国际主义精神,我儿子何乐而不为?

惬意的火车
    我儿子、老外以及漂亮女列车员营造的其乐融融的情景感染了我,我禁不住拿起手中的照相机给他们拍照。害怕打扰他们教学相长地互学汉语和英语的兴致,我透过两个座位中间的空隙摁下了快门。很投入的我儿子和老外没有发现我拍照,倒是机灵的漂亮列车员发现了。她亦真亦假地对我嚷嚷道:“请您删了拍到我的照片吧!我们有规定的,工作期间不能跟旅客合影。再说我刚才毫无准备,您拍的我肯定丑死了,请您赶紧删了吧!”她这一嚷,我儿子和老外都发现了,他们倒乐于让我拍照,直起身子,坐得端端正正的让我拍。我先删了前面拍的那张,给老外和我儿子又拍一张。我儿子拿过照相机,请老外看照片,老外乐呵呵地对着我拍的照片竖着大拇指一连说了好几个“艾勿瑞狗的”。自我感觉很好的我当时还以为自己的臭水平真提高了不少,美滋滋地顺着老外的杆往上爬:“狗的,狗的,狗的!”

这一路,两个多小时的旅途中,我儿子跟老外聊了个酣畅淋漓。这一老一少如入无人之境,忘我地融入了两种不同语言营造出的美妙氛围,引得许多旅客纷纷投来关注的目光。

那厢,我儿子与老外老头谈性正浓;这厢,我妻子拿起手机给兰州的朋友打电话,请他让成都的朋友给我们提供一定的方便。没想到兰州的朋友很实诚,立马打手机给他成都的表弟和朋友,让他们务必全力以赴接待好我们一家。不一会,成都的表弟和朋友都回话了,说届时会在车站接我们一家并安排好我们在成都期间的食宿和游览。本来,我老婆只想请成都的朋友给我们做做向导,告诉我们到哪住、怎么玩就行,可谁承想成都的朋友如此热情啊!

我们被成都朋友的这份真诚和友情深深感动,心头霎时涌上阵阵暖流。

T8890次列车徐徐进入成都火车站,两个多小时的愉快旅程结束了。临下车前,老外老头双手递给我儿子一张彩色名片。从名片上看,我才知道这老头名叫Bob Peterson,他来自美国Las Vegas(拉斯维加斯),是一位Photographer(摄影师)。

难怪我儿子陪他去8号车厢取他那本花花绿绿的英汉对照读本时,请他把包带到11号车厢来,他硬是婉谢了。这老汉是真人不露相啊!估计他那只大旅行包中装了配置很高的专业相机,怕拿出来唬着我们。嘿嘿,这大鼻子老汉还给我们埋了一个伏笔呢!不是说老美最直白,不懂得咱中国人的含蓄之美嘛。可你瞧人家Bob老汉,不但搞懂了啥叫含蓄,而且热蒸现卖;这不,今人家不就热腾腾地给咱端上来了嘛!

乖乖,人家Bob老汉是摄影师,就是我们在电视上常见到的那些浑身挂满“长枪短炮”的大腕啊!可叹我这位仅能把景物框在取景器中的门外汉,竟敢班门弄斧地给人家摄影大腕Bob老先生拍照,还让人家违心地竖着大拇指对我拍的照片说了一串“艾勿瑞狗的”,真是无地自容啊!

所幸我们一家跟Bob老汉萍水相逢,我的直觉告诉我,这老汉也是一位厚道人,他不会耻笑我的浅薄的。

虽然我们拥有各自不同的母语,但我们的心灵是相通的。

因为,我们都是“地球村”幸福的“村民”。

           (2009年9月27日补记9月5日之情景于金城无用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