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浙江三尖徒步穿越纪行

(2014-05-01 16:46:12)
标签:

浙江

三尖

户外穿越

旅游

摄影

分类: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http://s14/mw690/001Kkz5xzy6IxoHdDhr5d&690
    匆匆吃口面包,穿上白领衬衫,换上笔挺的西装,蹬上铮亮的皮鞋,急急忙忙地跑下楼,又开始了踏上平常一天的工作。坐在写字楼里,脑海中反复出现的总是前天在浙江三尖穿越的情景。今天坐在宽亮的写字间,昨天,却还在杭州西湖,而前天晚上我还背负着十几公斤的行囊,冒着中雨,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中,依赖着头灯上那一点点微弱的亮光,在泥泞的山岭间艰难穿行。强烈的反差,总让人怀疑现实的真实,又感叹生活是如此的不同。每天朝八晚五的上班生活,就像磨盘一样,磨灭了人心中的激情。正因为如此,三尖穿越的艰苦对我来说反而是一种痛苦的享受,令人难忘。 

    2013年,我们同学会召集了一次四川四姑娘山登雪山活动,虽然参加人数不多,大多数人都是第一次参加真正的户外活动。活动仍然获得了极大的成功。难忘的经历感召下,2014年,在热心同学的组织下,我们又策划了第二次户外活动——浙江三尖穿越。大家从祖国各地纷纷飞到杭州,在美丽的西湖边集合。三尖户外线路是浙江驴友走出来的一条经典户外路线,位于浙西临近安徽的山区,是从临安浪广村出发,登海拔1558米的太子尖,经上马啸岭、中马啸岭、下马啸岭、绝望岭、百丈岭、花岩石、童公尖,到东塔村的路线。因为分别穿越太子尖(1558米)、花岩石(1589米)、童公尖(1558米)等三座高山,故称为三尖。途中穿越的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至少有五六座,全程约42公里。因途中需要露营一晚,故需要背负帐篷、睡袋等露营用具,属于重装户外徒步。

http://s12/mw690/001Kkz5xzy6IxoKpSl54b&690
    由于部分同学航班延误,抵达杭州时间太晚。第一天,从杭州赶到临安浪广村出发点时,已临近中午11点。第一天行程是从浪广,经太子尖、上马啸岭、中马啸岭、下马啸岭、绝望岭,到百丈岭营地,后来营地改为临近的水库,约24公里路程。出发时天气就不好,预报有中雨。起步的大坡就给很多初次参加户外徒步的队友们一个下马威。一个长坡就累得直喘,开始脱衣服。后来才逐渐找到状态和感觉。上了太子尖,在堆起的山顶石头尖上照个相。随后的风景开始变得越来越美。行走的山脊上,天空气爽,满眼风景十分迷人。高山草甸、低矮的野竹、灵气的松树(这里靠近黄山,应该属于黄山松吧)、时而散落时而簇拥的粉杜鹃,给人舒服的感受。而城里觉得奢侈的清新的空气在这里可以任意呼吸。走着走着,就觉得背上的背包越来越重,两个肩膀开始酸痛。有队友问向导,我们走了几分之一路程了,向导笑而不答。我们明白,这还只是开始。下午两点多,我们在一片小松树林里停下休息,用背包里的火腿肠面包等简单食物解决午餐。终于可以短暂卸下沉重的包袱,揉揉酸痛的肩膀。背包里带着帐篷、睡袋、防潮垫、衣物、雨衣、头灯、相机、方便食物、水等,估计有十一、二公斤。长时间背着确实很累人。而当天的计划徒步时间需要9个小时。看来重装是此行最大的挑战。对于我们来说,还有一个意外的挑战也预约而来,天气预报过的雨点间歇式的落下来。道路变得十分泥泞,特别是上下陡坡的泥路十分艰难,一不小心就会滑倒。队友们感慨,两只登山杖太有用了。尽管如此,还是有队友滑到在烂泥上,裤子沾上了烂泥,十分狼狈。随着时间的推移,开始的兴奋逐渐平淡,脚步越来越沉重,也不再对着花团锦簇的杜鹃花拍照了,只是忍耐着,坚持着,埋头走路。雨越下越大,天气也逐渐灰暗起来。有些队友没有准备雨衣,只能依靠冲锋衣微薄的防水功能抵御淅淅沥沥的雨水。绝望岭真的很令人绝望。这个长长的陡坡,一眼看不到头,总也走不到头。我讨厌走上坡路,所有的队友们都有同感。既然不知道距离有多远,就只有埋头坚持走。凭着过去登山的经验,保持慢慢的节奏,走一段歇一会儿,终于走完了绝望岭。更令人绝望的确是绝望岭后面的所谓三段小上坡路(向导说,绝望岭后只有三段小坡了)。下了下马啸岭,天色已经全黑了。我点亮了头灯,继续埋头前行。雨越下越大,泥路越来越烂,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只有在山区才能真正感受到。深一脚,浅一脚,走着,前面的人看不到了,后面的人离得远,周围只有无尽的黑夜,身前只有微弱的头灯的光提醒着我,还要继续前行。虽然穿着雨衣,雨水仍然让人感到周围透彻的凉意。只有喊一嗓子,听到前方的回声,才知道黑夜里,你并不孤独。最后一个三百米陡坡(向导事后遭到吐槽,远远不止300米)就是在这样的夜雨中完成的。在坡上,大家集合起来,清点人数,然后继续前行。有些队友们缺乏经验,连头灯都没有,在这样的黑夜中,只能依靠后面人的灯光引路。大约晚上8点,我们到达了营地。听到营地其他徒步队伍的说话声,虽然看不见,我们知道已经快到了。营地有一个大帐篷,里面有简陋的铁架床和大通铺木板。因为天黑雨大,我们商量了就不搭帐篷了,统一租住在大帐篷的。算来这一天走了近9个小时。饥寒交迫,困乏交集,农民老板把热腾腾的饭菜大盆端上来时,我们是来一个空一个。赶紧把肚子装满,把防潮垫、睡袋铺好,赶紧休息。

http://s11/mw690/001Kkz5xzy6IxoOvnaq4a&690
     这一夜,雨声更急。大帐篷有些漏雨,半夜听到有队友起来防雨。我倒睡得很好,一夜很舒服。早上六点多起来,才看到临近的水库和其他户外团队的露营帐篷。天气依然潮湿,看不到日出。老板说已经一周没见到太阳了。看来我们来的时间不好啊。山里雾气很重,晨雾中,森林山峦层层叠叠。早餐是稀饭榨菜,在我们要求下,加了一个炒春笋。大家都吃得很香,我也吃了四碗稀饭。天气预报仍然是中雨,有队友已经到极限,无法坚持第二天行程,要求下山。经过和向导商量,为了团队统一,也考虑到连续下雨,童公尖的泥路很难走,决定提前下撤。经过百丈岭时,遇到其他的户外队伍,他们也因为下雨决定提前下山。下山的路很好走,比较轻松,基本没有上坡路。特别是后一段是石板路,据说是昌化山里往外运鸡血石的古道。用时约三小时,下到了山下上溪乡的公路边,预约好的车已经在等着我们。下午顺利返回杭州。当天晚上在杭州“腐败”一下,犒劳一下大家,同甘共苦后更能感受幸福和快乐的滋味。

     人生滋味,无非苦与甜。只有都品尝,才能更深的体会。现代生活富足,安逸,驴友们通过“自虐”治治现代安逸病,不断提醒自己,磨炼自己的身体和精神。更深刻的感受人生的滋味。

http://s12/mw690/001Kkz5xzy6IxoRL3GX8b&690
P4,起步的长坡
http://s3/mw690/001Kkz5xzy6IxoS7ZTQe2&690
P5,
http://s6/mw690/001Kkz5xzy6IxoSBUd785&690
P6,
http://s14/mw690/001Kkz5xzy6IxoTcQHzad&690
P7,
http://s6/mw690/001Kkz5xzy6IxoTrMLb05&690
P8,http://s4/mw690/001Kkz5xzy6IxoU45aj33&690
P9, 冲顶太子尖
http://s10/mw690/001Kkz5xzy6IxoUvpQld9&690
P10, 海拔1558米的 太子尖
http://s15/mw690/001Kkz5xzy6IxoVmpci7e&690
P11,
http://s7/mw690/001Kkz5xzy6IxoVCfBAf6&690
P12, 穿行在矮竹丛中
http://s11/mw690/001Kkz5xzy6IxoWhBUu9a&690
P13,
http://s4/mw690/001Kkz5xzy6IxoWwUsXc3&690
P14,
http://s1/mw690/001Kkz5xzy6IxoYkSOs70&690
P15,
http://s10/mw690/001Kkz5xzy6IxoYANnP69&690
P16,
http://s7/mw690/001Kkz5xzy6IxoZbr8216&690
P17,
http://s12/mw690/001Kkz5xzy6IxoZwrDt0b&690
P18,
http://s13/mw690/001Kkz5xzy6IxoZTORS2c&690
P19,
http://s11/mw690/001Kkz5xzy6Ixp09qI2ea&690
P20,
http://s4/mw690/001Kkz5xzy6Ixp1y09R83&690
P21, 道旁忽现的杜鹃花总给人惊喜
http://s15/mw690/001Kkz5xzy6Ixp1WtOK1e&690
P22,
http://s4/mw690/001Kkz5xzy6Ixp2bTXl23&690
P23, 杜鹃满山
http://s14/mw690/001Kkz5xzy6Ixp58rKdcd&690
P24,
http://s2/mw690/001Kkz5xzy6Ixp6i037b1&690
P25, 雨夜的艰难跋涉
http://s7/mw690/001Kkz5xzy6Ixp6YED4b6&690
P26, 饥饿困乏后的抢食
http://s6/mw690/001Kkz5xzy6Ixp8MgRL65&690
P27, 水库营地
http://s5/mw690/001Kkz5xzy6Ixp94tnKc4&690
P28, 水库大坝
http://s13/mw690/001Kkz5xzy6Ixp9sf3Cec&690
P29, 水库
http://s12/mw690/001Kkz5xzy6IxpbW3fdbb&690
P30,
http://s7/mw690/001Kkz5xzy6IxpcafLE56&690
P31, 昌化古道
http://s8/mw690/001Kkz5xzy6IxpcFMxx77&690
P32, 山涧瀑布
http://s11/mw690/001Kkz5xzy6IxpcUZ628a&690
P33, 古道上的废弃石屋
http://s14/mw690/001Kkz5xzy6IxpeipVbad&690
P34, 下山了
http://s14/mw690/001Kkz5xzy6IxpfLCYRed&690
P35, 泥泞的双脚可见穿越的辛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