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游晋祠

(2010-11-13 19:53:39)
标签:

唐叔虞祠

山西

晋祠

水镜台

圣母殿

难老泉

周柏

摄影

分类: 2010年山西自驾游

http://s14/middle/5f697103h94ede55aaf9d&690    去山西之前,对山西的名胜古迹已经很熟悉了,云冈石窟、北岳恒山、平遥古城、乔家大院、五台山等,都是信口说来,头头是道。然而,心目中最敬仰的却是那一座普通的晋祠。最早知道晋祠是从初中语文课本学到的,一直觉的那篇散文写得那么好,让人对晋祠的向往油然而从心中生出。随着对晋祠的了解,就越发感到晋祠的古老和伟大。晋祠确切的建筑时间史书已经不可考了,但是,北魏时期的历史资料就有关于晋祠的记载,因此,通常认为晋祠始建于北魏时期。如今的名胜古迹,明清时期的居多,宋、金时代已经很少了,更何况南北朝。这个年代的建筑能够留到今天可算是屈指可数了。对于山西人来说,晋祠更像一座丰碑,见证着山西这块土地和人民的渊源。

晋祠,原名唐叔虞祠。相传周武王的儿子周成王分封诸侯时,将他的小弟弟姬虞封在唐地(西周时期,山西太原一带古称唐,这也是后来李渊在太原起兵后,立国号为“唐”的根源)。由于姬虞排行老三,又称为叔虞,后来,唐叔虞的儿子继位后,因太原靠近晋水的源头,改国号为“晋”。因此,后人习惯称唐叔虞祠为晋祠。北魏以后,历朝历代对晋祠都有重修和扩建。

http://s11/middle/5f697103h94edebba81da&690

真正有机会亲身游览晋祠直到今年国庆。晋祠是我自驾游山西的最重要的一站。晋祠在太原的西南面距离约 25公里的悬瓮山下。走进大门,古树参天,正想仔细看看,却没有牌子。导游说,这里的树能够挂上牌子的都是千年以上的,大约有二十多棵。至于树龄几百年的古树太多了,就不挂介绍牌了。迎面一座庙宇般的建筑,挂着“三晋名泉”,建筑形式就像西游记里孙悟空变化成的那座小庙。导游说,西游记的小庙的外形就是照这个殿阁画的。沿着殿阁转过来,发现这座房子前后是两种建筑样式,前面是殿阁,后面是戏台。匾额为“水镜台”。晋祠有迎神赛灶、祭圣母、祭水母的传统,都在这个戏台演戏。

过了水镜台,前面是金人台,然后是著名的“对越”牌坊,牌坊后即是献殿,献殿,顾名思义,祭祀奉献的殿堂。后面就是主殿——圣母殿。虽然晋祠最早叫唐叔虞祠,但是真正的唐叔虞祠在晋祠内的右侧,人们更主要是祭祀圣母,即唐叔虞的母亲邑姜。邑姜是姜太公的小女儿,嫁给了周武王,周成王和唐叔虞都是她的儿子。成王即位时还年幼,邑姜教导有方。后来成王早逝后,邑姜又教导孙子周康王,一时天下太平,国泰民丰,形成了周朝早期的“成康盛世”。后人感念圣母邑姜的恩德,在晋祠内建圣母殿祭祀,并成为晋祠的最主要的大殿。

http://s10/middle/5f697103h94edefaff419&690

圣母殿前的水上桥梁通道被称为“鱼沼飞梁”,被当代建筑大师认为是古代建筑的奇迹。

圣母殿左边的难老泉更是名扬天下。右边的周柏至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

http://s1/middle/5f697103h94edf2416050&690    晋祠的关帝庙是现存最古老的关帝庙。也是我见过的唯一一块悬挂白底蓝字匾额的关帝庙。

    晋祠里的艺术瑰宝数不胜数,古迹不计其数。我长久地徜徉的晋祠内,久久不愿离去。晋祠的占地面积并不大,但是景点非常集中,一般的游客跟着导游一个小时就看完离开了,而我呆了几乎一个上午的时间。虽然旅游的时间很紧迫,但是我想这是值得的。无论你从书本、网络、照片看到多少,亲眼见到的东西是永远无法取代的。只有亲身体味和感悟,才能收获更多。也许这就是旅游的魅力。否则,我们何苦驰骋几千里,辛苦劳顿去山西呢?在网上看看照片和游记不就行了。就像很多博友戏称的“跟着你的博客免费旅游了”。也许,以后很少有机会再去晋祠了,但是,它给我的震撼和感悟将久久留在我的心中。

http://s5/middle/5f697103h94edf589c194&690
P5, 晋祠的雨花寺。传说隋朝开国皇帝杨坚起兵前曾到雨花寺烧香许愿,后来果然得了天下。隋末太原留守李渊有意起兵,李世民也到雨花寺烧香许愿,抽得上上签。果然获得成功。于是,雨花寺成为了唐朝李世民的家寺。
http://s6/middle/5f697103h94edf7041b55&690
P6, 戏台。前后两种建筑风格,前面是殿阁式,后面是楼台式。后面的楼台式戏台反而是正面。
http://s13/middle/5f697103h94ee0249695c&690
P7, 晋祠的戏台——水镜台。导游介绍晋祠最为著名的三大牌匾:水镜台、对越、难老泉
http://s16/middle/5f697103h94ee0377672f&690
P8, 亭台楼榭边的水道乃是先秦最早的灌渠——智伯渠。晋国人引泉水浇灌农田。传说当年韩赵魏三家分晋前,智伯是晋国最有权势的家族,智伯联合韩、魏两家共同围攻赵氏,堵智伯渠的水灌晋阳。危急之下,赵氏派人说服韩、魏两家倒戈,放晋水倒灌智寨,灭了智氏。从此,韩、赵、魏三家瓜分了晋国。
http://s9/middle/5f697103h94ee043aa7a8&690
P9, 金人台。四角分别站立四个铁人。古代,铁为五金之首。铸于北宋年间1097年,至今近千年历史。四个铁人各具神态,还留下了一些传说故事。图为金人之老大
http://s12/middle/5f697103h94ee04a269eb&690
P10, 金人台之老二
http://s7/middle/5f697103h94ee050d4496&690
P11, 金人台之老三
http://s3/middle/5f697103h94ee06663a52&690
P12, 金人台之老四,溜光铮亮,最受喜欢。
http://s12/middle/5f697103h94ee0568d4bb&690
P13, “对越”牌坊
http://s5/middle/5f697103h754b00c5d1f4&690
P14,  隋槐。树龄1500多年,至今枝叶茂密
http://s5/middle/5f697103h94ee08c25b44&690
P15,  唐叔虞祠的主殿
http://s8/middle/5f697103h94ee09d1fc57&690
P16, 周柏。已经倾斜,但是仍然活着。
http://s5/middle/5f697103h94ee0b4904e4&690
P17, 献殿。周围只有栅栏,没有墙。因为献殿摆放的都是祭祀用品,需要通风,防止腐烂。
http://s11/middle/5f697103h94ee0bb3d98a&690
P18, 晋祠的匾额都是龟形的,很有意思。
http://s15/middle/5f697103h94ee0d145fbe&690
P19, 圣母殿。与献殿、鱼沼飞梁并称晋祠的三大建筑。
http://s9/middle/5f697103h94ee0e793f68&690
P20, 圣母殿。建于北宋,至今1000多年,是晋祠内现存的最古老的建筑。
http://s12/middle/5f697103h94ee0f24126b&690
P21, 圣母殿的木柱上的蟠龙木雕,堪称一绝。
http://s4/middle/5f697103h94ee0fa07ce3&690
P22, 圣母殿主殿中的圣母娘娘。
http://s13/middle/5f697103h94ee104ac1fc&690
P23, 圣母殿的宋代精美彩塑侍女。与周柏、难老泉并称晋祠三绝。
http://s12/middle/5f697103h94ee10a642fb&690
P24, 宋代的彩塑侍女。形态各异,色彩至今鲜艳。
http://s14/middle/5f697103h94ee11d9029d&690
P25, 难老泉。难老泉水出自悬瓮山断岩层,不知始于何时,《山海经》就有:“悬瓮之水,晋水出焉”的记载。泉水清澈见底,长流不息,北齐时撷取《诗经.鲁颂》中“永锡难老”的锦句,命名为“难老泉”。
http://s1/middle/5f697103h94ee14e3d3a0&690
P26, 难老泉
http://s8/middle/5f697103h94ee154ea907&690
P27,  难老泉的牌匾
http://s9/middle/5f697103h94ee183960d8&690
P28, 难老泉水,数千年来,终年涌水,生生不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