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四姑娘山徒步登山之旅(四)

(2010-07-03 17:33:50)
标签:

雪莲

红景天

高海拔

四姑娘山

雪山

分类: 行摄四川

http://s12/orignal/5f697103h8a7a377fbdfb&690
    这是一个难眠的夜晚。

    山上的夜晚十分寒冷,全服武装不减,再钻进厚厚的睡袋,倒是没有觉得冷意。当所有的帐篷都熄灭了手电筒和头灯时,周围立即陷入了无边的黑暗中。只听到身边的冰川融水哗哗的流着,和呼呼寒风呼应着。虽然以前到过拉萨,拉萨的海拔只有3000多米,从来没有在海拔4500米高的地方住过,虽然没有感觉到缺氧或头疼,但是,头脑却是异常的清醒。从晚上9点开始,就辗转反侧了几乎整个晚上。尽管总是强迫自己睡,必须休息好,准备明天的登顶。然而,辗转无数次,实在难耐时,睁开眼,看看外面的光线,估计一下时间。再起来打开手电,看看手表,才半夜1点,喝点水继续躺着。终于熬到外面依稀可以看见东西了,一看表六点了。起来,钻出睡袋。准备好相机,等等看能不能拍摄到日照冰山的美景。陆陆续续,队友们也起来了。天越来越亮,雾气却越来越大。看来拍摄日出的想法泡汤了。

http://s12/orignal/5f697103h743f6c4f111b&690
    简单吃过早餐,每个人把各自的装备整理好,上午7点半左右,我们开始向雪山进军了。走上一块草地,大家照了个合影,留作纪念。然后便是艰苦的登山进程。有了昨天的经历,大家都体验到了高海拔地区徒步的困难。总结经验,登山不能求快,要慢慢的,一步一步走,保持节奏,保持呼吸的均匀顺畅。如果呼吸急促,则供氧不足,需要放慢脚步,停下来喘喘气,调整好了再走。教练走在最前面,马帮的登山协作者分散在队伍中间和后面。前面的雪山很高,预计登顶时间需要四个多小时。所以,我们都不用着急,跟上步伐才是最重要的。过了草地区,就是碎石区,坡度也越来越陡。渐渐的,我们可以看到身边的雪了。我们已经登上了雪线以上了。我们都穿着全防水的登山鞋,套着雪套,不用担心雪进入到鞋子里。景色却是越来越美丽,我心中在呼喊,雪山,我们来了。路边有时能够看到一些高山植物,马帮的人告诉我们这是红景天。哦,原来这就是抗高原反应的药材植物——红景天啊。还会有雪莲吗?我问。马帮告诉我们有时会看到。于是,我开始留意身边的植物,忽然,在石头缝里,我发现两颗白绿相间的植物。当马帮告诉我们这就是雪莲时,我赶紧拿出相机。这是我第一次亲眼看到生长着的雪莲。继续走着,教练告诉我们登山的体力分配原则——三三四原则。就是用30%的体力登山,30%的体力下山,还要保留40%的体力应对雪山上随时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如天气突变、雪崩等等。我则想到了,今天登山回到大本营后,当天还要徒步23公里,回到日隆镇。我的体力能够支持这么连续的高强度运动,还要按照三三四原则分配体力。实际上,我登山已经用上了我全部的体力。路上碰到了退下来的早晨四点上山的登山者,他们说,今天登不上顶,雪太厚,到了垭口就上不去了。经过反复考虑,我决定退出登山队伍,提前返回。反正今天冲不了顶,不如保留体力徒步回日隆镇。跟领队商量了一下,我们两个人提前下山,其他的人继续上行,直到平台或者垭口。我们看了一下登山表,这里的海拔大约4800米。也许这就是我迄今为止登的最高的山了。下山的路相对好走多了,大约十点,我们两个人回到了大本营。收拾了一下东西,我们背上水、巧克力,带上登山杖,先行下山了。下山的路是漫长的,但是,相对于昨天徒步上山的艰难,下山的路程虽然也很远,却轻松很多。走累了,想雇匹马却不得。只有咬牙继续走,累了就坐在草地上,欣赏一下海子沟的自然美景。下午一点半,我们回到了挂着五星红旗的藏民石头房子。休整一下吧,坐下去,我就不想再走了。与路过的马帮商量商量,能够带我们下山。谁也没有多余的马。只有继续走,我感觉体力基本快到极限了。大约4点半多,我们终于回到了日隆镇。看到高山下的小镇子,我感到那么的亲切。终于回来了。

    算了算,从昨天进山,到今天回来,短短两天。我们体验到了前所未有的身体疲劳。这一天,从早晨7点半出发登雪山,到下午4点半回到日隆镇,我连续走了整整九个小时,几乎没有任何休息,没有吃过一次像样的饭菜,行程估计在三十公里以上。我想,这是我目前体力的最大极限了吧。这也让我知道了自己的体能潜力,这也许算是我此行最大的收获之一吧。

 

http://s10/orignal/5f697103h8a7a40386539&690
P3, 清晨的营地
http://s11/middle/5f697103h8a7a41a197fa&690
P4, 日照冰川
http://s3/orignal/5f697103h8a7a427127f2&690
P5,
http://s16/orignal/5f697103h8a7a4418abcf&690
P6, 艰难的攀登
http://s2/orignal/5f697103h8a7a44c8c5f1&690
P7, 登山途中,短暂休息
http://s10/orignal/5f697103h743f6d73eeb9&690
P8, 红景天
http://s10/orignal/5f697103h743f6d8029e9&690
P9, 雪莲花
http://s4/orignal/5f697103h8a7a479a9e13&690
P10,
http://s13/orignal/5f697103h8a7a481531bc&690
P11,  下山途中,远望我们的登山营地,感受天地如此广阔
http://s9/orignal/5f697103h8a7a494bfa08&690
P12,  无人居住的石头房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