亟挹还是函挹
(2014-11-26 13:55:47)
标签:
佛学 |
分类: 书法 |
公元772年,63岁的颜真卿为47岁的怀素和尚写了一篇序文,题目
叫怀素上人草书歌序。5年后,怀素写了自叙帖,将这篇序文写在了
帖中。
第一个问题:这篇序文是以颜真卿文集的方式流传下来的呢?还是
因为怀素的自叙帖而流传下来的呢?换个说法就是除了自叙帖上引
用的这篇文章以外,这篇文章还单独或者在其他文集中出现过吗?
第二个问题才是正题:文章中有这么一句:向使师得亲承善诱,函
挹规模,则入室之宾,舍子奚适。
函挹规模,有的本子释文作亟挹规模。本来,这个问题不难解决,
查一下草书字典,看一下函与亟的分别就办了。可是,不简单呐,
字典也乱,同一个草字,有注函的,也有注亟的。
搞语文的不搞书法,搞书法的不搞语文,成官司了。自己寻思吧。
文句的意思是颜真卿说,假如怀素能得张旭当面指导,学成规矩
模式,则是能登堂入室的不二人选了。照这个意思,函是对的。亟
是快速,快速地掌握规矩也说地通呀!
我是办不了了,在此拱手作揖,请方家指教。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