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明的球鞋与齐白石的练习本
(2009-09-01 21:30:00)
标签:
姚明齐白石书画造假鉴定款识球鞋练习方增先署名拍卖杂谈 |
《美术报》第二十二讲
名家“特型书画”之“写生习作类”造假成品辨识
■浙江大学 黄鼎
“写生习作类”画作不是创作意义上的完整作品,它画面中笔墨章法较简单,也谈不上艺术境界思想性这些,故伪造起来显得更加容易。如找现成物做母本的“绝对克隆”、“相对克隆”及不找母本的“仿制”手法甚至于作伪者真的通过写生都可以造出许多赝品并让它们“像”。(下图左一,右二)
记得30多年前,本人在学画初期,就曾阅读过海派人物画家方增先撰写的《怎样画水墨人物画》一书,我对书中所撰述内容与插图至今记忆犹新。图(1)是该著作中配合行文而登载的一件人物画“写生习作类”作品,想不到这么一件笔墨生动造型传神的画作,在近期被以“相对克隆”方式复制成图(2)并先后数次入拍于南方的几家某拍卖行,最终被一位不明真相的人购去收藏了。表面上看图(1)和图(2)确较相似,待仔细观察可发现后者在艺术质量与笔墨生动性上尚与前者存在一些差距。如图(2)中的笔墨相对僵滞、生硬些,个别处模仿的笔墨迹象较明显,画的总体韵致不如图(1)协调完美,这正所谓“相形见绌”。
要辨识“写生习作类”的赝品,建议先看当局作品整体与局部笔墨以及造型状态的艺术质量和自然度如何,要是某成品笔势的运行与点、线与块面搭配得欠妥贴与生动,即意味着作画者的艺功不到家,成品就不可能是真迹;其次是要花点时间去专门了解署名的当局名家该类型作品的基本面貌及存世与流通量情况,因每一位名家的艺术创作习惯与教学背景各不相同,只有见得多,才能使判断把握增大;最后对有款识(此类真迹与伪作有不少是没有款识的)的待鉴定画作要认真审读其款识,若是名家亲笔,即使只随意书写几个小字也一定会自然得体,与画的笔线能相互印证;而伪作中的款识多半显得拘谨而别扭,现再看一眼图(2)上的款识便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