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名誉能担保得了吗?---再谈鉴定专家
(2009-07-03 22:53:36)
标签:
台北圆山鉴宝造假书画炮轰财经 |
今天去杭州某酒店看一家拍卖行的预展。
假的多,真的少。
圈内人对此现象自然是明白的。
但很多老百姓,特别是因为鉴宝节目火了这后,把老百姓的胃口吊的足足的。
老百姓信任电视台。信任专家。也信任拍卖行。
他们认为,能拍卖的东西,肯定没问题,拍卖行里首先就由专家把过关的。
我在想,媒体捧出来的专家就一定可以信任吗?虽然自己现在也经常在电视上当点评嘉宾。
前些日子,看到一个报道:
前些日子,看到一个报道:
据“中国新闻网”的报道,5月7日,南京艺术学院美术考古学某副教授宣称,他在台北圆山饭店男厕中发现一幅明代书法家王宠的扇面书法真迹,估计市值至少1万美元,暗讽圆山饭店不识货竟把名家真迹放在男厕。并说:“可用学术声誉担保,一定是真迹。”但事隔两天,台北故宫博物院的专家出来澄清,说真迹原作现保存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库房,并未流失民间。网上还登出了原作与印刷品的对照图,为了装饰的需要,挂在男厕中的复制品比真迹少了七行。一时舆论大哗,很多网友纷纷质疑这个所谓的“专家”的真实水平,因为此前他曾在某中央级收藏类栏目中充当“鉴赏专家”的角色。
所以,当某日浙江、宁波各大媒体把我说的话放大,并说是炮轰鉴宝类节目时,学生说:黄老师,你不怕得罪大家啊?
所以,当某日浙江、宁波各大媒体把我说的话放大,并说是炮轰鉴宝类节目时,学生说:黄老师,你不怕得罪大家啊?
首先,我惊诧于记者把某句话断章取意的局部放大,其次,我也确实觉得他说的言之有理。
在艺术品市场上,鱼龙混杂。老百姓该如何拔开云雾了解真相呢?
前一篇:人在上海的胡思和乱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