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策略研究

(2011-04-13 21:02:18)
标签:

教育

郭绍青,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国家学位办教育技术学专业函评专家。2002年进入甘肃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创新人才“555”第二层次,甘肃省教育信息化学会副理事长;2008年被评为“全国电化教育优秀个人(中央电教馆)”,甘肃省教育厅教材审查委员会委员,信息技术学科组组长。参与了国家百亿工程“国家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项目论证与设计工作,并在国家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联合国发展计划署UNDP/403项目、中欧甘肃省基础教育项目、教育部李嘉诚基金会西部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项目、甲骨文基金会远程合作学习、联合国儿基会远程合作学习项目等国际国内项目中被聘为国家专家,参与了项目的设计、培训、评价等工作。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聘请,培训朝鲜教育部官员及五所高校的人员(地点:平壤)。

    主持各类研究项目22项,近5年完成项目与正在研究项目17项,其中包括:中西部农村远程教育中资源有效利用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一般项目)、利用信息技术实现西部边远农村与民族地区教育跨越式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教育部“十五”重点规划项目),出版教材专著8部,其中高等教育出版社三部(2部主编,1部参编,均为近5年出版),获得各级奖励与名誉称号8项。2005年获得甘肃省第九次社科三等奖二项,近5年发表论文28篇,其中CSSCI论文17篇,在中美数学与科学大会上作大会主题发言。出版多媒体资源库,多媒体交互教学光盘6项。所开发的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专业发展支持服务网站平台正在为甘肃省的广大教师免费服务。两个研究报告《甘肃省中小学校园信息化环境建设评估指标 (2002.11)》、《甘肃省中小学信息化环境建设指导纲要 (2004.5)》被甘肃省教育厅采用,全文下发全省使用。

课程简介

    信息技术是指有效获取、存储、加工、传送和应用信息的技术。信息技术能为教学提供多媒体资源和教学工具。信息与传播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需要一个过程,从不会应用到会应用,从低水平应用到高水平应用,从简单应用到综合应用,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教师的信息与传播技术能力、教育技术能力与水平的高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发展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在不同阶段教师具有不同的需求。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发展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些能力是先导能力,有些能力是后续发展的能力,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形成过程是一个有层次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能力水平大约会经历“迷茫阶段、准备阶段、模仿阶段、积累发展阶段、熟练阶段、创新阶段”这六个阶段。

    可以通过教师脱产的系统性学习、专家住校指导、校本培训和校本研究等方法来培养教师教育信息技术能力。校长对信息化教学的组织、实践和引领对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课程还介绍了中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标准、美国国家教育技术标准和教科文组织信息和传播技术教师能力标准等内容。

录制时间

    2009年7月

课程时长

    133分钟

提纲

    一、信息技术是什么

      1.概念

      2.信息技术能为教学带来什么

    二、信息技术能力标准是什么

      1.中国标准

      2.美国标准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的标准

    三、在职教师信息技术发展阶段

      1.迷茫阶段

      2.准备阶段

      3.模仿阶段

      4.积累发展阶段

      5.熟练阶段

      6.创新阶段

    四、如何培养教师教育信息技术能力

      1.教师脱产的系统化学习

      2.专家住校指导

      3.校本培训和校本研究

      4.校长培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