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中有一句话“以气催力”,这是武术动作发力必练的方法,其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源自胸腔,通过口腔发出的呐喊声来促使力量的爆发。一种是源自丹田通过鼻腔发出的擤气声来促使身体能量的爆发。源于丹田通过鼻腔发声的既是八极拳的独特方式,这种方式的练法就叫做“擤气”。
大家知道,人身体之气的来源,有先天与后天的区别。在中医学上分为两种,原气:包括元阴和元阳之气。系由先天之精所化,它发源于肾,藏于丹田(下气海),借三焦之脉道而通达周身,以推动脏腑及一切组织器官的正常生理活动,故为人身生化动力的源泉。宗气:宗气是水谷精微的气和吸入的自然的清气相合而成。他发自于气海(膻中),积于胸中,上出喉咙而行呼吸,下贯心肺以行气血。从中医学的角度看,“以气催力”是人体发力时的一种自然现象,并通过后天的练习逐步加强。但在武术中,这种自然现象可人为的分为两种练法。一种是积于胸中,上出喉咙而行发力方式,即在发力时,口中常伴着呐喊声或吼声,以将肢体的爆发力充分的释放出来。一种是藏于丹田,出于鼻腔发力方式,即听到的是短而促的擤气声(来自鼻腔,类似擤鼻涕声音)。在练习八极拳的过程中,擤气发力的优点是什么,如何才能练好擤气呢?
首先,八极拳初学者开始并不适合于练擤气,因为,动作与发力不协调时,还达不到以气催力的效果,特别是以鼻腔出气,多数人都很不习惯,这需要一段长时间的练习和适应。初练八极拳时,练习者均都习惯于通过喉咙发声,这种情况开始就应杜绝,以免形成习惯难于改变。开始不要强行练习擤气,要循序渐进的逐步练习,先适应后习惯,直至动作与擤气发力同步。
(一)擤气的练习可分为三个步骤:
1 发力动作要熟练:先练基本动作,动作熟练才能发出力量。无论单式或套路,都要一招一式认真练习,劲力发出的大小快慢均是随着动作的熟练而增长的,所以说动作的正确与协调,是自身发出的劲力自然增长的关键。
2 鼻腔出气要顺畅:在动作熟练的基础上,练习以鼻腔出气发力,要将动作与鼻腔出气协调一致,做到同步。开始先轻轻练习用鼻腔出气,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用鼻腔而非鼻孔,即鼻孔的深处。初期一定很不习惯,感觉总有鼻涕擤出来,随着基本功的加深,鼻腔出气则越来越顺畅,最后,可达到发则有,蓄则无。
3 丹田收缩要自如:练习丹田的使用,丹田收放是关系到擤气发力的关键,没有丹田的收放自如,就没有擤气的发放自如。丹田是发动机,发动机是否动力强劲,关键看丹田的功夫,鼻腔是喷气口,能否起到以气催力的效果,直接体现在鼻腔出气的顺畅与否。
以上三项练熟后,既可以自如的练习套路、单式或散手动作,使身体动作在协调的基础上,做到上下相随、内外相合,达到意、气、力同步合一。
(二)擤气有哪些优点:
1 擤气是由腹肌(即丹田)的有序收缩,将体内气体通过迅速挤压而产生的一种以气催力的形式,因此,丹田就成了调控擤气的强力发动机。而擤气因为不仅仅是靠肺活量发气,更主要的是依靠丹田肌肉强有力的收缩,迅速挤压体内气体,使之瞬间产生强大的气流,促使动作瞬间爆发出强大的劲力,这就是所说的气与力合的合劲。
2
擤气是由丹田的自如收放,来调控肺部气息的发放而释放出来的。这样,可使身体在运动状态中,在相同时间条件下,相对减轻肺部活动量,在保持最低限度消耗的同时,却能达到自身能量的最大释放,甚至在瞬间内的爆发力所耗体能微乎其微。
3 擤气的最大特点就是短而快、疾而强。八极拳中的身、手、步法,任何部位发力,均离不开擤气。擤气和丹田是一个共同体,丹田是擤气的发动机,鼻腔是丹田的喷气口。其强弱体现一个人的练功情况及身体素质状况,也是一个人底气足否的反映。
擤气与呐喊,均是释放体内潜能,即身体爆发力的一种表现,其不同之处在于,擤气是一种内在能量的促放,而呐喊则是一种外在能量的释放。由于擤气是以丹田为基础,其特点表现为快、短、强,所以,在练习时可同时起到对肺部和鼻腔的净化作用。同时,由于经常练习丹田运气,以意促气,以气催力,久而久之会增强对自身腰胯的调控能力,同时对体内的脏腑器官也会产生一定的运动效果,进而可达到有益于身体内修外练的健身作用。
根据本人多年的练习经验,认为擤气可以用于一切发力动作。如太极拳、八卦掌、包括易筋经等,这些拳术中发力动作很少,但也可以随心所欲的想发力随时可发,也可称为死拳活用。当然,这只是个人的习惯而已,熟练的即是最好的。作为练习八极拳的一点体会和经验,仅为习练八极拳同仁提供一点参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