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疑:华南农大某院长造假?

标签:
华南农业大学院长造假农药登记新农药校园 |
分类: ◆社会关注 |
质疑:华南农大某院长造假?
编辑/
倘若华南农大的院长造假,那必将在学术界引起风波。
今日看到一篇发表在科学网上的一篇名为【举报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院长曾鑫年教授造假
[在今年三级教授公示当天上午,我经过学院一楼时,无意中听到有几个人(有教授和普通职工)在议论说“曾鑫年也达到三级教授条件?不可能!肯定作假啦”(原话)。所以,我向纪委实名查询他的资格条件,然后质疑,最后到人事处查到他的资格条件(广东珠海经济特区瑞农植保技术有限公司申请登记的农药,临时登记证号WL20080324(附件第一张图)后,向他讨教并进一步质疑共三次后。他还是反复强调新农药,是他主持完成的的成果。所以,我实名举报他。目的就是让我们共同秉承并发扬“笃学明德,躬行践履,建业自强,求精图新”的丁颖精神,铭记“修德,博学,求实,创新”的校训。共同建设幸福和谐的华南农业大学。
许再福
2011年12月12日]
[举报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院长曾鑫年教授造假
学校纪委监察处、岗位设置申(投)诉委员会:
本人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和谐公平的态度向学校反映资源环境学院岗位设置和聘用委员会主任曾鑫年教授在申报三级教授岗位聘用条件时捏造事实、伪造证据、剽窃他人成果的问题。
曾鑫年教授申报三级教授需要满足两个条件。在他填写的材料中,第一个条件是,聘前4年内主持国家课题两项;第二个条件是,聘前4年内,主持完成的成果获得新农药证书。他的第一个条件完全符合学校要求,但第二个条件根本不具备,完全是捏造的,并剽窃其他单位的农药登记证书作伪证。原因是他的佐证材料是的广东珠海经济特区瑞农植保技术有限公司申请登记的农药杀蚁饵剂(临时登记证书号WL20080324,见下图)。该杀蚁饵剂根本不是什么新农药,也不是曾鑫年教授主持完成的成果。]
另外作者也在博文中道出了一些论证观点,可详见: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662400&do=blog&id=517749
广东珠海经济特区瑞农植保技术有限公司登记(农药临时登记证号:WL20080324)的杀蚁饵剂的有效成分是多杀霉素,根本不是新农药。
多杀霉素又名多杀菌素(Spinosad)是在刺糖多胞菌(Saccharopolyspora spinosa)发酵液中提取的一种大环内酯类无公害高效生物杀虫剂。产生多杀菌素的亲本菌株土壤放线菌多刺糖多孢菌(Saccharopolyspora spinosa Metrz & Yao)最初分离自加勒比的一个废弃的酿酒场。美国陶氏益农公司(现为陶氏农业科学公司)的研究者发现该菌可以产生杀虫活性非常高的化合物,实用化的产品是spinosynA和spinosynB的混合物,故称其为spinosad。
如果作者是许再福本人的话,那事情也许真的有些依据,毕竟许教授也是知名教授,更是华南农大资环学院教师。
虽然是很早发的博文,今天才真正为大家所知,然而对于举报的真实性暂时没有定论,有待相关部分进行核实查证。
如果确有一些失实之处的话,那这件事将是继原华南农大党委书记邢苗被拘捕之谜后的第二件谜案。其实这件事中另外也涉及广东珠海经济特区瑞农植保技术有限公司,可能与一些商业合作有关。另外也反映了现在高校产学研方面还是欠缺很多有效机制,不但研究的原药很难运用到市场产品,也很难推出市场获得一定的价值,中国科研与生产有一定的脱节现象。
之前的院士评选风波,以及一直存在的学术造假问题一直是学术界乃至大家的关注焦点,教育改革,学校的去行政化毕竟得到更大的关注。某种意义上说,搞学术研究的部分学者有些浮躁,造成的原因有很多,需要大家去思考。
无论是真是假,都需要去查证,清者自清,若确实有失实之处……相信当事人也更希望自己得到澄清。
下图是在中国农药信息网中查到的一些信息,供参考。
http://s7/middle/5f6722b54b4718028c5d6&690
http://s14/middle/5f6722b54b4718038effd&690
http://s9/middle/5f6722b54b471860dee48&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