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加盟的朋友询问,“怎么样发明了这套练字法?”我对他们说,“不是我发明了3m练字法,而是我研究传统练字法后,总结出来的,没有一点发明出来的东西。”在2007年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3m练字法》书的封面的最上边写着“根植中华传统文化,创新全脑练字方法”,本来是“根植中华传统文化,创新基础练字方法”,出版社的编辑认为不妥,把“基础”改成了“全脑”。
因为使用“3m练字法”办培训,使用的宣传口号是“一周练好字”,让许多书法家认为“3m练字法”只是一个小技巧,没能看到这里面包含的传统文化的底蕴。下面简单介绍一下:
“3M练字法”有两种含义。一是取“摹写、描写、盲写”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而命名的一套系统练字方法;二是取“3M”的引申含义,“3”代表横向三行,“M”代表纵向三列,使用三行、三列的线格来学习字的结构、章法。“摹写、描写、盲写”就是先将透明纸蒙在字帖上,随着透出来的线条轨迹摹写,然后直接在自己摹写的字上描写,最后闭眼按照字帖的原样盲写出来。“3M中线格”由田字格、九宫格、回字格共同组成。田字格掌握中线,把握平衡。九宫格把握比例、分布。回字格要求把字写在内框,把握书写整体空间。实线划分出横向三行、纵向三列,虚线为中垂线、中水平线,虚线和虚对角线构成米字格。集中了“田字格”、“九宫格”、“米字格”和“回字格”的优点,能够快速掌握汉字结构的写法。
传统练字法是临摹。“ 摹写、描写”和传统练字法没有多大区别,“盲写”则有所不同。盲写是这样引用到书法上的,1997年前我没有想到教授书法,我在河南省团校担任中专班的自学考试课程,主要是研究如何快速学习,如何考试的。学生在参加自学考试过程中,常常是连作业都不能完成,更不用提通过自学考试了。为了让学生提高写字速度,我就开始思考练字问题。让他们使用《牟氏学习法》(1998年5月出版)中的“闭眼过电影学习法”来练字,就是看过一个字后闭着眼睛在纸上写。没想到学生很听话,碰巧当年团校教务处来了一次卷面评判,我教的那个班级获得了第一名。我感到惊奇,因为那个班级学生的书写底子我是最清楚的,在这么短的时间能有这么大面积的普遍提高,这里一定含有道理。于是我按照这套教学方法自己教自己练了一遍,效果不错,从此就开始研究练字了。1998年7月初,自己大胆写了一本教材,在河南省团校领导的支持下,1998年暑假开始面向社会办起了快速练字培训(有校党委会记录为证),当时是学校无偿提供教室,收费是30元学习7天。第一本教材的编写只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期间给我最大启发的熊秉明先生的练字法,我觉得可以把“盲写”作为练字的基本方法。
我对“临摹”是这样分析的,“临摹”从字面上看是先“临”后“摹”,实际练字是“摹”在“临”前,传统的练字法是以“描红”开始的,在“描红”有一定基础后才“摹写”,摹写就是先将透明纸蒙在字帖上,随着透出的范字的线条轨迹书写。描写就是直接在范字上,按照范字的线条轨迹书写。采用描摹练字法,在练字过程中有现成的轨迹可循,摹写、描写本质上是一致的。古人为了省事,把“描摹”用“摹”字替代。以同样的思路分析,“临写”前面也应该有一个练字步骤,我认为应该是“盲写”。可以把“盲写”看作是“闭着眼睛的临写”。
待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