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着力加强未来研究引领疫后未来产业发展——8月21日新华社记者访谈记录
(2020-09-22 17:30:10)
标签:
北京未来研究新经济场景 |
分类: 产业发展 |
2020年8月21日上午,我、黄波、岳渤在长城所接待了新华社北京分社调研组,我提出了一些对于北京发展未来产业的看法,黄波和岳渤做了补充。
一、北京未来产业发展现状与诊断
最近几年,随着新经济的发展,北京开始了对未来的探索。新冠疫情爆发之后,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无人区,新经济头部企业已经从BAT到DPK(抖音、拼多多、快手),未来感越来越强,未来产业越来越被重视。
事实上,中关村取得现在的成绩,就在于对未来的探索。30多年来,中关村从跟随硅谷,到与硅谷并跑,甚至在某些领域领跑,已经形成了由投资人、创业者(企业家)、科学家共同参与的未来产业生态基础。
在未来产业领域,目前中关村有四大方向:第一是人工智能,中关村很多企业都在里追求一个目标——制造出能够通过图灵测试的机器人;第二是模拟人脑,在科学上叫做类脑芯片,即在智商上能够与人类匹敌的电脑;第三是改造生命,这一领域是基因技术、编辑技术、以及大数据技术的进一步的融合;第四是深空,即迈向宇宙,可以说现在全国最厉害的民营卫星企业、火箭企业的核心团队都在北京,都在中关村。
然而,硅谷能够在世界领跑这么多年,除了有投资人、创业者(企业家)、科学家共同参与未来探索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硅谷有很多未来学家,每年发布未来报告,而创业者都是跟着未来学家的脚步去探索的。
反观北京、中关村,创业者是研究未来的主力军,科学家在其自身研究领域探索未来,但是未来学家还很少,脑洞大开的未来研究还很少。而未来产业要发展,必须有未来研究作为指引。这正是中关村与硅谷的差距所在,也是北京要发展未来产业必须补足的短板。当然,北京也有不多的未来研究机构,比如清华大学的未来研究室、长城所的未来场景路演会……,但这些远远不够。
二、北京应重视场景创新
场景是未来产业的必经之路,不做改变世界的场景就做不到未来产业的领先性。
在场景建设方面,北京可以说是布局领先、国内超前的。新城区、新机场等重要场景的建设对于城市发展意义重大。然而这些场景大多是指向当下现实问题的。着眼马上解决当下问题的场景,不是未来场景。
未来场景一定是探索性的,成败未知。越有可能促使奇思妙想的涌现,越有可能出现颠覆性创新,才可能创造未来。北京应该重视未来产业之机,去做场景创新。
中关村是全球未来产业发展高地,要加强未来研究,重点是加强未来场景创新,要营造鼓励场景突破、涌现哪吒和独角兽的生态土壤。
三、展望与建议
未来,北京应该成为全球未来研究中心、场景创新中心、新经济制度中心。这就意味着北京一定要加强未来研究。我建议:
1、
2、
3、
4、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