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王德禄
王德禄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8,452
  • 关注人气:46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地摊经济、直播带货与灵活就业——6月10日在后疫情时代双创升级带动就业专题会上讲话

(2020-07-08 09:09:58)
标签:

地摊经济

直播带货

双创

分类: 高新区与区域创新

2020610日下午,我参加了在长城所举办的“后疫情时代双创升级带动就业专题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科技部成果转化与区域创新司二级巡视员陈宏生、科技部成果转化与区域创新司产业化处雷洋、盛景网联首席战略顾问与高级合伙人杨跃承、韵网创始人与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颜振军、北航科技园 总经理李军、谷仓创业学院创始人兼CEO洪华等13人。我在会上发表了相关讲话,主要内容有四点:第一,地摊经济的本质是市场经济;第二,直播带货是云上高技术大街活动;第三,地摊经济、直播带货与疫后稳就业;第四,灵活就业的组织形式。

我们今天讨论就业问题,其中一个关键所在就是如何理解地摊经济?又如何理解直播带货?我们要做的是从理论的角度看待这些经济现象。

一、地摊经济的本质是市场经济

中国改革开放40余年,最核心的改革是市场化,而摆地摊就是市场的初级形态。80年代初的个体户们几乎都是从摆地摊的流动摊贩做起的,他们不仅让普通的生活物资、日常用品逐步从计划经济的配给制走向了市场经济的自由交易,还带动了食品加工业、轻工业等一大批传统产业的发展壮大,让中国的经济真正地“活”了起来。

然而,尽管市场经济是改革的核心目标,在此次疫情出现后,为防控疫情采取的非常措施却使社会上出现了一些反对市场、回归计划的倒退声音。我认为此时重拾地摊经济,剖析地摊文化对恢复经济的作用和价值,可谓是恰逢其时。

改革开放之初的地摊经济,起到了让部分人先富裕起来的作用,也让中国人感受到了市场对优化资源配置的天然力量,还推动了鼓励个人创业、发展民营经济、搞活市场经济等一系列的市场化改革。地摊经济和地摊文化不仅仅意味着大众参与的热情,更反映出自然选择、优胜劣汰的商品经济发展规律。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产业创新的基本规律也是如此。回顾任何一个新兴产业的孕育发展过程可见,只有当某种新产品新服务在市场中带来了“地摊式火热”的跟风效应,才会在海量试错中打磨出经得起市场考验的好产品,最终萌生新赛道、新业态、新产业。因此,地摊本身充分体现了市场自由化、多样化的生态性特点,允许地摊的存在就代表着给予市场自主选择权,才能焕发出市场经济的生命力。

二、直播带货是云上高技术大街活动

20世纪90年代初,中关村出现电子一条街时,社会上就有两种观念:一种是“骗子一条街”,另一种认为这是改革的产物,应该支持。我当时在支持这种现象的同时,也希望能够从理论上找到一些依据。

在硅谷兴起之时,有一种理论认为高技术大街活动是高技术产业化、市场化的一个必要环节。这与地摊经济本质是市场经济可以说是异曲同工。中国出现电子一条街时,正值我们国家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起步阶段。当时中关村电子一条街的产生和发展效益,突显了市场规律的重要作用,并由此引起了社会各层,特别是中央高层对高技术大街活动的重视,并且电子一条街的发展引发出中国设立了第一批科技园区。现在这些园区中已涌现出一批世界一流园区,不仅推动了高技术的产业化、市场化,还在某些领域实现了全球引领。

从中关村电子一条街诞生于发展到现在已有35个年头,这期间高技术大街活动出现了三个高潮:第一个高潮是电子一条街,各高新区历史上都有过电子一条街,现在仍然在发挥重要作用的是深圳;第二个高潮是创业大街,全国各地的高新区也涌现出很多的创业大街;第三个高潮是疫后出现的直播带货,相比于前两次,直播带货具有更强烈的新经济色彩。

我认为直播带货对疫后新时期经济发展十分有意义。因为疫情常态化使得对“非接触”的需求越来越大,人们的生产生活走向全面在线,直播带货就相当于是“非接触”场景下的地摊经济。而对高新区来说,直播带货就是云上电子一条街,就是高新区探索产业数字化的重要一环,也是高新区全面在线的重要探索。

三、地摊经济、直播带货与疫后稳就业

地摊经济是在一定的物理空间范围内卖东西,而直播带货是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上做社区营销。二者都是在一个特殊范围之内让产品去找到市场,但直播带货更加高级,能比传统的地摊经济发挥出更大的能量。现在某些网红直播一个产品,很快就能卖到一亿的销售额,这样的成绩比上市公司还厉害。我认为直播带货的经济现象值得我们去思考、去学习。

以往摆地摊的大多是农民、普通工人、手艺人、个体户等普通劳动力、低收入群体,而现在做直播带货的并不是那些没有学历的人了,而是很多大学生,做得好的主播月收入上万。大学生为什么会选择做直播带货?其与就业的关系需要我们深入思考。

我的感觉是应该成立专门的直播学院,去培养更多的大学生、研究生做直播卖货。能把直播带货做得好的基本上具有极强的创造性,比如李子柒的直播,她的创造性非常强。

电子一条街、创业大街都是有形的大街,直播带货是否具有有形的形式呢?我认为各地高新区都可以开办形式各样的直播间、直播大厦、直播大街等。做直播带货既可成为当代大学生、研究生等高学历就业群体的新选项,又可成为大学生、研究生创业的新领域。我觉得,我们目前刺激就业还是有很多新的灵活就业形式值得关注。地摊经济、直播卖货都毫无疑问会推动灵活就业的快速兴起。大学生就业方式与就业倾向的不拘一格也需要我们更多关注。

四、灵活就业的组织形式

在新经济阶段,企业发展的套路发生了改变,基本上是以场景和赛道为核心,相应的就业也要以灵活就业为路径。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中国的大学生有一多半是灵活就业的,而不是像过去一样找一家公司天天上班。由于电商、外卖、直播、共享、人工智能等各种多样化平台的出现,现在的大学生有了更多灵活就业的途径和工作方式。

平台企业构筑了“电商+社交+支付+物流”产业生态基础,激发了双创活力,促进了更广泛的灵活就业。此次抗疫中,平台企业积极为中小微企业和个体户的线上转型提供便利,例如京东推出“春雨计划”,投入价值15亿资源助力具备线下门店履约能力的商家与周边消费者进行互动,把线下消费引至线上,让门店关门不歇业。随着平台类型的多样化,直播网红、游戏主播、电子竞技员、共享民宿房东、共享单车运维员、智能客服系统专家、基因检测员、海外代购员、农场品质安全官等一大批更灵活的新型就业岗位应运而生。

关于灵活就业的说法在硅谷已经五六年了,比如单一人员公司,对灵活就业也能破题,但这种组织形式的公司在中国就没有。这就需要我们来带动做一些事,我在此提点建议。

第一,我们应该一起做个双创就业联盟,把这些联盟中的企业行动起来,如果能够联系到全国范围,就能带动1000多万人就业。这时我们开放资源,政府推动单一人员公司注册,同时我们也要鼓励单一人员公司不断创新,对其相关事务专事专管。

第二,关于社保,单一人员公司成立后,社保如何管理就成了问题,如果我们能够帮助相关企业管理社保,就能够更好地服务企业。当然管理社保也有一定的风险,而且政府在社保方面也有相关要求和流程。除此之外都是自由的。

在中世纪黑死病流行时有一种说法:这里在疫情之前是黑暗的,疫情之后将会是新文明与新文化的来临。在我看来,灵活就业将是后疫情时代的新趋势,将会成为这一代年轻人放飞自我的大平台!我认为这个事很重要,也需要大家一起联合创新,需要大家形成企业联盟。我希望我们下一步一起开办一次双创促进就业的年会及相关行动,大家在一起讨论更多问题与办法,也许真的可以头脑风暴出一些新的东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