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世界的一丝变化,都将造成人类社会的巨大变革——在中国科协“中小企业数字经济全球峰会”筹备会
(2020-04-07 09:46:11)
标签:
中国科协新经济疫情dna |
分类: 科技管理 |
2020年3月23日上午,中国科协国际交流中心组织召开了“中小企业数字经济全球峰会”筹备工作远程座谈会,中国科协国际交流中心主任罗晖、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研究会理事长张景安、南开大学原校长龚克、康佳总裁杨波、旷视副总裁蒋燕、滴滴研究院总监吴国斌等10余人参加会议并发言。我在会上做了《微观世界的一丝变化,都将造成人类社会的巨大变革》的发言,主要讲了三个方面:第一,二战后的三次科学革命:原子、比特、DNA;第二,比特与新经济到了平台型企业发展阶段;第三,DNA与病毒,永生与死亡。我的发言全文如下:
一、二战后的三次科学革命:原子、比特、DNA
这次抗疫使得科学与社会的关系达到了空前复杂的程度,德国总理默克尔说,这次疫情是“二战后德国面临的最大挑战”。对德国来说,二战的结果是一片废墟。从科学的角度讲,二战结束于原子弹在日本长崎和广岛的爆炸。二战以来有哪几次科学革命?第一次是原子弹,由原子核引起的;第二次是计算机,由比特引起的;第三次是新冠病毒,由DNA引起的。
第一次科学革命:原子弹。由原子核裂变引发的原子弹的出现和使用,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科学对社会的影响也成为科学共同体关注的主要话题。当年的爱因斯坦、玻尔、奥本海默、西拉德等一些伟大的科学家,当时被称为原子科学家,都站出来说话,呼吁人类和平,呼吁建立一个开放的社会,这使得战后一直到现在都处于和平时期。我们所享受的和平,就是核背景下的核和平。
第二次科学革命:计算机。这是由比特引起的,比特是二进制的最小单位,二进制最早可追溯到中国的《易经》。信息论的先驱申农奠定了计算机的理论基础,艾伦·图灵和冯·诺依曼发明了计算机。二战后计算机的使用直接影响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互联网一步步把人类引向数字经济,硅谷和中关村的出现、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发展一步步把人类引向新经济。
第三次科学革命:DNA。一直以来科学对社会影响的两个最大的领域,一个是物理学,一个是生物学。前两次科学革命都是由物理学引起的。50年代开始的DNA革命一直没有什么根本的革命性事件,逐渐被人们淡忘。科学家和创业者始终关注着推进这方面的进展。硅谷的未来学家甚至预测DNA科学的发展将使人能够永生,结果现在新冠病毒这一远远小于人类DNA的RNA病毒基因却导致人们的大量死亡。DNA工程以来,人类做的最大事情是DNA测序。但是在生物医药和DNA方面,中国只是跟随者。这次抗疫中国涌现出钟南山、王辰、张文宏等人,他们应该成为新时代的科学家,要在生物医药、DNA方面说话,而且他们要引领未来。
二、比特与新经济到了平台型企业发展阶段
比特、二进制开启了机器计算机的时代,而计算机、软件、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一步步把人类带入数字经济时代,进而进入新经济。
在这次人类防疫抗疫进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是创业者,是伟大的创业者,是这些年涌现出的独角兽企业或平台型企业。只有能充分利用数据和算法的企业,才能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平台型企业。在这次抗疫中,平台型企业的作用和价值充分体现出来了,具有很强的组织社会的能力、组织和调配资源的能力以及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能力,这是中国双创最伟大的成果。中国在大数据、人工智能和新经济制度方面都处在全球引领的位置,成就最大的是阿里巴巴。阿里巴巴除了创业者马云,还有科学家,比如王坚。王坚是城市算力的倡导者,也是城市大脑的策划者。我认为,王坚提出的城市进入算力驱动的观点是全球引领的。
此外,我希望科协在新经济方面成立一个新的全球性组织——全球平台企业联盟。因为中国不但要在新经济制度上领先,更重要的是要发挥平台型企业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中的作用。我认为,这些成果是中国搞这么多年双创所取得的最大成果,下一步双创的发展应该鼓励更多的世界级平台型企业为创业者、灵活就业者、中小企业赋能。
三、DNA与病毒,永生与死亡
这次疫情全球大爆发产生的影响,有人说比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还要大,有人干脆说这次疫情大爆发就是第三次世界大战,人类社会将走出二战胜利奠定的格局,开创出2020年之后的新格局。
某种意义上,原子弹带来核和平,使人类经历了冷战和全球化,计算机带来新经济,使人类进入全新的时代,那么这次疫情会给人类带来什么结果?会带来什么形式的冷战和逆全球化?有一点可以肯定,驱动人类发展和毁灭的是两个轮子,即数字化和生物,也就是比特和DNA。中国能不能在这个过程中领先?能不能在这个过程中做出更大的贡献?在新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人类对生命的理解和干预,将无可避免带来新的伦理问题、科学问题、价值观问题。
但愿这次危机后,人类能够继续享受原子革命带来的核和平,更进一步发展比特带来的新经济,真正享受DNA带来的人的幸福和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