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杜甫草堂思考成都如何发展新经济
(2018-03-24 14:33:36)
标签:
杜甫草堂新经济成都场景 |
分类: 高新区与区域创新 |
3月8日,我来到了神往已久的杜甫草堂,它位于成都的文化重地青羊区境内,建在浣花溪旁,环境清幽,氛围雅逸,虽还是早春三月,却也是繁花似锦。从大门进入,顺着小径往前,草堂内小桥流水、郁郁葱葱,一路上具有纪念性的仿古建筑错落有致。
我在草堂游览了2个小时,先后参观了大雅堂、花径、诗史堂、工部祠、茅屋等景点,读了杜甫与成都草堂之间的故事,看了杜甫各个年代的诗集印刷本,买了一本冯至的《杜甫传》和一本杜甫的诗集,还拍了不少照片。在草堂内,杜甫的塑像,他留下的诗篇、字迹等随处可见,大多我都做了欣赏。总的来说,在草堂的游览让我十分放松,也很沉醉,这2个小时是我在成都3天很难得的文化之旅。
在所有的景点中,让我最有感觉的还是杜甫居住的茅屋,尤其是他的书桌令我觉得十分亲切,让我想起了自己的读书生活,即使是千年以前的陈设也毫无违和感。坐在茅屋门前,我陷入了沉思,如果有机会和杜甫来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我们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也许我们都会惊奇的发现千年以前的文化对于今天成都发展新经济居然还有启发意义。
一、
杜甫一生遍游天下,生于河南,青少年时期就已经游历过赵、齐、吴、越等地,中年在长安待了10年,48岁以后为逃安史之乱在成都筑草屋居住,后又沿长江而下。在游历途中写了大量旷世之作,同时还结识了李白、高适、李邕等名流。其实古代诗人大多爱云游天下,在这个过程中读书、交友、作诗,游历对于他们增加人生阅历,增进见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说游历是古代文人文化基因的标志。
如今,成都的新经济发展风起云涌,相对于传统经济,新经济给创业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创业者更加具有洞见,有伟大梦想。其实这正是成都创业者最缺乏的,成都的创业者中有很强洞见能力,有伟大梦想的还相对比较少,这可能和成都偏居一隅有关。所以我建议成都的创业者应该像我们的古人一样,不仅要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多出去游学,多走出四川,在游学中去拓宽见识,去和不同文化的人多交流碰撞,在这个过程中让自己具有更大的眼界和气度,孕育改变世界的梦想。当然,成都的创业者不能做一般意义上的游学,不是走马观花,也不是为了旅游,而是为了和外面的世界产生更紧密的连接,去深圳、去中关村、去硅谷,到世界最发达的创新创业高地拓展视野,去打磨自身的商业模式。
二、
中国的诗歌艺术博大精深,短短几行字中就能容得下天下、容得下苍生,还能容得下诗人的气度与情怀,这都要归功于诗中所塑造的意境。中国的诗歌十分讲求意境,“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短短几字,其塑造的意境却能令人回味无穷,而杜甫的诗可以说是把诗歌意境的塑造推到了一个高峰。从艺术的角度讲,杜甫和李白也把中国的诗歌创造推到了中国诗歌文化乃至世界诗歌文化的顶峰,正如莎士比亚将西方的诗歌艺术推到了顶峰一样,“李杜”之后,再无“李杜”。
然而,如今即使是坐在杜甫当时居住的小屋前面,我们也很难切身的感受到杜甫诗歌的意境之美了。大部分人都只是走马观花,拍几张照片,发发朋友圈而已,又有几个人能够带着强烈的震撼而离开呢?有没有什么办法能让人们真正的和杜甫来一次千年对话,体味那美好的意境呢?
我认为是有的,那就是通过场景的塑造让人们能够深入去体验。新经济发展尤其强调场景,它既包括了无人驾驶、无人超市、刷脸支付这种全新的场景,也包括了通过科技的应用创新场景,提升体验。所以,如果能够打造新的场景,比如通过使用VR/AR让游客能够从视觉、听觉甚至嗅觉等多个维度产生浸入式体验,或者创造场景让游客能够变成古代的人物,体验一把做诗人的感觉,那对诗中意境的理解一定会更加鲜活而深刻。所以,我认为通过场景打造,重现千年意境,通过高超的场景创新让人切身体味到杜甫诗中那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感觉,让游客产生深度的浸入式体验是成都打造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新经济的重要突破口。
三、
杜甫在成都前后只住了4年,但是却写了近250首诗,其中包括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春夜喜雨》、《绝句》、《蜀相》等脍炙人口的诗歌,这可能是杜甫一生中最高产的时期,在成都的4年也应该是杜甫人生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杜甫生在河南,游历了大半个中国,在长安呆了10年,最后死在了湖南,为什么偏偏将自己人生的里程碑留在了成都、将自己的才华爆发了在成都呢?我想,这与成都和谐包容、恬淡怡然、开放创新、崇文重教的文化特性分不开,没有这样的文化氛围,就很难有那么多令人拍案叫绝的文字。
诗歌创作离不开文化特性,而发展新经济则离不开区域个性,文化特性是融于区域个性之中的。现在成都在全球大城市中第一个提出发展新经济,喊出成都是最适合新经济发展城市的口号本质上就是抓住了区域个性的表现。成都文化开放、包容性强、对新生事物适应性强,远离政治中心适宜于制度创新,人口规模大辐射范围广、市场庞大,西部难得的平原地形便于城市扩张等,这些区域个性都为成都新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当然,恬淡安逸,缺乏狼性,深居内陆、周边欠发达、发展不平衡、交通成本相对较高等也是成都的区域个性。
杜甫在成都取得艺术上的成就取决于成都的文化特性,背后更深层次的是成都的区域个性,区域个性对一个地方的文化,对一个地方居民的性格和心态有着根本性的影响。所以成都发展新经济一定要充分发挥成都的个性特点,充分考虑到成都的地理条件、城市性格、文化特征、风土人情、资源禀赋等优势,但是又不能局限于盆地思维,无论是在思想上还是在行为上都要超越盆地局限,积极走出去,在世界上最发达的地方进行高端连接,将地理上的盆地变成创新、开放的高地。这样才能把优势发挥出来,诗出绚丽的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