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全创改”要实施一体化的“全创改” ——2017京津冀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座谈会上的发言

标签:
创业创新京津冀高新区全创改 |
分类: 高新区与区域创新 |
2017年6月20日,我在北京参加了京津冀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工作评估座谈会,国家发改委、中国科协和北京、天津、河北三地的相关委办局参会。会上我围绕京津冀全创改要聚焦一体化、关注创新创业和注重创新速度做了发言。
http://sucimg.itc.cn/sblog/o7dd75488879de9008e1b37753f2529c4——2017京津冀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座谈会上的发言" TITLE="京津冀“全创改”要实施一体化的“全创改”
京津冀“全创改”是三地协同的一体化的“全创改”,还是每个省各不相同的“全创改”?我认为全创改不是三地的全创改,而是跨区域、跨部门、跨层级的一体化“全创改”。比如金融领域实施一批打通三地的改革政策,如果京津冀不能实施一体化的全创改,那京津冀的全创改就没有意义。
京津冀究竟在哪些地方能够一体化?我认为“全创改”不是全盘改,而是要在几个重点领域、重点方面做到示范先行。具体而言,有几个重要的方面。一是创业,双创政策需要一体化的创新;二是科技,京津冀科技体制的改革更要协同一致;三是金融,在金融方面,三地协同改革的机会很多。现在京津冀在国家的战略位置中非常重要,京津冀“全创改”就应该放在一个战略突出的位置,核心意思是京津冀的全创改不能是各省做出不同的方案,而是各省与发改委、科协协同一致做出方案。
二、“全创改”要关注创新创业,关注新经济制度
一周以前,我在硅谷发布了一个全球独角兽报告,报告中讲,全球有326多家独角兽,中国141家,美国133家,其它国家都在10家以下,日本只有1家。可见全球的创新形势是由中美在引领创新,而且美国在中国后面。在中关村有65家独角兽企业,说明中关村处在全球创新的前沿。
当我们进一步分析创业的时候,发现创业是由处在创新前沿的创业者来搞的,而不是依靠国企来搞的,但创业需要政策来扶持。比如说春雨医生,在医疗改革方面需求很大,可以说医疗的每一步改革都能让春雨医生得到快速发展。
我认为中关村独角兽对政策的需求是最为急迫的,应该成为供给侧改革的关键。只要抓住独角兽对政策的需求,中国的供给侧改革就能走在世界的前沿。也就是说,中国要想在创新方面引领世界,就要在新经济制度建设方面走在全球的最前沿。现在为了打造新经济制度体系——“全创改”就应该往前走一步,让创新的企业来提出需求,而不是官员们在屋子里讲改革。
三、“全创改”要提升创新速度
现在美国社会谈论创新,最新的一个词叫创新速度。现在美国的大企业在全力研究创新速度问题,不是说公司的影响大,而是能不能干,能不能快点干。一个想法半年之后干,可能就晚了。
创新速度现在是独角兽企业最强的能力,我认为“全创改”的核心是要打造新经济制度,评价的关键标准就是有利于提升创新速度。
我认为京津冀的“全创改”一定是新经济一体化的“全创改”,最好是中国引领世界的“全创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