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1月我出访曼谷,考察了泰国科技园。这个科技园是泰国科技资源聚集的创新高地,也是泰国经济爆发式增长的希望所在。在曼谷停留的短短一个星期里,我两次到泰国科技园做了考察,并且参加了他们正在举行的东盟科技园、孵化器管理培训。
泰国科技园的前世今生
泰国科技园位于曼谷以北30多公里的巴吞他尼市。这个城市的名字意为“莲花之城”,过去很是偏僻,很多曼谷的科研人员都不愿意到这里来工作,现在却是曼谷周边最炙手可热的地段之一。泰国科技园是一个充满热带风情的现代化园区,紧邻着泰国国立法政大学。很多年轻的泰国学生穿着统一的校服在没有围墙的校园里穿行,很有活力。泰国国立政法大学在泰国的地位就像北京大学在中国一样。泰国科技园的部分土地就是这个大学捐赠的。泰国科技园一共占地80公顷,一期建筑面积约14万平方米,为泰国国家科技发展署(NSTDA),四个国家研究中心和60多个租住企业提供了研发办公空间。2013年才刚刚完工的科技园二期建筑面积超过12万4千平方米,目前企业和研究机构入住率约70%。在泰国科技园约3300多名常驻员工中,1300多名是全职研发人员。
我看到泰国科技园里有一幢白色小楼,名字叫“创新花园”。它是一个能容纳20个创业企业的孵化器。紧挨着它的“创新集群一号”办公楼还可以容纳20-30个创新创业企业。我一走进这栋办公楼就看到很多年轻的创业者在公共空间里边喝咖啡,边讨论问题。在这种轻松而充满活力的氛围下,思想很容易碰撞出创新的火花。泰国科技园里已经出现了一些优秀的创业型企业,尤其在环保绿色材料领域有专长。如果能充分发挥它们的示范带动效应,通过政策加大对创业的支持,改善创业环境,吸引国际天使投资,泰国将会走上更加持续而高速的发展轨道。

泰国科技发展署(NSTDA)的负责人带我参观了科技园,并且向我讲了NSTDA建设运营泰国科技园的故事。早在1989年,建设泰国科技园的议题就进入了内阁讨论日程,但是当时泰国政府不知道如何建科技园,也找不到合适的机构负责科技园的运营。1991年NSTDA成立后,建设科技园的任务就落在了它的身上。NSTDA认识到,依托某个大学建科技园具有很多局限性,无法真正打造全国性创新高地;而泰国科技园的发展在当时又不被日本、韩国的专业科技园管理公司看好。权衡之下,NSTDA决定独自负责科技园的建设和运营。

2002年泰国科技园刚建成时,泰国政府下了大决心,要以泰国科技园为中心把巴吞他尼市建成泰国的科技之城。NSTDA首先带头从曼谷迁到了泰国科技园,随后,很多高校、科研院所、科技管理机构也逐渐搬到了巴吞他尼市。经过十年的发展,泰国科技园已经发展成了研发、办公和配套设施一应俱全的综合研发型园区。科技园周边形成了一个由十多所高等院校,众多实验室以及顶尖科研院所包围的创新资源密集圈。在这个创新圈中产生的科研成果能够在周边预留的产业发展基地快速转化投产。到2011年,园内机构、企业的研发性支出已经超过了泰国全国研发支出的11%,产生了约198亿泰株的经济效力。很多跨国企业在园内建设研发中心,入住的国际企业占到了总数的30%。泰国科技园内逐渐形成了较完善的科技服务体系和开放式创新平台。NSTDA也通过学习先进科技园的管理经验,与国际科技园协会等组织密切合作,培养出了一批科技园专业管理团队。

泰国科技园的未来蓝图
NSTDA的负责人向我介绍,泰国科技园二期已经在2013年正式完工了。这个二期工程的总面积达124,000平方米,将研发工作空间和生活休息空间有机结合在一起,最大限度为科研人员营造出良好的创新工作环境。泰国科技园的主席Janekrishna先生说“如果泰国科技园一期的主要任务是为创新建造容器,那么二期就是要想办法把这个容器装满。将政府和社会的创新资源进行整合,打造一个开放创新平台是未来的工作重点。当这个容器被装满的时候,这些创新的资源就会溢出来,带动科技园周边的发展。最终,科研教育资源高度密集的巴吞他尼市会在科技园的积极影响下成为一个科学城,驱动泰国科技和经济的发展。”
我认为泰国科技园的未来希望在于创业。未来经济增长最快的地方一定是创业最活跃的地方。亚洲国家最缺乏的不是技术,而是创业的精神。东盟国家,尤其是泰国,受益于人口红利与社交化,如果加强创业孵化,一定会加速成为世界的新增长点。中关村从海淀电子一条街开始,发展成为全球闻名的中关村科技园。泰国科技园的创新创业溢出效应也可能带动巴吞他尼市成为世界著名的科技城——“莲花之城”。

正在编织的泰国科技园网络
泰国的科技资源大多集中在曼谷地区,地方政府力量不强,在科技上投入不够。为了形成全国性的科技创新网络,泰国国家科技发展署和科技园促进署开始积极建设和推广区域科技园。现在,除了泰国科技园外,已经建成了五个区域科技园,它们分别是清迈的北部科技园,孔敬的东北科技园,宋卡的南部科技园,春武里的空间技术创新园和阿玛塔科学城。除阿玛塔科学城是与工业地产商联合投资、管理、运营之外,其余五个科技园都由政府管理。虽然这些区域科技园大多还不是实体园区,但是它们整合了区域内的大学、科研院所资源,与曼谷和巴吞他尼市的科技创新高地互动,逐渐编织成了一个全国性的创新网络,未来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我感到泰国的科技园很有前景。东盟国家受益于丰富多样的发展模板,过去有日本崛起作榜样,现在有中国模式作参考。泰国科技园受日本科技园的影响比较大,如果能积极与中国的科技园、高新区进行对接,形成链接中国-东盟的科技园网络,在强调科研的同时加强孵化和创业,一定能成为驱动泰国发展的“莲花之城”。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