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的知识分子一直在进行的是思想启蒙,我认为知识分子的思想启蒙就是独立思考。我认为是王阳明的“龙场悟道”中的“道”,就是独立思考,就是“圣人之道,吾性自足。”王阳明的说法和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同样具有思想启蒙的意义。
王阳明因反对宦官刘瑾,被谪贬至贵州龙场(贵阳西北七十里,修文县治)当驿丞。在龙场这既安静又困难的环境里,王阳明结合历年来的遭遇,日夜反省。一天半夜里,他忽然有了顿悟,认为心是感应万事万物的根本,由此提出心即理的命题。认识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这就是著名的“龙场悟道”。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其后谪官龙场,居夷处困,动心忍性之余,恍若有悟,体验探求,再更寒暑,证诸五经、四子,沛然若决江河而放诸海也。然后叹圣人之道坦如大路。”我认为王阳明的“龙场悟道”和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同样具有思想启蒙的意义。而王阳明之所以是在“龙场”这个地方悟道,我以为也是有原因的,关键就在于“居夷”。当时的贵州龙场还属于蛮夷之地,远离中原传统儒道文化的影响,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才有可能进行文化创新。我现在每年都会到美国、到欧洲也是基于这个认识,只有在离本土文化越远的地方,才能思考得越深。
2013年7月,我的大学好友,中国哲学史专家朱晓鹏教授来京,当时刘志光、王素莉、朱晓鹏和我四人,像在大学时一样花了两个小时讨论王阳明的现代意义。我看晓鹏关于王阳明的《王阳明与道家道教》一书中说到:“龙场悟道”的核心是王阳明自我意识的觉醒,发现了自己的独立人格。我认为这个判断很有价值,如果说春秋时代中国的知识分子还有自己独立人格的话,那么随着后来的“独尊儒术”,中国的知识分子都逐渐依附于权力。王阳明的“心学”发现了自我,发现了独立人格的价值,只有在独立人格的觉醒中,儒释道才能为我所用。
2013年9月中旬,我在宁波专门去参观了王阳明故居。故居的门口有一座牌坊,上书“新建伯”,是明武宗因王阳明平定宁王之乱而对他的册封。穿牌坊而过是“阳明广场”,广场中央矗立着一座王阳明的全身铜像。进入故居后,我们首先观看了讲述王阳明生平的视频材料,其中我对他临终之际,弟子问他有何遗言时所说的“此心光明,夫复何言”印象十分深刻。看完视频后,我们进入砖雕门楼,来到王阳明故居大厅——寿山堂,这里是王阳明家举办婚礼或丧礼的地方。堂内明间廊下挂有姜东舒所书的“真三不朽”匾。“三不朽”即“立德、立功、立言”,据说在中国历史上真正做到“三不朽”的也就两个半人,两个人是孔子、王阳明,另外半个人是曾国藩。穿过大厅右边的回廊,就到了王阳明故居的主体建筑——“瑞云楼”,据说王阳明诞生时他祖母梦见五色云中神人送子,所以称为瑞云楼。楼内布置了《王阳明史迹陈列》,展示了王阳明生平所至的各地遗迹图片、留下的诗文名篇及部分实物资料,系统介绍了王阳明一生在思想、政治、文学、书法、军事、教育等方面的成就。
在参观王阳明故居后,我参加了在余姚太平洋酒店召开了“王阳明和应用教育”座谈会。我觉得应用教育与王阳明精神之间关系的契合度越来越明显。最近两三年来,我经常去硅谷,在这个过程中经常想到王阳明。王阳明最大的现实意义是知行合一,现在到了新经济时代,科学研究、技术研发、应用开发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知行合一是最好的体现。在硅谷,原有的工业经济时代的研发系列(即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品开发)已经被打破,硅谷的创业者在硅谷倡导的最重要的事就是在基础研究上直接创业,这就是知行合一。王阳明还有一个东西和硅谷的精神是合一的,就是王阳明的“成圣”观点。意思是说新一代的创业者应该拥有改变世界的想法。现在在硅谷,创业者几乎上来就说我要改变世界。成功的创业也就是成功的改变世界,就是“成圣”。第三个,就是王阳明的心学。王阳明强调的心学,在美国人是说敢于冒险的精神,在中国人来说就是心大,心大就能做大事。王阳明的心学对谁最有影响?我看就是对创业者影响最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