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和台湾专家交流产业研究

(2011-07-06 14:33:06)
标签:

陈清文

台湾

产业研究

移动互联网

王凤奎

杂谈

分类: 产业发展

    6月25日,长城所邀请台湾工研院产业学院的执行长王凤奎博士,以及老朋友——拓扑产研前所长陈清文先生来为公司员工进行培训。我也从头到尾完整的参与了这一活动,并且和两位专家进行了深入交流。

    王凤奎博士很生动的提到了台湾制造业的窘境:从”保五“"保四”“保三”一直退到“一不做二不休”。意思是台湾制造业的毛利率从力争5%,4%,3%,到现在1%不做,有2%的毛利就加班做。另一方面,台湾虽然是2008年全球专利获得排名第五的地区,但却是专利权利费用的出超国,王凤奎认为这反映了台湾不是没有创新,而是台湾的创新难以创造价值,因此王凤奎博士提出了价值创造的主张,具体来说就是确定需求(Needs),提出解决方案(Solution),籍由差异化(Differentiation)产生最大效益(Benefits)的NSDB方法,期间王凤奎博士通过大量的案例来辅以介绍,给我自己也带来了不少启发。

    王凤奎博士接下来介绍了我们长城所非常感兴趣的台湾工研院产业学院的结构和运营模式,我觉得对当下大陆的产业发展很有借鉴意义。台湾工研院产业学院除了担负工研院内的人才培训外,还承担了弥补岛内大学教育和产业人才需求的差距的重任。在台湾“劳工部”的委托下,针对台湾16个主要产业的七十多个职业路径进行职业能力设计和分析,结合台湾产业发展的愿景和企业的实际需求为相关教育机构提供建议,并进一步利用工研院的产业专业基础,设计和提供相关产业培训模块给企业、政府和个人。我认为大陆的教育和就业之间的人才缺口也在不断加大,人口红利正在快速消失的原因不在于大陆劳动结构的变化,而在于教育和产业之间的脱节。长城所近年来也从事一些教育产业方面的咨询项目,对此颇有感受,我相信台湾工研院产业学院的经验应该进一步在大陆推广。

    下午演讲的是我们的老朋友陈清文先生。陈清文首先举了80年代台湾花费7500万新台币的巨资请美国的理特(Athur D.Little)公司来做产业研究的例子告诉我们,做产业研究,就是“花钱买信心”。陈清文认为产业研究最应该重视3个国家:日本、德国和韩国。日本的中小企业群组模式分工非常专业细密。我们曾经提出原创性新兴产业在产业细分中产生,研究日本就是研究他们的产业细分的过程,对于这个结论我非常赞同;其次是德国,德国人对于技术的追求往往是穷极一个人一生的,他们的工艺和制造业因此有独到的地方;陈清文提到的第三个国家我没有想到,他认为是韩国,看来韩国的三星给台湾的产业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他认为长城所应该有一个懂韩文、研究韩国产业的团队,我会认真考虑这个问题。陈清文还提到他们做产业研究,更重视两样东西,一个是数字,一个是大公司的股价变化。一个好的产业分析师,一定要对这些材料如数家珍,信手拈来。最后,陈清文展望了他眼中下一阶段移动互联网产业的四大主题:3D显示,App Store,无线高速传输、移动掌上设备,并大胆假设,中国的移动互联网发展,需要大陆的应用市场和台湾的移动终端通力合作,推出中文的应用平台:“App Mall”,这样的平台基础不仅是两地的技术储备和市场,更基于中华文化几千年的积淀和软实力。长城所认为,移动互联网是中关村最有可能进行产业原创的新兴产业,我希望能够和这些台湾研究者进一步展开合作,推动中关村移动互联网产业的快速崛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