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稀土的争论似乎已经尘埃落定,中国政府加强稀土出口管理的趋势是不会改变。只是所有的争论中,并没有提到怎么样才能把稀土卖出一个好价格,而这实际上是要在中国形成一个稀土的定价机制,在稀土的定价上形成主导权。关于这个问题,我说说自己的看法。

全世界所有重要的原材料中,只有稀土没有形成全球范围的定价中心。有色金属在伦敦,石油在美国,农产品也在美国,铁矿石的价格则被几个大的供应商所垄断,形成了自己的定价机制。而稀土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正在日益提升,各种高科技产品、新能源技术、军工行业、航空航天市场,没有一个顶尖的行业能够离得开稀土的。可以说在二十一世纪,谁掌控了稀土,谁有完整的稀土产业链,谁就能成为世界的主导者。稀土是我们祖先留下的无价之宝,是我们中华族崛起的资本,是新能源革命的支点,是跨越一个崭新时代的标志----我们从石油时代走向了稀土时代。
众所周知,世界上的石油储量只能用30多年,氢能作为清洁的二次能源被公认为未来的动力源。氢能将会成为21世纪最理想的能源。煤和石油的储量是有限的,而氢主要存于水中,燃烧后唯一的产物也是水,可源源不断地产生氢气,永远不会用完。2010年后氢能的应用会逐步产业化,在技术逐渐成熟后会全面取代石油。而稀土--作为氢能的载体,他的战略价值将最终会得到体现。2020年后氢能源的使用对稀土年需求将超过200万吨以上。目前世界上原油的年产值大约10
万亿美元,欧美等发达国家每年用于氢能研究开发的拨款就达几十亿美元。稀土元素被认为是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的“宝库”,美国国防部和日本科技厅几乎把所有的稀土元素都列为战略元素。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掌握着技术未来的钥匙
人类每一次工业革命都伴随着能源技术的进步,我们认为,太阳能和锂电池的广泛应用将是这场工业革命的标志性事件之一,太阳能和锂电池进入每个消费者的生活指日可待。而稀土金属在新能源领域的不可替代性,使我们看到了这次能源工业革命在技术上已准备好,新能源广阔应用前景已经打开,即将进入每个消费者的生活。
但是如何挖掘稀土的价值呢?
关键是要在国内形成稀土的定价机制,形成稀土定价的主导权。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推动稀土定价机制的形成:
首先是鼓励民间资本更多的进入稀土行业,让更多的民间资本拥有稀土储备。只有让中国庞大的民间资本进入,稀土的未来价值才会被更多的挖掘出来。如果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中国民间资本拥有稀土资源储备,稀土的稀缺性自然就会增加,各个地方也就不会为稀土卖不出去而发愁了。
其次是要大力增加稀土的国家储备。现在国家储备局买了很多的铜、铝、铅、锌
、镍等有色金属,但是其对稀土的储备却刚刚起步。当前的稀土价格非常的便宜,几乎是处于白送的价位,在这个价位上大量的进行国家收购将有效的提升稀土的价格。
再次,也是最重要的,是要形成国家级的稀土交易中心。现在国家相关部门对大宗原材料的远期交易管得很死,动不动就以变相期货的名义来予以取缔,这是非常粗暴的也是非常不科学的。由于稀土是非标准产品,因此其价格形成机制也需要在吸收当前成熟的交易所的机制基础上进行二次创新,而这样的创新只有在民间由市场自发的形成。比如说中央政府可以考虑鼓励稀土行业的场外交易市场的建立等等,只有形成了中国自己的稀土定价中心了,我们才能够真正的去发现稀土的市场价值。
其实中国不仅仅是在稀土行业,在绝大多数行业都需要鼓励交易平台的建立,产业主导权的核心是价格话语权,而价格话语权的争夺的基础则是从机制上让市场尽可能的自发形成各种定价中心。中央政府要在战略高度上鼓励民间市场发展各种大宗商品和消费品的定价中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