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对自主创新的理解

(2009-05-26 10:38:24)
标签:

科技政策

国防

科技部长

规划纲要

萨特米尔

中国

杂谈

分类: 科技管理

    最近,中关村科技园区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我参加了这个发布会。之后,从中关村、海淀区、科技部等若干方面召开了多个座谈会。我受到多方面的邀请,正因为如此,引发了我对自主创新更多的回忆和思考。

我对自主创新的理解

    2006年1月,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发布了自主创新的国家战略,与此同时,发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长城所作为唯一一个民营机构参与了《规划纲要》的制定,我作为人才组的副组长,自始至终参加了《规划纲要》的编制,对自主创新战略的提出也有较多的了解。

 

    《规划纲要》发布后,美国国际关系学教授、中国科技政策研究专家萨特米尔来中国,我与范岱年先生请他吃了一顿饭,席间我们一起探讨科技政策的系列问题。萨特米尔在其1989年著的《科研与革命——中国科技政策与社会变革》一书中,对我国1956年制定的《国家12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给予了高度评价,并认为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一直具有重大的国际意义。但是谈到中国新近制定的自主创新战略时,他对自主创新却是很不理解。在他看来,创新一定是自主的,在创新前面加一个“自主”着实多余。

 

    我就自己的理解向萨特米尔做了一些解释。熊彼特提出创新概念以后,各个经济体都对创新做出了积极的反应。中国这次提出自主创新恰恰是对多年引进、消化、模仿为主的创新模式的一次调整。这次提出的自主创新由三个方面组成:一是原始创新;二是集成创新;三是消化、吸收、再创新。这种创新逻辑恰恰是中国特点和中国发展阶段所需要的。萨特米尔听了我的解释后不置可否。

 

    自主创新中“自主”主要是针对“引进、模仿”而言的。记得2006年我去韩国访问,在大街上看到“打造自主国防(The Self-Reliant National Defense of South Korea)”的横幅,当时觉得很诧异。按照一般人的理解,国防都是自主的,不自主的国防怎么可能叫国防?但是,后来想到朝鲜战争以来,韩国的国防一直依赖于美国,从国防装备到作战指挥权都由美国主导,明白了“自主国防”涵义。随着经济腾飞和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韩国希望通过自身的国防建设,逐步摆脱过度依赖美国保卫自己国家安全的局面,所以提出了“自主国防”,自主国防就是强调国家利益不受制于人。

 

    大概也是2006年,在科技咨询业协会组织的培训班上,我给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科技部长做了关于自主创新的报告。那天培训班气氛特别活跃,听众的反应很好。会上我用了10分钟教他们用中文讲“自主创新”,他们的学习情绪很高,对自主创新这个概念非常赞赏。会后,朝鲜、蒙古、新几内亚、赞比亚、肯尼亚等国家科技部长纷纷邀请我到他们国家去访问演讲。长期以来,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严重依赖于资源输出和技术输入,企业缺乏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国家经济、社会安全受到严重影响。对自主创新概念的认可及赞赏,也表现了他们摆脱制约的渴望。对这些技术相对落后的国家而言,强调创新的“自主”,更多的是强调本国创新能力的提升,强调摆脱技术先进国家的技术壁垒约束,实现国家经济利益的自主。

 

    自主创新中的“自主”绝非“自力更生、完全依靠本国的力量”,而是需要解放思想,在全球化的经济环境中,充分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强调主动性,提升创新能力,掌握创新发展的主导权。狭义的创新就是技术创新,也就是原始创新,本身包含“自主”之意。广义的创新不仅包括技术创新,还包括管理、制度、机制、文化等方面的创新,从这种意义上理解自主创新,其本质是主动创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